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4月上旬开始,一场持续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在全国展开。
这次行动由2020年4月成立的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成立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简称“全国专项办”),成员单位有12个,分别是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银保监会。
在这一参与部委众多、持续时间较长的专项行动背后,是养老诈骗在全国各地日益猖獗且不断花样翻新的现实,以及在老龄化日趋严重的背景下中国老人的养老困境。
“性价比最高的诈骗”
养老诈骗猖獗的程度,能从此次专项行动开始后各地陆续报出的数据中窥得一二:根据公安部公布的数据,截至目前,全国公安机关已破获侵害老年人权益案件788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7510余名,打掉违法犯罪团伙1040余个,挽回经济损失84亿余元。其中,天津市破获养老诈骗案件1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55人,打掉团伙5个,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4.8亿余元;河南省立案侦办此类案件105起,破案46起,打掉团伙3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1名,挽回损失近亿元;江苏省破获案件253件,摧毁犯罪团伙54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226名,追缴涉案财产价值1.1亿元。
其中有一些涉案金额巨大、涉案人数众多的典型案件,比如上海市公安侦查一起销售养老类理财产品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涉案价值60亿余元;福建省公安破获一起特大涉养老诈骗案件,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14名,现场查扣大量虚假鉴定证书和低劣字画,累计交易金额达2.8亿余元。
养老诈骗案件有几个突出特点:一是“涉众”,即受害者人数众多,少则上百人,多达几万甚至几十万人。在最高检公布的典型案例中,由曹斌铭投资成立的江苏爱晚投资公司等“爱晚系”公司,以年化收益率8%~36%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宣扬新型养老、金融养老,累计向11万余人非法吸收资金,其中主要是老年人;二是涉案金额巨大,少则百万元,多则上亿甚至几十亿元,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养老诈骗案件涉案金额更多,比如上述“爱晚系”涉案金额就达132.07亿余元。
该类案件还有一个特点,即由于被骗的资金多是养老钱,关系余生的生计,且经常被骗得家底精光,又索赔渺茫,加之家人的抱怨指责,所以受害者情绪反应强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等次生灾害,如果处理不当,无论对受害者还是对社会都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2021年1月,湖南一位62岁老人从资江大桥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他曾在一家老年公寓花费17万元预订养老床位,但这个养老机构在2020年遭遇爆雷,相关负责人涉嫌非法集资被捕,他存入的钱被套住,再也拿不出来了。该养老院爆雷事件受害者涉及4000多名老人,年纪最小的62岁,最老的89岁。
另外,由于中国老人和诈骗分子的特点,养老诈骗案件又相对易发。从老人方面说,中国相当大比例的老人有三个特点:一是由于缺少子女陪伴导致的精神空虚;二是退休前收入积累不多及为子女投资而导致物质方面不富裕;三是养老等各方面的保障相对欠缺,或不敷需求。
这就导致他们存在三方面的潜在需求,一是精神上的陪伴,希望有人陪自己说说话,或者只是单纯希望有人关注到自己;二是希望手里的钱能生钱,为以后的养老多积累一些钱;三是希望有稳定的保障,让自己余生能看到一个稳定的、让自己放心的预期。
而诈骗分子的骗术,几乎是为这些需求量身定做:他们通常从沟通感情开始,手段是超乎寻常的热情陪伴,且伴有做家务、洗脚、旅游等免费深度服务,让老人感觉“天上真的掉下了馅饼”;然后适时向老人推荐自家的产品,通常会承诺稳赚不赔,且有高额的、严重超出市场正常范畴的回报,让老人感觉不投资就是错过了赚钱的大好时机;再一步,他们会安排好老人的养老保障,比如承诺一个养老院的低价甚至免费床位,让老人感觉跟着这些人走,再无后顾之忧。
中国的养老诈骗,对骗子来说,可能是“性价比最高”的诈骗类型,因为受害者太容易“上钩”了,他们盯上的是那些由于基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没有被满足从而防范意识很容易被击穿的人。
