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四川教育》杂志用五千多字的文字版面,以《合江:深化课改,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为题,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新时代合江教育的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充分反映泸州合江教育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的精神风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合江教育改革的突破点在哪里?有何特色?文中对此进行了详尽阐述,为了满足教育工作者一睹为快的需求,川南经济网特全文刊发,以飨读者。
记者 雍晓燕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泸州市合江县境内遍种荔枝树,有着“中国晚熟荔枝之乡”的美誉。
育人与种树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都需要尊重成长的规律,根据生命的特性构建最适宜的生态环境。
秉承这样的理念,合江教育人不断追寻教育的本真,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以构建“阳光教育·生态课堂”为目标,切实提高育人水平,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让合江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
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2021年2月,李淋春上任合江县委教育工委书记,县教育和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内在力量,教育者能做的,就是像农民一样,懂得适时追肥浇水,适时拔草松土。”泸州师范学校的求学经历,七年半的一线教师经历,让李淋春深知教育的关键所在。
上任之后,李淋春立即开展密集的调研、座谈,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就提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第一,推出一条主线:提质,这是教育的本质也是核心;第二,抓好校长、督学、教师三支队伍建设。
有了明确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寻找抓手。
开学后,从县城到农村,从幼儿园到高中,从义务教育学校到职业学校,李淋春用最短的时间跑遍了合江县的所有学校。
到学校后,除了详细听取校领导班子对学校教学、文化、安全等方面的阐述和规划,李淋春更多的是推门听课,“每年听课不少于50节”。
在坚持课改十余年的白鹿镇中学听课,发现老师通过分组、展示等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找到存在感。课后,孩子们用普通话与局长交流,落落大方,毫不拘谨。
相反,在城区一所未能坚持课改的学校,老师讲得很认真也很精彩,却没有展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后的交流中,学生用的是四川话,在局长面前紧张得说不出个所以然。
两相对比,差距立见,而后者在合江具有普遍性。
课堂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不变,教育不会变。从学生出发,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支撑每一个学习者的未来生活和职业准备,是当代教育的使命。
一帧帧课堂的图景,一句句师生的心声,一个个期盼的眼神,与合江教育人办好教育的初心交融,最终化成两个字——课改。通过全面深化义务教育阶段课堂教学改革,加快合江县基础教育内涵发展和优质均衡步伐,为合江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以观念转变吹响改革的冲锋号
2021 年 3 月 16 日,合江县首届“笔架山大讲坛”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启动仪式举行,全县教育系统近400人参加。
合江邀请了县外八位名师名家到荔城共话教育,邀请县内八位校长分享办校智慧。与专家对话,与智慧同行,培训现场,学员们认真听、用心记,并与专家积极互动,讲坛内迅速掀起了头脑风暴。
“‘采他山之石可攻玉,纳百家之长以厚己’。此次培训对所有学员来说就是一次教育思想的碰撞,管理经验的交流,我个人收获最大的就是对以人为本、以校为本思想的重新认识。”时任城关中学校长王中伟说。
大桥镇旭照小学校长曾友恒认为,这次分享交流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引领,又有接地气的具体举措,可模仿性和实践性较强,为全县中小学校长指明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在开幕式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益良指出,开设“笔架山大讲坛”、建设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是基于合江教育新起点新征程的思考,当前合江教育正处于向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教师队伍素质亟待提高。全县教育系统要以无数“小我”汇聚成“大我”,为推动合江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改革必然是观念先行。2021年整个春季学期,合江县都在为全县范围的课改进行思想准备。
对于课改,老师们普遍有心理障碍,不愿改、不想改、不敢改。很多老师担心“给学生展示的时间多了,就会耽误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完不成,就会影响学生成绩”;有的老师有顾虑,“按照我之前的教学方式,学生成绩很好,为什么还要改?”
“课改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再出发。”这是合江课改的基调。
为什么这样说?只需要向老师们问四个问题,就能得出结论——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是否进行预习,是否进行小组合作,是否进行课堂展示,是否进行点拨引领?
