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文旅

初旭:涛涌大江蓝田坝(散文)

时间:2022-05-25人气:编辑: 初旭

微信图片_20220525163857.jpg 

初 旭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

    一条承载千年历史,万里风云的长江,从昆仑山出发,一路披荆斩棘而来。越过高山,流过草地,走近川南,走近泸州,走近中国酒城那片蓝蓝的田野。

    沿着长江文明的的足迹,我们的祖先逆江而上,扛着太阳,顶着冷月,从江西来,从湖广来,从四面八方奔涌而来。在硕大的盆地里突围,在滚烫的卵石滩上呐喊,把双脚植进长江之南的红丘陵,在这块不规则的“大田”里,生命拔节而起,沐浴着阳光雨露,尽情地舒枝展叶,抽穗扬花。千百年来,涛涌大江的蓝田坝,就这样生生不息地书写着一方传奇。

    蓝田,亦叫蓝田坝。这里曾经是泸州城下,长江南岸的水陆码头,也是商贾云集的千年古镇。滚滚大江一泻千里,潇潇洒洒而来,流经古镇,变得异常地柔情与浩荡,缓缓从古镇人的心上流过,悠悠地岁月里,铸就了古镇人的大度与包容。

src=http___ss2.meipian.me_users_2273281_836a5312e04a8a143ab1948df81f6eec.jpg_meipian-raw_bucket_ivwen_key_dXNlcnMvMjI3MzI4MS84MzZhNTMxMmUwNGE4YTE0M2FiMTk0OGRmODFmNmVlYy5qcGc=_sign_1bc52365f0854ae4f4d1b1aa1e9.webp.jpg

     沿着长江的脉络,蓝田古镇融进了这片川南丘陵。磨光的石级链接着过去与未来,也链接着磨难与希望。一座美丽的花果山成为古镇的屏障,从山上往江边漫步,一道牛市坎,乡村与场镇被 “划坎而治”,泾渭分明。

     穿越猪市,穿越牛市,穿越那些坡坡与坎坎,一排排清末民初古老的街巷映入眼帘。丁铁匠、蒋补锅的临街铺面,张家的小酒肆,李家的老茶馆,还有巷尾的油榨房……雨后斜阳中,一条长长的巷子,铺满一路金色的阳光,向纵深处延伸,偶有卖菜的老农、撑着红油纸伞的旗袍女子,背着书包放学的孩子路过,就像一副充满年代感的油画。“买豆花哟——”一声长长的吆喝,在小镇的半空中打一个旋,在巷子里余音袅袅,沧桑之感油然而生。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043.jpg

     街口的王家大染房,早已成为古镇最深刻的记忆。染,分扎染、蜡染。染布匹曾经是蓝田坝上的主要产业。红岩山、花果山、闷头山、梯子岩,漫山遍野,长满茂盛的中药、花卉、蔬菜、茶叶和瓜果,人们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或饱腹,或欣赏,亦或制成染料。

    翻开厚重的大字典,水,木,与那代表最大最多的“九”巧妙地组合,一个“染”字便跃然纸上。借大自然的一抹颜色,染出了纯净的柔和色泽,染出草木的扑鼻清香,染出时间的宁静致远,也染出了古镇的本真味道。

    染布水顺溪而下,把田坝映蓝了,把大江映蓝了。偌大的河滩上,晾晒的蓝色家居布就像一面面五彩缤纷的旗帜,在江风中飘扬,老远望去,天蓝蓝,地蓝蓝,田蓝蓝,坝蓝蓝,蓝色的码头,蓝色的古镇,天长日久,蓝田名副其实,蓝田名不虚传。时至今日,我们在身边的长江上,还能看到蓝田的影子,找到蓝田的传说。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q_70,c_zoom,w_640_images_20181226_7c88fe58fbb341bbbe03e8a9501924e7.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webp.jpg

    我们在蓝田坝上漫步,这里的市井风情不曾改变,那青瓦、那阁楼、那古寺、那风火墙,一切的一切,形象依旧,人世间改朝换代的喧嚣似乎都绕开了长江之南的宁静。一条青石板大路,就这样将古镇与大自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也把古镇与万里长江融会贯通,血脉相承。

     长江穿越火焰碛,穿越头脊梁,绕过水中坝,,从蓝田边上奔腾而过,开阔的水面平缓而浩荡。江水对岸的三道桥、山岩脑、王爷庙古渡口,蓝田坝边的河口上、金鸡渡古渡口,千百年的义渡,多情的舟子日夜辛勤送客忙。寒来暑往,风风雨雨,渡口上来来往往,步履匆匆的客商,走卒、贩夫、学子、达官贵人络绎不绝,而川滇、川黔古驿道行进的茶马商队、盐马商队,在蓝田留宿、在码头中转、蓝田成为沟通川滇黔边的繁忙水陆码头。

