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年代,自己做个公众号都能融到钱;这是最坏的年代,从业十年的老记者月薪两千多,报纸越发薄了,钱包亦然。
当一份工作无法支撑你在大都市的生存,无法承载你曾经的梦想,无法让你享受奋斗的快乐,想拴住朝气蓬勃的90后的心几乎无门。
2015年,一向竞争激烈的传媒业的日子越发难过了,各家媒体对自己的数据都心知肚明。是新媒体的摧枯拉朽,还是自媒体的掘墓到底,这样理论高度的话题我们暂且搁置。而身边的90后们正在逃离媒体圈,那他们到底在想什么呢?
根据清华大学传媒学院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4年中国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网络广告收入首次超过电视广告,报业出现“断崖式”下滑,纸媒最寒冷的冬天远未来到,裁员、停刊、重组合并,将是未来几年的常态。
小武的故事:
超级变变变,屌丝变大款
小武这几天拿到了新单位的第一笔薪水,所有的加起来差不多有9000元,公积金是令人艳羡的2600元,单位是按最高比例缴纳的。这是他的第三份正式工作,90后的他毕业两年,第一年在一家报社的青岛站,第二年在一个民营的资讯网站。
在报社:收入每月3000块,小武有些泄气
小武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他们报社青岛站的人员很少,他是绝对的主力,但收入微薄。要么拿一千多块钱的固定工资,要么没工资,单纯拿广告提成。
写稿子不给稿费,承诺的提成拿不到实际比例,小武干得不开心。他是个很拼的人,拼命交朋友,拼命认识采访单位,拼命建立联系,微信联系人超过了1500人。一年下来,收入折合每个月3000块,小武有些泄气。
在网站:憧憬着美好未来,公司却倒闭了
后来一家民营网站招人,他义无反顾地跳槽了,尽管月薪只有1500元,但新媒体的定位很吸引他。
从报社记者变身网站小编,小武更努力了。全新的网站没有知名度,他就靠原来的人脉一家家对接。以前只写文字稿,这会儿图片也拍,文字也配,写东西还要弄上点儿调侃。这样的要求对90后来说自然没有大障碍,和其他同仁一道,眼看着网站人气在提高,广告一点点有了起色,一帮年青人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然而半年后,网站因经营不善倒闭了,小武失业了。回忆那段日子,他动情地说:“和以前离开报纸不一样,在报社时我只当那是糊口的职业,但对于这个网站,我真是当事业来干了。我当时的想法是,网站一时不景气没关系,暂时不发工资也没关系,我愿意等,等市场好转的一天。可惜没人给我这个机会,单位一夜间就没了。”
干自媒体:有了点名气,一月三五千收入
结束了短暂的第二份工作,小武开始尝试自己创立自媒体。凭借两年的从业经验,他轻松地搞起了自己的公众号,定位青岛本地的独家新闻。他有1000多人的微信好友基础,他制作的内容新颖又有看头,很快,每篇稿子的点击竟然能过万了。
自媒体有了名气,一些企业找过来合作活动,自然就会投点儿推广费用,一个月下来竟然有三五千的收入。而有了口碑后,猎头也找了上来。很快,一家超大型的房地产企业邀他担任微信推广专员,薪水开到了9000块,小武一夜间屌丝翻身了。
进入房企:从求人投广告的乙方摇身变成甲方
拿到地产商开的第一个月工资,小武请几位媒体大哥吃饭。在一家早茶店,200块的早饭吃得很奢华。谈起自己的经历他很心酸,丝毫没有小人得志的快感。
他说自己依然热爱新闻事业,依然有自己的新闻理想,但媒体圈讨生活真心太难了。这两年的艰难从业之路,消磨了他做新闻的斗志,消磨了他的健康,也消磨了他的爱情。他说:“当你做一份每个月只有2000块钱的工作,在青岛,你谈恋爱该有多艰难啊。”
早饭吃到一半,电话来了,是一个自媒体账号来拉他广告的。从求人投广告的乙方,到要分杯羹给别人的甲方,这种转换让小武感觉很怪。他说:“咱自己就是干这个的,所以有没有效果、效果怎么样谁也蒙不了咱。但我也深知做媒体的拉点广告不容易,所以真有效果的我一定努力帮人家争取。”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今年5月发出《关于鼓励支持员工创业创新的试行办法》
小月的故事:
媒体并非都是文化人,被粗野领导骂跑了
已经8月份了,小月还在上海闲逛。这之前她在青岛一家新媒体实习了一年,毕业了,她最终决定不留下。
小月家境优越,长相甜美,在卡西欧自拍神器的烘托下,你有很大概率会认为她是明星。虽然身高只有160厘米,却开了一辆大马力的SUV。疼爱她的父母早早给她单独买了一套大房子,生怕宝贝女儿今后为衣食发愁。
在新媒体实习的日子里她很努力,努力地出镜,努力地采访,努力地完成点击率的考核。实习没工资她不在乎,最让她受不了的是领导骂人。回忆这段时光她记忆犹新,她说:“那个分管我们的领导,你做错点儿什么事儿他是真骂人,带爹带娘地骂,我爸是老板都没他骂得过分。我非常不理解他凭什么可以这样,按说做媒体都是文化人,但我一点看不出他有什么涵养。”
平时汇报选题,她认为有意思的事儿领导总是不感冒;而领导认为有意义而布置下来的,在90后的她看来却非常无聊。实习一个月,开着车满马路跑新闻,算下来油钱2000多元。而据她了解,转正以后的工资也就这个数,她开始觉得这行当不靠谱。
“现在干什么工作挣不了2000块?还要挨骂,还不能做自己喜欢的新闻,这行业或许真的不适合我吧。”小月说。
小宾的故事:
“四年媒体圈已经不想回忆,干够了”
小宾如今是孩子的爹了。本来还在享受恋爱的快乐,小生命不期而至,他就稀里糊涂地当爹了。如今他的身份是某银行信贷部的职员,而此前的四年时间里,他是青岛某媒体的记者,拥有货真价实的记者证。
小宾毕业于名牌大学,正儿八经的“985”加“211”。他学金融,毕业那年有很多就业选择,身边的同学大多进了银行,他却鬼使神差地进了报社,干起了记者。
最初的一年他很快乐,老同学在银行累得要死,整天为业绩发愁,今天揽存款,明天办信用卡,一个月到手也就4000块钱。那时的他虽然也是4000块,但每天不用坐班,还能经常在出版物上看见自己的名字,他非常自豪。
然而从他进单位那年开始,这家媒体就义无反顾地步入了下行的轨道。广告一天比一天难拉,发行量每个季度都在萎缩。记者们无心写稿,每天就是各种抄袭、炒冷饭。最要命的是收入也每况愈下,从最初的4000降到3500元,再到3000元,最后就只有可怜的2500元了。
几年时间里,身边的同事一个个辞职,编辑部员工少了将近一半,终日生活在抱怨声中,他后悔了。这时,同期毕业的同学们在银行站稳了脚跟,月薪基本上了8000元,年底还有可观的年终奖,受不了刺激,他终于决定跳槽了。
大学时的专业课强,工作后又认识了不少银行领导,他很快就谋到了一份银行的工作,半年后,他的月薪也能拿到8000元了。
谈起自己的就业经历,小宾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一场梦。“媒体的前辈们说,我是赶上了行业最不好的时候,这话我是相信的。四年媒体圈,已经不想回忆了,只是干够了。”小宾遗憾地说。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主人公皆用化名)
来源:青岛新闻网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