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为推进互联网与四川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四川省商务厅发布“互联网+商贸流通”实施方案。方案提到,力争到2017年,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
到2017年,努力实现全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超过2万亿元,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2600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位居全国前5。
“‘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商务部和省政府最近分别下发了‘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四川省2015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为了在商贸流通领域更好地落实这一国家战略,我们发布了这个实施方案。”四川省商务厅电商办处长苏代林告诉记者。
方案指出,四川将重点在传统产业电子商务应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以及电商进社区等方面创新流通方式,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方案还提出到2017年,四川“互联网+商贸流通”的总体目标。
“力争到2017年,在全省范围内培育5家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骨干龙头企业,打造5个在全国行业发展水平领先的本土平台。创建5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10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0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5个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0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打造10个商贸流通转型典型企业,培育10个网络服务品牌。”苏代林说。
苏代林表示,除此之外,还将培育10个省级跨境电商企业,打造10个海外商标品牌,建设美国、欧洲等地海外仓,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力争占进出口总额的10%以上。
未来工作
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等成重点
四川将借鉴宁波、重庆、杭州等地跨境电商的经验,复制借鉴试点政策的平行运用,加快成都双流(微博)跨境电商基地建设,支持绵阳 (微博)、泸州(微博)、资阳(微博)等地跨境电商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拓展成都空港、青白江(微博)铁路口岸功能,利用快件中心、保税物流中心开展多种模式的跨境电商业务。
方案还制定了未来的重点工作任务,并明确了相关负责处室的职责。电子商务应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商贸物流转型升级将是未来四川“互联网+商贸”的工作重点。“每一项重点任务都有具体负责的处室,责任到人。”苏代林说。
在提升电子商务应用水平方面,四川将推进“全企入网”工程,选择在传统生产企业、名优特商品企业、农产品企业等10个企业开展运用电子商务强化供应链管理示范,推动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
四川还将加快申请全国性网络支付牌照,培育非金融机构,争取包括跨境支付在内的国家第三方支付许可。力争设立电子商务发展投资基金,推进商业银行结算网络与电子商务企业线上交易数据互联互通示范,开展供应链融资服务。
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方案指出,,将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将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整合万村千乡、邮政、供销、交通和商贸企业等现有农村商贸流通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鼓励各类电商、物流、商贸流通、金融等企业,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和运营。引导本地农业生产商贸企业、农业合作社利用自建或第三方平台开设电商专区或旗舰店,开展农产品网上批发、零售和产销对接。”
而在跨境电商方面,四川将建成省级跨境电子商务通关综合服务平台,开通海关、检验检疫等服务,逐步实现支付、退税、营销等服务功能,鼓励电商企业、支付企业、物流企业入驻。
多项举措
保障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在组织领导和政策方面,首先要充分发挥省电子商务业发展推进小组办公室的作用,部署和落实重点任务,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建立健全商贸流通行业“互联网+”发展推进机制,引导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和各行业企业广泛参与。
苏代林介绍,为保证“互联网+商贸流通”各项重点任务顺利完成,省商务厅同时推出多项促进举措。
相关部门将制订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和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政策性文件。“支持和鼓励企业流通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服务创新、跨境贸易创新、政策服务创新,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
除此之外,还将开展试点示范。在传统产业应用、农村电商、跨境电商、居民服务业等重点领域、行业,开展“互联网+商贸流通”试点示范。鼓励电商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一带一路”跨境电子商务建设。
“对相关企业,还将加大资金扶持。”苏代林说,对围绕“互联网+商贸流通”的试点示范项目、大型平台、龙头企业、集聚孵化、公共平台等给予倾斜扶持,优先安排专项补助资金。还将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信贷资金、各类投资基金重点投向“互联网+商贸流通”重点项目、企业等。
苏代林表示,强化人才培养也是一项重要措施。下一步,将大力吸引省外及海外高层次互联网人才和团队在四川创新创业。“为此,我们制订了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方案,实施启明星电商人才培训计划。”
“我们也支持各地规划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电子商务基地。”苏代林说,到2017年,力争每个市、县建成1个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中心。
华西都市报见习记者董兴生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