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区范泽云:大山深处的领路人

2014-10-29 09:08 来源:川南经济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是一个鸡鸣三县(地处叙永、纳溪和江安交界处)的偏远小山村,范泽云被当地百姓称为焦裕禄那样的人,出任职村支部书记10年以来,捐资20余万元用于村上修路、建桥、教育等项目建设,村上家家户户用上天然气和自来水,人均可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是一个鸡鸣三县(地处叙永、纳溪和江安交界处)的偏远小山村,范泽云被当地百姓称为“焦裕禄”那样的人,出任职村支部书记10年以来,捐资20余万元用于村上修路、建桥、教育等项目建设,村上家家户户用上天然气和自来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000元,自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为了乡邻,不当老板当村官

    范泽云今年52岁,家住纳溪区上马镇八角仓村。由于头脑灵活,待人诚恳,初中毕业后就在贵阳办加工厂,也搞过经商。经过多年的拼搏,成为当村的致富带头人,年收入有20多万元。

    正当范泽云的事业蒸蒸日上之时,八角仓村“两委”换届也拉开了帷幕。“范老板,你现在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不要把我们忘了哦,全村群众都盼望你回来带着我们共同致富……”虽然时光一晃就是十余年,但至今村里的很多群众能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当时,范泽云是我们村的“红人”,大伙纷纷托人带话,希望他返乡竞选“当家人”。

    “做生意每年轻松可挣三、四十万元,村干部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何况当老板很自由……”那段时间,范泽云经历着复杂的思想斗争,一边是家人的反对,另一边是乡亲的热切期盼。通过几天的深思熟虑,范泽云决定回乡参加村党支部书记竞选。

    修路建桥,一心为民致富

    八角仓村是上马镇最偏僻的山村,是全镇有名的贫困村,当地居民极少出门,长期过着肩扛背驮的日子。由于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村里的竹子、种的菜运不出去,外边货物拉不进来,外来投资就更谈不上。刚上第一天班的范泽云意识到,修路是头等大事。

    “2011年3月,镇上村五公里水泥路硬化项目,但资金缺口非常大,很多村都决得让群众出资太多,压力太大,我觉得这是改善咱村群众出行的一个绝好机会。”范泽云说,当即我就给镇领导拍胸脯,我一定能把这一件事情办好。

    我把5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资金项目争取到以后,村民人平还需集资600元。为了给群众做好表率,村支书范泽云首先捐资1万元,也第一个完成了家庭成员3600元的集资款收集。“范支书父母都也年满60周岁,本来不用交集资款了,但为了我们这一条村级公路,出了一万一千二百元,心里时刻挂念着我们出行,我们肯定要积极配合才行哦。”唐思友村民说,在范泽云的带领下,八角仓村干部群众纷纷主动集资,工程很快顺利开工。2011年年底,该村5公里的硬化工程全部打通。

    “以前在路上行走时,睛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好了哦,走起路平平顺顺的,还不粘泥巴呢,10多年都没有砍的竹子现在也可以卖钱了。”唐思伦一边牵着孙子玩耍一边说道。

    “以前没有修通水泥路,我运输竹料块到银鸽纸厂一天只能跑一趟,还得两头赶黑,现在路好了,一天三趟都没有问题,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说起通村水泥路带来的好处,个体运输老板白登华有说不完的话。

    “2013年的那场雨确实下得太大了,桥被冲断,卷帘门被洪水卷到了路中央、楼板被洪水卷起、旧房倒塌、门市物资被洗劫一空、农户养殖的牲口被冲走、石拱桥被掏空只剩一个框架,从我记事以来还没有遇到过这么大的洪水。”现在回想山洪爆发的情景,家住在八角仓村场镇上的80多岁的华子斌仍然心有余悸。

    洪水把桥冲断了以后,小学生上学、村民耕种出行,赶场交易等只好望河兴叹,绕道而行,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十分不便。当时,范泽云便积极向镇上级争取资金,并出资1万余元,作为修桥款。“我本来计划要盖新房的,桥被冲断了,建材不能按时运回来,如果从别处绕道,就得多千元的运费,没想到桥得很快,给我节省了不少开支呢。”陈顺民说道。
为了让大桥确保大桥工程保质保量,大桥破土动工以后,范泽云没有丝毫懈怠,整天坚守在施工现场,比看着自家盖房子还上心。”八角仓3组村民郭宏清乐呵呵地说。经过近一个月的紧张施工,一座长27米,宽6.5米的连心桥就完成了,解决了千余群众的出行难。

    改善阵地,便民服务暖心窝

    走进水口寺中心村,大街依河而建,在规范整洁的街道两旁,数十幢具有川南民居特色的小洋楼建设得非常漂亮,每逢赶集日,街上店铺全部开门营业,秩序井然。

    由于各种原因,八角仓村过去一直没有村活动室。“村两委没有办事的地方是个问题,群众办事没有去处更是个问题。”范支书思来想去,村活动室必须建。近40度的高温天气,他忙着跑各种报批手续,一个月下来,身体累跨了整整8斤!工程建设中曾几度因资金缺乏而差点停工,几次都是范支书和其他村社干部用工资和积蓄垫资才得以运行。2011年底,位于中心村的村活动室主体工程竣工,工程中范支书和其它村社干部累计垫资近4万余元。办公室修好之后,他再次垫资3万元为活动室添置办公桌椅和其它设备设施。
 
