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中的川茶,其创新求变的成果,在5月8日开幕的四川国际茶博会上得以充分展示和彰显。
川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茶叶种植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川茶与浙茶、闽茶、徽茶乃至滇茶等相比,无论在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都存在较大差距。2014年以来,川茶开始了“依托大龙头、带动大基地、打造大品牌、拓展大市场”的发展布局,四川省1号文件更要求,把举办高水平的“中国四川国际茶博会”作为宣传川茶品牌的重要平台,奋进中的川茶,其创新求变的成果,在5月8日开幕的四川国际茶博会上得以充分展示和彰显。
钱君华是一位厦门茶商,连续来四川参加了三届茶博会,谈及川茶印象,感慨颇多,“以往在我们老茶商的眼里,川茶都是中低端绿茶的代名词,而这三届茶博会,川茶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一届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
越来越显国际范
“四川国际茶博会在海内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国内外知名茶叶企业纷纷高调亮相茶博会。”茶博会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本届茶博会布展面积4万平米,分设国际名茶馆、中国名茶馆、四川名茶馆、茶具茶道文化馆等主题馆。无论展会面积、参展企业数量,还是参展茶类品种,其规模在中西部地区堪称第一。
他告诉记者。本届展会共有来自云南、福建、安徽、湖南、广东、浙江、贵州、陕西、四川等20余个省区市,和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斯里兰卡、韩国等国家近500家中外茶叶、茶具、茶道工艺品企业参展,包括全球最大的茶包生产商——联合利华也第一次派出强势品牌立顿红茶参会。
记者在现场看到,本届茶博会云集了国内外黑、白、红、绿、青、黄等六大茶类3000多个品种,红茶有斯里兰卡锡兰红茶、安徽祁门红茶、云南滇红、四川川红工夫等;黑茶有云南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雅安藏茶等;福建福鼎白茶、四川雅安黄茶、福建安溪铁观音、台湾高山乌龙茶等等。全国百强茶企和中国名茶品牌——中茶普洱、竹叶青、天府龙芽、武夷星、正山堂、品品香、勐库戎氏、湘益、米仓山、蒙顶山皇茗园、绿昌茗、巴山雀舌等纷纷携精品亮相茶博会。
四川元素倍受青睐
本届展会特设的四川馆特点突出精彩纷呈,吸引了海内外茶商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我们特地把制茶工艺都搬到了现场,让参观者能有更直观的体验。”来自雅安跃华茶叶的制茶师在展厅内现场炒制新鲜的蒙顶甘露,吸引了大量观众围观。
记者从组委会负责人处了解到,四川全省共11个市州主产区组团参展,推荐展示特色优势产品,宣传区域品牌,参展企业总数达120多家。在成都、雅安、乐山、宜宾、达州、巴中等茶叶主产区带动下,四川展团展位数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布展总面积实现三位数增长,突出展示川茶特色明显的名优绿茶、工夫红茶、茉莉花茶和藏茶等1000余产品。“除了绿茶,四川馆的工夫红茶、藏茶等都受到了外地茶商的追捧。”
钱君华也与川茶集团、川红等川茶企业进行了洽谈。“四川馆的工夫红茶、藏茶、还有黄茶,我都品尝了一下,觉得口感、品质都不错,我都想采买一点回去重点推广。”
川茶精品广受追捧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茶人富有创造地开发了各种各样的茶类。在众多的茶类划分中,运用最广泛、最权威、认知度最高的当属中国六大茶类,即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
在茶博会上,川茶集团六名“茶仙子”捧着“天府龙芽”绿茶、红茶、青茶、黑茶、白茶、黄茶新品一亮相,便成为了茶博会的焦点。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评论,天府龙芽新品包装精美、品质上乘,堪为国礼。西南大学教授、川茶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勤晋说,六大茶类是中国茶叶传统加工技术分类的最核心工艺,天府龙芽新品是传统工艺和现代茶叶科技的完美结合。
川茶集团董事长、四川茶叶品牌促进会会长颜泽文向记者透露,作为川茶集团高端新品,天府龙芽采自中国、欧盟双认证的茶园基地,以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龙芽茶传统制作技艺精制而成。“可以说天府龙芽是川茶高端茶的扛鼎之作,代表川茶顶尖制茶工艺水平。”
颜泽文告诉记者,川茶集团在大力打造高端茶的同时,也不断地把眼光更多聚焦在大众茶叶市场。“做老百姓买得起、买得到、乐于买的好茶。”他向记者介绍了同时在本届茶博会上亮相的还有“川茶100”系列新品。与天府龙芽一样,“川茶100”也是六色齐备,都有绿、红、青、黑、白、黄茶产品,环保纸袋便捷包装,每袋价格30元左右,算下来每斤市场零售价为100元,是自饮的实惠之选。“这是我们川茶集团展现茶叶本质、回归大众消费的用心之作,消费者可通过川茶集团专卖店订购或在天猫川茶集团旗舰店直接下单。”
在四川省茶科所所长王云看来,本届茶博会围绕“提升消费氛围、推动全民饮茶”,搭建起了一个茶叶消费、贸易及交流的多元平台。“这几届茶博会上,精品川茶层出不穷,川茶正迎来一个优势品牌强势崛起的爆发时代。”
文/《川商》主笔 陈晓东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