     在这片蓝色的土地上,不仅盛产水稻、高粱,桑麻、桂圆,美酒,也盛产长江奇石。“……蓝田的桑、蓝田的蚕、蓝田的丝、车装船载运苏杭”,一首红岩竹枝词,足可左证这里曾经的富庶农耕。上坝下坝,十里长廊的桂圆林,金秋时节,硕果飘香。“累累龙眼压枝低,雨打风吹欲涴泥。幸免儿曹攀折苦,园东饱啖到园西”的丰收场景随处可见。

    在千年的云月之间,天蓝水绿的蓝田坝,也是诗和远方的故乡。三国时诸葛亮曾从这里路过,五月渡泸水,演绎七擒孟获之佳话。李太白夜宿清溪一早过蓝田,高吟“峨眉山月歌”,春风快意下渝州。“诗圣”杜甫当年曾系舟金鸡渡,历经风霜的杜甫石还在,“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余温尚存,至今还闪耀着人性的光辉。黄山谷游历使君岩,题笔醉僧图,陆游漫步大江边,为滩平山远而惊叹,张船山颂吟一曲泸州好,杨升庵击节放歌龙舟竞渡……在蓝田的每一寸土地上,我们都能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src=http___img.mp.itc.cn_q_mini,c_zoom,w_640_upload_20170603_5048f8f875c140999000a8901106383a_th.jpg&refer=http___img.mp.itc.webp.jpg

     蓝田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近代史无疑是可圈可点的精彩篇章。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国运几多艰,蔡锷、朱德等一批热血男儿,为寻求救国救民之道路,在泸州的长江南岸打响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棉花坡战役,蓝田成为敌我双方的胶着地带。近代著名诗人吴芳吉路过泸州,见到大洲驿人的一位老者,二人盘坐榻上,煮酒挑灯,一壶泸州老酒,引出护国岩之事,且饮且酌,且听且书,便有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护国岩词》,当哭的长歌,委婉惆怅,如诉如泣,对蓝田之战的记述还历历在目。

     就在蓝田坝的桂圆林下,在中共重庆地委的策动下,国民党地方武装将士,借蓝田阅兵之机,一举将反动军阀擒获捕杀。就在这片茂密的桂圆林里,一支由地下党策动,刘伯承任总指挥的起义部队,与数十倍于我的反动联军展开殊死战斗,虽败犹荣,为八一南昌起义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和铺垫。如今,战争的烟云早已散去,犹有坝上的桂圆林,年年岁岁花满枝。

src=http___img.mala.cn_forum_202111_04_084133v1f4jqql0x1i4ccy.png&refer=http___img.mala.webp.jpg

     岁月静走,却带不走历史的沉痛与屈辱;长江滚滚,掩不住民族的悲怆与呐喊。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顽强抗争,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富有血性的泸州人不甘人后,在蓝田坝上展开了另一场大抗战——抢修蓝田飞机场大会战。抗战前线的紧急军情,就是无言的命令,泸州军民带着农具、带着干粮,风雨兼程从各县区迢迢而来,在这里安营扎寨,在这里挥汗如雨,民工们不约而同地哼起“义勇军进行曲”,拉着石碾前进、前进!用燃烧的激情,投入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从机场动工到飞机试航,历时三个月,征集民兵八万多人,保证了舵峰航线直飞蓝田,也保证了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把援华物资从空中运到泸州蓝田,通过长江水道送往山城重庆,通过蓝田机场中转,空投茫茫雾都,也运到抗日战争的第一线。

作者(右一)与胡仲扬、黄献真夫妇.jpg

笔者采访蓝田机场建设总工程司女儿女婿一行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笔者在采写《蓝田机场的前世今生》一文时,曾采访过多位参与蓝田机场建设的老人,当谈起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竟放声大哭……有了蓝田机场,也就有了我们的滇缅公路。

     是啊,就在长江岸边,十万之众的中国远征军,喝一碗家乡的泸州老窖酒,从蓝田坝上出发,沿着延绵千里的滇缅公路,踩着父老乡亲用血泪铸就的长征路,奔赴抗日战场,以截断鬼子的后退之路。1938年12月,抗日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川南泸州等地视察军务、考察民情,忽闻汪精卫投降日寇、效忠天皇,公开出卖祖国。冯玉祥勃然大怒,愤而决定写诗怒斥汪精卫可耻的汉奸勾当,于是便对其警卫员张思栋说:“快拿酒来!我要写诗骂汪!”,在蓝田坝上,面对泸州老酒,年近六旬的将军也这般快意恩仇。