    “近几年,村干部可大变样了,不仅带着群众发展经济,还实行轮流坐班制,赶场天就全部到齐,要办啥都非常方便。”1组村民陈云均说。走进今年刚建成投入的村活动室,在宽敞明亮的远程教育室里整齐地摆放着四五十套桌椅,图书室的书架上摆放着种植、养殖类的等各种实用技术读本,其中养鸡类、种植茶叶、果树类的书看上油亮亮的,估计这类书最受欢迎。

    “我不认识字,建房写申请、交材料等手续村上一手包办,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八角仓三队郭银松说,村上得知我要移基建房,范支书就主动帮我写资料,到国土所帮着办理手续,一条龙方便群众,光路费我就节省了50多块钱呢。

    “你把钱和身份证交到村上来,我们统一给你们去办理,下个星期到村上来说卡就行了。”范支书一边向八角仓3组的郭仲华老人说,一边登记别的老来送来的养老保险资料。某某老人说:“儿子、儿媳都不在家,家里只我给我老伴两个人,听说要办养老保险,我们就懵了,都不知道在哪儿办,”村上统一给我们办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我们的手机24小开机,赶集时,我们村干部都在村办公室上班,平时1、4、7在村上办公, 3、6、9号在政府便民大厅办公,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第一时间为他们办好各种事情,把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落到实处。”范泽云说。

    “四通”工程,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在我们这么偏僻的村子里居然还能通天然气,这是我们深山沟的老百姓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农家乐老板郭远宽说。

    2011年2月,范支书去兴文县五星乡走亲戚。一个偶然的机会,听说五星街上要通天然气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事可把范支书乐坏了。

    “我们的中心村和五星乡毗邻,如果能把天然气引过来,那可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大美事。”范支书想,虽然困难重重,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争取一下。接下来,范支书整天都在五星乡和中心村之间两边跑,一面要争取对方的大力支持,一面还要做通沿线居民的思想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8月,该天然气管线终于开工建设,管线横跨两县交界地带,总长12千米。八角仓中心村及沿线300余户居民将很快就能用上方便、快捷的天然气。

    “以前烧煤气,要骑摩托车到江安去拉,来回近60余公里,还不安全,费用也非常贵,自从通了天然气以后,非常方便,还环保。”开农家乐多年的郭远宽一家炒菜一边说道。以前烧媒气要近二千元的费用,现在好了,天然气只要600多就够了。据了解,自从天然气接进村以后,受益1000多人,费用比用煤气节省了三分之一,村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由于八角仓村处于偏远山村,电力设施老化,占一半以上的群众由于电力不足,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都成了摆设,范泽云看到眼里,急到心上,积极向上级争取农网改造金300万,自已又出资1万元,改造11个社的电线设施。“以前由于电压不足,抽水机、电视机成了摆设,空调、冰箱等高耗电的电器买来也不能用,现在好了我最近就去把他们都买回来,好好享受一下。”八角仓村2社的郭详忠说。

    现在的八角仓村,自来水、天然气、互联网通进家家户户,使广大村民在家中就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舍小家顾大家,心中装满群众

    范泽云不仅在修路建桥慷慨解囊,对待老人和孩子更不含糊,每年儿童节、重阳节、教师节都会拿出万余元来为他们发放过节礼物。“八角仓村太偏远了,在这儿教学太辛苦,今年教师节,我给学校的教师送了一张1500元的床和一个冰箱,让教师感受到我们八角仓的温暖。”范泽云说,同时,还私自出资近万元为学校接通了天然气,学校的师生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上学对我来说来之不易,如果不是范爷爷,我肯定辍学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才对得起范爷爷。”据悉,徐伟的父亲前年去世,母亲先天性瘫痪,家里一贫如洗,范泽云把他的一切费用全包了,并承诺一直照顾到他初中毕业。

    当谈及村上的长远归划,范泽云说:“下步的工作多着呢,我们这里环境好,没有污染,正积极申请土地整理项目,搞有机蔬菜种植,还有引水灌溉还要进一步完善、便民道,蓄水池,通社公路。”村上的事情全都装在他的心里。现在的八角仓村,村民们安居乐业,大家有事情,首先想到就是找范支书。

    在村支书的道路上,范支书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诺言,一直都在努力践行着自己在党旗前的承诺,所做的每件事情都产生了美妙的回音。多年来,范支书无数次为公益事业无偿捐资已达20万元,范支书个人和支部多次被市委、区委表彰。在层层光环面前,范泽支书却说:“我的根在生我养我的八角仓村,八角仓村村民就是我的亲人。”
图为范泽云忙碌在八角仓村通村公路建设一线。(金其云 王超明 李伟)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