诈骗分子付出的成本很小,但社会却要付出巨大的成本,这种成本在诈骗完成后才开始呈现。诈骗给老人带来的巨大精神和物质打击,消化起来相比年轻人要困难得多,老人为此会做出激烈并会持续很长时间的反应,并且由于追索的渺茫,这种反应又总体上无解。而这些成本是由整个社会来承担的,当地政府要抽出很多的人力精力对付由此带来的聚集、可能的突发事件、对老人的安抚,以及对被骗财产的追索。
一位多次接触养老诈骗案件的警官说,养老诈骗案件工作量繁大,涉及面很宽,后续问题绵绵不绝,办案过程有深深的无力感。“从这个角度说,对这类案件的处理,事前预防比事后处理成本更低”。这也是此次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出台的一个背景。
自专项行动以来,有些养老诈骗的案件获从重判罚。比如5月中旬西安碑林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养老诈骗案,被告人高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引诱受害者将养老金等闲置资金用于虚假的投资理财,先后骗取16名被害人共计890余万元。其被判有期徒刑14年。判决中将其欺骗老人作为从重情节,“其以老年人等社会弱势人员为犯罪对象,骗取养老钱财,实施诈骗犯罪活动,应予以从重处罚”。
治理迫在眉睫
要对养老诈骗重拳打击的更深的背景,是中国日益加深的老龄化和由此带来的各种挑战,让养老本身就处于各种问题交织的困境——不管是对老人还是对政府和社会。而养老诈骗,让本就处境艰难的老人群体雪上加霜。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26736万,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20056万人,后者较2020年增加992万人,占总人口14.2%。
相比2020年,2021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0.2和0.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另外,由于1962~1976年婴儿潮人口在未来5~10年进入老龄化,中国接下来老龄化的压力会更大。
中国老龄化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来得快,前些年讨论老龄化感觉还是在说西方国家,转眼中国已经中度老龄化了,二是规模庞大,世界上每4个老龄人口中就有一个中国人,三是未富先老,保障完善的速度赶不上人口变老的速度。
而中国传统的养老主体——家庭,正在户均人口数下降、离婚人数增加,以及由于流动频繁造成的家庭成员空间距离变大,而逐渐弱化。中国的户均人口数,已经从1982年的4.41人、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2010年的3.10人,降到2020年的2.62人。
而不得不承担起养老保障重任的社会保险,虽然近些年取得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水平总体偏低,相对养老院的收费捉襟见肘,二是其保障的可持续性,又受到养老金缺口很大且地区间严重不均衡的制约。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到2021年末,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分别为48075万人和54797万人,从覆盖率上看已经非常高。
在农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最低标准,自2009年以来,从每月55元、70元、88元,提高到2020年的93元,但这个标准较低。
而在城市,企业职工月人均养老金,也由2012年的每月1686元,增长到2020年的2900元。这个标准,保证基本的生活问题不大,但仍然赶不上养老院的收费标准。以北京市为例,如果老人能够自理,在养老院大概需要5000元/月的费用,才能排队入住一个普通公办养老院;如果后期出现失能,费用将上涨至1万元。按照这个标准,北京市70%月总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老人,不具备进入养老机构的可能。
而养老金巨大缺口的存在,和地区间巨大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养老的可持续性问题,近些年关注度居高不下。
所以,中国的养老问题,既有现实的压力,也有未来预期的压力,并且有些问题还在发展中,养老这杯羹本来就不够分,如果骗子再分一杯羹,无疑会雪上加霜。
中央已在想办法解决问题。2021年1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以居家养老为基础,通过新建、改造、租赁等方式,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进一步规范发展机构养老,各地要通过直接建设、委托运营、购买服务、鼓励社会投资等多种方式发展机构养老。
另外,还要研究制定养老机构预收服务费用管理政策,严防借养老机构之名圈钱、欺诈等行为;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对健康、失能、经济困难等不同老年人群体,分类提供养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复照护、社会救助等适宜服务;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