答案是肯定的,老师们都在这样做。因此,“课改不是新东西”是合江县全域课改传递的鲜明理念。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课改呢?原因就是之前做得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课改就是对原来的做法进行优化并力求实效。
因此,“课改很简单”,这是基于合江教育的实际。但是,“课改有难度”,这是改革的必然。
“一线教师是课改的受益者,但在课改前期要做很多工作。”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培训室主任徐世林说。课改要收到良好效果,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要培养学生预习、合作、展示、交流的能力。在课改开始的一个月甚至一个学期,都不一定有效果,但是过了这个积蓄的阶段就会走上正轨,孵化成效。
教科研引领课堂教学发生深层次改革
2021年10月28日,合江县王小玲名师工作室第二次集体研修活动在人民小学开展。工作室成员、人民小学穆昌容老师带来示范课,合江天立学校赵立蓉老师介绍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工作室领衔人王小玲与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一起,共同探讨了课例和课堂教学模式,分析了提质的路径。
“这是工作室的常规性活动。”王小玲说,听课、评课、研课,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循环往复,切实培养老师们的研究意识和能力。
“成立一个工作室,带动一门学科,影响一支队伍,产生一批成果”,这是在合江县名师名校长授牌仪式上,泸州市教育体育局机关党委书记王光伟提出的殷切期望。34个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切实扛起使命,努力让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成为合江教师专业成长的标志平台和示范阵地。
每年寒暑假,合江县各中小学校都会开展复盘式研修活动,对各级教育教学改革和师德师风建设相关文件精神进行解读;对本期学校、部门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对下学期工作进行计划安排;围绕各学科课标、教材、教参开展分析研究,做好备课工作;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提高教师专业技术;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等,扎实、及时地复盘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式,让老师们勤于反思、善于总结,做研究性教师。
“教”“研”一体化,促进教师朝着研究型教师发展。
2021年,合江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仪器站、成人职业教育中心合并为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并于8月搬到合江县文桥小学校。文桥小学校升格为县直属学校并成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附属小学。自此,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有了自己的“实验田”,而文桥小学校也近水楼台得到智库的引领。
为壮大教育智库,合江县委、县政府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鼓励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工作方式,除了自身培养培训教研人才,也聘请优秀学科教师担任兼职教研员。
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领航下,在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的多点生发下,在学校教研组的沉淀下,合江教育呈现出浓厚的研究氛围。
“中心着重从‘修师德、强师能、铸师魂’三个方面助力教师发展。”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梁明才说,师德师风是教师发展的根,摆在第一位;教师专业发展,落点在技能,要跟上课改的需要,跟上学生的需要;最终,铸就师魂,为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承担着以全县中小学为主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科研的深入推进、教师培训和教育信息化推进等职能,以“双减”“五项管理”“学困转化”等问题为导向,以课堂改革三年计划等任务为驱动,高效开展工作。
围绕课改,合江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抓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片区活动,二是学科研培,三是课改专项视导,四是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活动,五是赛课。
由于多方面原因,合江县尚有一千多名教师是专科学历,为帮助他们“提档升级”,依托泸州开放大学合江分校开设课程,助力专业成长。
合江县充分运用复盘式校本研修平台、片区教研联组平台、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平台、县级教研平台、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培训平台等,以研促教,教研融合、研训融合、训教融合,整合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让教学方式从“有模之路”走向“无模之境”
课改的主阵地在课堂。
在望龙镇初级中学,每间教室后面都安放了两个凳子,方便推门听课。“我听课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学,二是班级管理。”望龙镇初级中学校长蔡继平说,教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看学生的学。
2021 年秋季学期,望龙镇初级中学正式推行“2216”深度课改模式。第一个“2”即“两增”,增加学生课前预习时间,增加学生课内自主学习时间。第二个“2”即“两减”,减少学生课外作业时间,减少教
师讲课时间。“1”即“一提高”,提高学生自学能力。“6”即“六步教学法”,明(明确学习目标)-学(进行课堂学习)-议(师生讨论)-展(学生展示)-评(师生评价)-练(练习巩固)。
合江县课改班级的班主任手里都有本班学生的“合作学习分层分组表”,小组名称、小组口号、小组成员、组员性别、各组员的优势和薄弱学科以及分管工作,一目了然。
班主任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划分依据,组建学习共同体。“组内异质”,每个小组由不同层次的学生组成,每人均有各自的角色定位;“组间同质”,每个小组的 实力大体相当,相互学习比拼,共同进步。
随着课改的推进,在合江县试点年级的课堂上,小黑板用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展示的时间多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理念得到彰显。
