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文旅

家园之觞与人之底色 ——读邵忠奇中篇小说《黑色家园》有感

时间:2025-07-02人气:编辑: 初旭

微信图片_20250702190222_617.png

作者:廖泳清

   花了两个多小时,一口气看完小说作家邵忠奇刚刚完成的中篇《黑色家园》,眼前浮现出一个曾经勇敢的战士、执拗干事的人、坚守原则的人在世俗面前的溃败、在生死面前的良知迸发,一群人面对产业变迁和环境影响的无奈和奋争,一种情与理、正与邪、法律与道德、利益与良知的冲突与纠结……精彩的故事像艳丽的花散发着灵魂的香,听到心灵呐喊却痛哭流涕……文字的魅力让人惊诧莫名,却又如此沉醉其中。也许这正是好作品的多彩与奇崛吧。

   谁不希望美好的家园天朗气清、秀美康乐呢?可偏偏世界光怪陆离,总有人需要直面狼藉荒秽。如果我们不幸沦落风尘,或者有过不堪过往,如何从悲悯中看到光亮,从尘埃中拾起珠玉,那就是作家的使命。邵忠奇就在自觉地这样做,从他初期小说《满叔的矿山》和最近的作品《不寂寥的茅草屋》读者感觉同样深刻。

  《黑色家园》中有几个特色比较鲜明:

   一是悬念重重,视角巧妙。邵忠奇的这部小说明线写的是“家园之觞”,暗线在于揭示“人之底色”。曾经美丽的家园,富饶的家园,在时代浪潮中一度变成黑色,变得疮痍满目,遍体鳞伤,这不是作者际遇的偶然,也有发展的阵痛,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人在时代大潮中常常被迫随波逐流,在利益驱使下也会丧失本真,蒙昧心中的良知,甚至铤而走险,铸成错憾,然而人该有什么“底色”?人心的纯良在什么情境之下会激发、会回归?作品在巧妙的矛盾冲突和渐进的悬念中作出了回答,却又似乎什么也没回答,让读者在阅读的创造中完成答案。小说中“我”作为派出所所长,朱鲜果是被捕对象,而被捕对象宁愿被捕也愿意舍命救我,展示了他最宝贵的人格力量。从“我”对案卷的熟读,对人物的深刻了解,展示了其人闪光的品质和坠入迷途的惋惜,我的迷惘表明我被这种力量征服,同样展示人性的光辉。

   二是情节紧凑,跃进新颖。小说总是揭露复杂多元的世态炎凉。一个不怕死的勇士,一个信念坚定的战士,一个坚持原则执拗到不近情理的角色,却在生活重压下在家中房底挖掘通道盗采煤炭,进而在妻弟丧生后掩埋不报,最终在抓捕过程中闪现光辉、流落异乡的逃亡者,这些变化显示的是生活的复杂性、生存的艰辛与惶恐不安。但文章处处体现的是坚守,比如派出所所长的职责谨守、厂长厂领导的坚守担当、没落矿业员工的固守与期盼。让人警醒,让人沉思,让人欣赏,小说家的使命就在于展示和引领、追索与拷问。

   故事设计虽有采矿企业相信的历史逻辑,却终在匠心设计中突出了令人惊喜的意外元素。一个复杂多棱的人,奇崛飘忽的悬念出场,不露痕迹的叙事递进,戛然刹车的首尾呼应,让人赞赏作者的文本控制力。通篇线索分明、情节紧凑,却又保持神秘、充满跃动感,在若隐若现中滋长了情节张力,拓展了有限空间中的更广局域。

   三是思想深邃,语言鲜活。每一次开始都准备一次新的尝试,每一次书写都是一次创造,每一步都不踏进原有的脚窝。那些平凡的灵魂,寻常的事件,采取的是迥异的表达。朱鲜果的坚守看不到程式化的口号,他的心理变化却在一次次撞击中自然而然地呈现。这种变化,却是通过外在事物的样貌呈现的:“风往何处去?这同样是一个无解的谜题,如同生命的归宿般令人迷茫而困惑。想开点,一切都是命运,人是拗不过命运的。”“行动像是一颗慢慢飞翔的炸弹,一开始在空中滑翔一段,然后才重重地落入他满怀期待的心中,炸开了。”类似地方不胜枚举,却总出乎意料。

   四是繁简精当,凌厉果敢。三万多字书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书写一个宏大事件的背景,一连串人物曲折跌宕的命运,却不甚花费笔墨交代背景,时代的冲突浓缩在主要人物的内心辗转中,不能不说是高超的布局功夫。黄其刚的厚道精明、娄兴明的老辣稳健,在寥寥数笔中跃然纸上。类似的还有对魏花、魏小俊的描写,对柳四喜行为的描写、心理的揭露,常在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带出了含意深刻的一段经历,反映生活的艰辛和挣扎中的命运,显得合情合理又推进故事纵深演进。

   常听忠奇说:他回头看对那些作品不满意。一个不断否定自己的人,大步跨越的人,也是在追求突破的路上,其努力无疑是值得钦敬的,也是小说家的初衷和挚愿。唯其如此,其作品才值得花时间去读,去赏,去探讨并共鸣。祝贺忠奇小说不断取得新突破!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