川黔交界的四川古蔺县丹桂镇金龙村,位于古镇的腹心地带,该村由过去的兴乡村与金龙村合并,成为今天的金龙村。绵延十多里的大岭,就像一条长龙,将村子一分为二,山高水长的村子里,不时有一位残疾的身影为村民的疾病和防疫而奔走,他就是丹桂镇金龙村第二村卫生室村医生王先桥。
励志学医
整个金龙村方圆约5公里,有7生产组,有476 户农户,有村民人口2383 人。今年52岁的王先桥医生从小就在村子里长大。他的家里因人口众多,在那个贫困的年代,他家和其他家庭一样,靠记工分吃饭,加之身体残疾的缘故,他勉强初中毕业以后,就辍学回到了生养自己的龙厂沟。
站在大山沟里,仰望巴掌大的天空,一丝丝悲凉涌上心头,眼泪止不住往外流。后来,在父母亲和哥嫂的帮助下,他背负行囊,一手攥着亲人的嘱托,一手攥着人生的未来,一瘸一拐地步行十多里,到邻镇拜师在兰元恩老中医的门下,学习中国传统中医。
他白天跟师学艺,晚上抱着厚厚的《黄帝内经》。一啃就是大半夜。不懂的就一个人查字典,或记录下来,第二天虚心向老师请教,老师总是耐心地教他望闻问切,学习做人处世。承蒙师恩指教,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终于学业所成。2003年,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加入丹桂镇乡村医疗队伍,并担任金龙村相关的医疗卫生工作。
悬壶济世
刚从事医疗服务,由于家庭条件较差,就利用自家的老房子开启了诊疗点。为了方便村民治病,他借钱在交通方便的村民聚居点建起自用房,并利用自己的房子开起了金龙村卫生室。
他尽管还身负债务,但他并没有就此抬高诊疗费和药费。本村7组村民王相道,身患胃病多年,到外地某大医院甚至给他诊断为“胃癌”。家里的钱都花在车费和治疗费上。后来到村卫生室王先桥处就医,服用一段时间中药后,病情大为好转。到泸州某医院检查,未见胃癌病灶,至今8年多,未见异常。本村78岁老人王从亮,身患缠腰火丹,四处求医花去了不少冤枉钱,在王先桥处服了两剂中药便痊愈了。
随着时间的积累,村医王先桥的中医手艺传遍十里八乡。古蔺县石屏镇回林村妇女何国辉患失眠症长达三年之久,多方求医效果甚微,经多方打听,乘车几十里到王先桥处就医,服了6剂中药便痊愈。特别是本村一组97岁高龄的王从仁老人,在王先桥医生处开的处方药酒长达6年多,逢人便夸王医生的配方药酒好,治好了他的许多老毛病。
……王先桥医生多年来。用心用情服务患者,解决了村民看病贵,看病难,看病远的大难题,受到村民的好评,和当地医疗卫生部门的肯定,2007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防疫为民
王先桥作为乡村医生,不仅要悬壶济世为村民治病。还为承担起了全村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工作。
他为利用有效时间,为村民提供全面的、连续的、有效的、及时的防疫。特别是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群、重性精神障碍性疾病等是他的重点管理对象。为了及时采集信息,不漏访对象,他深住知自身行动不便,将影响相关工作及时开展。故除了白天门诊看诊,便利用业余时间和晚上,及时电话随访和叫摩托车送自己上门随访,便于了解准确信息,记录在档,保证了居民档案的及时更新,便于规范健康地指导人民群众治病防病。疫情期间,他更是冒着被“阳”的风险,上门为村民测体温,普及防疫知识,让人十分感动。
为了村民的健康,王先桥一瘸一拐的身影,不时的穿梭乡村的小路上,停留在农家的院坝里。他不怕苦、不怕累、带病坚持工作,爱岗敬业的精神,受到村民的赞许。特别是健康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王先桥在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走访,政策宣传,贫困对象的身体状况了解,及时缓解了患者的压力,他成为村民最信任和尊重的好医生。他为金龙村的重点人群开展随访、管理,为全镇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付出的努力,也受到上级健康卫生委员会的肯定。他先后多次荣获县、镇综合目标考核一、二等奖和优秀乡村医生荣誉称号。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正因为有王先桥这样的乡村医生在当地兢兢业业地守护,我们振兴乡村战略的步伐才更加坚定和自信,我们为成千上万个王先桥们点赞。(初旭 撰稿)
纳溪区天仙小学开展反恐防暴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为了进一步增强师生反恐防暴的安全意识,提高应急技能,确保师生...(919 )人阅读时间:2024-11-14纳溪区天仙镇中心学开展“珍惜粮食 我要光盘”主题教育活动
川南经济网讯(李远东 罗才金)本期开学以来,纳溪区天仙镇中心...(708 )人阅读时间:2024-11-08坏了一颗牙,竟一次被拔29颗牙!老年人口腔治疗乱象调查
近日,浙江省永康市一网友反映,其父亲在当地某口腔医院一次性拔...(791 )人阅读时间:2024-09-11内江东兴区:“药食同源”助力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公告,将天...(763 )人阅读时间:202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