这次有12个部委参与、持续半年的专项行动,从养老诈骗涉及的领域和环节入手,各个部委各有侧重。
公安部门此次侦查的重点,一是“大”案,公安部要求挂牌督办一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的大要案件,二是“快”,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全力快破现案、攻坚积案、追捕在逃犯罪嫌疑人。另外,还要对犯罪嫌疑人的资金流向一查到底,全力追赃挽损。
最高检和最高法都公布了养老诈骗典型案例,涵盖了此次整治的重点领域,包括利用互联网诱导老人消费、投资;商品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老年旅游、艺术品经营领域涉诈问题;食品、保健品等涉诈问题。
此次整治还有一个重点,即养老公寓诈骗。全国专项办6月30日在住建部召开第二次部门会商会时,相关负责人说,决不允许利用“养老房”坑骗老年人。要明确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宣传房屋买卖内容的审批层级,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要求明确监管责任,对未发现虚假宣传导致老人受骗的,要追责问责。
住建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除了上述养老房问题,住建部此次整治的重点主要有两项,一是商品住房销售中以养老名义进行虚假宣传的问题,二是违规在城市街面张贴养老产品宣传广告的行为。
民政部门则开展了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未经登记但开展养老服务场所的复查。民政部提供给《中国新闻周刊》的材料显示,截至6月底,各地民政部门已基本实现存量排查全覆盖。民政部还对各种问题线索进行归纳分析,总结养老诈骗的地域分布、行为特征、集资手段等关键信息,以便深入掌握此类诈骗成因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
市场监管总局则在涉老食品、保健品领域,处置了一批苗头性问题,整治了一批经营不规范企业,查处了一批违法行为,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还对监测发现的“神医” “神药”类虚假违法广告案件线索,开展了3次专题督办。
文化和旅游部重点摸排以艺术品经营为名实施诈骗、非法集资、非法传销等艺术品市场涉及养老诈骗的问题,以及旅行社以预付卡、会员费、理财产品等形式诱导老年人“消费”“投资”的问题,同时严查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问题。
而作为全国专项办所在的中央政法委,主要负责专项行动的总体推进以及协调与监督等,包括纵与横两个层面,纵的层面,向省级派出督察组,督导整治工作开展,督察组会听取省级各相关部门汇报整治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进行指导。督察组通常由专项办一位副主任带队,相关部委参与。
横的层面,国家专项办主要负责人会对相关部委进行调研,并召开整治专题会,通常以部门会商会的形式进行。国家专项办已经前往市场监管总局、住建部、银保监会等部委进行会商,接下来还会去其他相关部委。
在全国专项办于5月7日召开的专项行动推进会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全国专项办主任陈一新一方面表示专项行动开局良好,同时指出转段之际要防止五类苗头性问题,包括要防止打击声势不大,防止线索核查质效不高,防止整治不深入,防止宣传发动不充分,以及防止推进时效不理想等问题。
他说,老人不安则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则社会不安,所以要“周密制定预案,最大限度追赃挽损,严防次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群体性事件的底线”“坚决斩断伸向老年人'钱袋子'的黑手。”
发于2022.7.18总第1052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整治养老诈骗:斩断伸向老人的“黑手”
记者:韩永
抖音神秘微笑的女人究竟是谁?是否冒用她人头像不法营销
最近,有网友向记者反映:她偶然在抖音平台刷到一位网名为“璐璐...(619 )人阅读时间:2024-11-02地方建筑企业欠款困境:谨防“上游倒一个,下游停一片”
建筑行业在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934 )人阅读时间:2024-10-08泸州:潮起长江畔 “泸”力向未来
冬日暖阳下,泸州市民正在喂食来自西伯利亚的“客人”红嘴鸥。龙...(598 )人阅读时间:2024-09-30泸州一廉租房小区“租金暴涨”数倍 是否合规?
“廉租房月租金突然涨了7—11倍,我们实在压力太大了,廉租房...(641 )人阅读时间:202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