蓝田机场竣工照片.jpg

     大抗战中,五万多泸州儿女,也从蓝田坝上奔赴华北抗日前线;山河岁月,每年百万石军粮从这里抢运到抗战前方;蓝田坝是抗战的大后方,蓝田坝也是抗战的大战场。抗战期间,前线数千伤病员被运回大后方,安置在蓝田的南华宫、天后宫、文昌宫、禹王宫,这些曾经的寺庙成为临时抗战医院,蓝田兵站每天周转的部队官兵,最高多达五千多人。

     一条滇缅公路,是大西南抗战交通生命线,从蓝田延伸到中缅边界的瑞丽江畔,延伸到全国抗战的第一线。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中,蓝田坝作用匪浅,蓝田坝功不可没。在321国道边旁的 “合江县奉令协助纳溪县修筑滇缅公路二十公里”的石碑,就是一段真实的历史记录,见证着一切,无言地诉说着这段历史风云,成为一部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旋转 合江碑3_副本.jpg

    一位泸州地方史专家介绍说, 1938年8月广州沦陷后,中国长达一万八千公里的海岸线,全部被日军封锁。1939年底,川滇缅公路全线贯通后,这条从蓝田出发的公路,就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唯一海外进出口大通道。海外抗战物资全部通过这条进出口大通道,从蓝田转运全国各地。据不完全统计,从蓝田转运的物资,有汽车1万余辆,战略物资49万多吨,燃油20万吨,武器弹药20万吨,棉纱布匹3万余吨。四川、贵州、云南数十万吨桐油、猪鬃、钨砂、铜锭和锡锭等物资,也通过这条公路出口国外,换取购买抗战物资的宝贵外汇。

    通过川滇缅公路运送的部队有贵州北部的黔军、云南东北部的滇军以及川南一带的川军,经蓝田运送到宜昌、武汉、长沙前线的部队约三万余人;中国远征军约五万余人,大部分从川东北乘船抵达蓝田后,通过川滇缅国际大通道,开往缅甸、滇西战场。运送华中战场、滇缅战场撤退下来的重伤员达5700人之多。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0423%2F09970d8aj00ras0fk002od200p000gog00it00cj.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webp.jpg

     如果从1938年3月川滇东路开工到1945年日本投降,八年抗战有七年时间,蓝田成为中国全民抗战期间,中国唯一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蓝田,“中国抗战名镇”实至名归。毋容置疑。

     星移斗转,长河流金掀巨浪,日月轮回,沧海巨变焕人间。伴随着泸州地区的全面解放,古老的蓝田也焕发勃勃生机。特别是上世纪泸州长江大桥的修建,泸州城区与蓝田坝一夜之间,天堑变通途。高速路、二级路、辅助线从古镇穿境而过,带活了这片地,下活了这盘棋,也带来了这里城市与乡村飞速发展。

     栽上梧桐树,自有凤凰来。蓝田的自然环境,便利环境,让古老的蓝田不仅仅是低矮的瓦屋,磨光的石级,也有林立的高楼,与现代化的工业园区与科技项目。就在传统与现代的夹缝中,沿着二级路辅助线,长江奇石一条街在蓝田应运而生了。水中坝、何家坝的长江石更是当地一绝,人人话奇石,家家有奇石,那形如烟与云,画如田与宅,可比和氏壁的长江奇石,在这片土地上大放异彩,走出泸州,走出四川,走出国门,走向东南亚乃至全世界。韩国、日本及中国的香港、台湾的奇石收藏家云集街头,为寻觅到一枚喜欢的长江石,不远万里奔着这片蓝色的土地而来。

微信图片_20220525164053.jpg

     雄关漫道有艰险,而今迈步奔向前。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雨露,如何传承古镇历史文化,打造特色生态人居?如何将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依托港口码头优势,再现码头文化、长江文化的厚重底蕴与辉煌?生于斯,长于斯的蓝田人一直在思考着未来,也思考着蓝田前进的方向。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曲川江到古今。蓝田,中国酒城的桥头堡,泸州向南的风向标。青春与热血在这里交织,梦想与希望在这里飞扬我们与鲜艳的五星红旗一起,共同见证蓝田的历史与荣光。

    蓝田,让历史记住这里。(历史照片来自网络,部分图片由江阳区罗莉 提供)

 作者介绍:初旭,原名王先军, 民建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中国报告文学》签约作家,《激情岁月》传记丛书创始人,大型纪录片《航拍赤水河》导演、总撰稿,国家北斗导航数据服务中心四川分中心宣传顾问,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宣传顾问。出版有散文集《山地风流》、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主编大型文集《泸州百业赋》、《最泸州》、《泸商记忆》(与人合作)、《古蔺共青团史》(与人合作)、《巴蜀名胜楹联大全》(与人合作)等。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