合江县遵循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教学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分层引导、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为基本原则,积极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学校特色和学段、学科特点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
凤鸣中学的“3+1”课堂教学模式、白鹿镇中学“334”课堂教学模式、福宝镇中心校的“三自四步”课堂教学模式、九支镇中心校的“四学三评两反思”若水生态课堂……各校针对自身情况建立起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
“先有模,后无模,课堂教学模式只是一艘渡船。在课改初期,我们鼓励学校建构课堂教学模式。随着课改的推进,我们期望教师达到‘无模胜有模’的境界。”李淋春说,个别学校过于注重模式,容易走偏。
只要把握住“一个核心、一个关键、五个环节”的课堂就是课改的课堂。一个核心,是指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扭转以教师为主、以分数为重的观念;一个关键,就是要积极发挥小组的作用,让优生带头,让学困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五个环节,是指“问题导入-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训练-总结练习”。
与之对应,课堂评价更加注重过程,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流程、组织调控等成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分解为操作性强的评分细目;学生的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等学习过程与教师的教学过程占据相同分值,而目标达成仅占了一成的分值。
2021 年秋季学期,合江县课改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分探索、完善、优化三个阶段推进。三年内,全域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2021-2022 学年为探索推进阶段,三、四、七年级全面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构建学校教学模式,依据学科特点构建学科教学模式。
其实,望龙镇初级中学在十年前就提出了“2216”深度课改模式,只是没有坚持下来。在“教师让学”等方面与时俱进地做了一些改动后,望龙初级中学的课改有了新的起点。
“课改之路是一条射线,有起点,无终点。课改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而是润物细无声的常态与持久。”在课改之路上,合江教育人不生搬硬套、照猫画虎,而是希望以“教师让得精彩”托举“学生学得出彩”。
推进综合改革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2021 年 8 月 29 日,合江县 6000 多名教师参加了“开学首先考”,重点考查他们对“五项管理”“双减”政策、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标准、教育法律法规及学科专业素养等方面的理解掌握。
本次测试旨在以考促学、以考敦行,督促教师夯实教育理论知识,提升专业素养,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主动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就在同一天,合江县 2021 年秋季学期家长开学第一课在泸州高级中学校合江分校演播室开讲。
为转变家长观念,减轻家长焦虑,合江县教体局以“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为题,邀请专家重点围绕“双减”背景下家长如何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展开讲解。
讲座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全县中小学家长积极响应,参与人数达14.3万。家长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开学第一课很有意义,方便、实用、接地气,既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又教给家长家庭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家校合力共促孩子成长成才。
课改启动之后,伴随传统课堂向生态课堂转变,教育的良好生态也逐渐显现:补齐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短板,提高智育质量、优化德育方式,精准落实“双减”与“五项管理”政策,并发挥城乡教育各自特色与优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评价是各项工作的“指挥棒”。从 2021 年 5 月起,合江县教育和体育局组织专门力量对学校目标考核细则进行了系统梳理,内容上体现了三个突出(突出差异化评价、突出全面发展、突出课堂主阵地),以此激发学校内涵发展新活力。
教育发展,关键在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坚持以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坚持以教书育人为根本职责,坚持以务实管用为主要遵循,重塑教师爱岗敬业新形象。
学生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坚持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完善德育评价、优化智育评价、强化体育美育评价、探索劳动教育评价,打造学生成长成才新生态。
“教育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事业。”合江县响亮地提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为了整合各项工作,加大力度推进“阳光教育·生态课堂”的体系和格局构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来源:2022.07《四川教育》(时政)
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举行2024年秋期田径运动会
川南经济网(祁连梅)11月28日,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2024...(845 )人阅读时间:2024-12-01纳溪区逸夫实验小学学生动手实践学真知
川南经济网讯(祁连梅)“我量了,数学书封面长约26厘米,宽约...(688 )人阅读时间:2024-11-17纳溪区天仙小学开展高级教师上示范课活动
川南经济网讯(李远东 罗才金)为了更好的发挥高级教师的示范、...(629 )人阅读时间:2024-11-15纳溪区天仙小学开展语文教学研讨活动
川南经济网讯(李远东 罗才金)11月13日,天仙小学开展了“...(886 )人阅读时间: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