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文旅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

时间:2023-03-28人气:编辑: 初旭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3月16日,在第四届氧吧产业发展大会暨2022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媒体推介会上,泸州市古蔺县获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这不仅是古蔺县取得的又一项“国字号”殊荣,也传递出一个信息:在全力做强泸州“南翼”发展核心支撑过程中,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成为古蔺县高质量发展的一抹最亮底色。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1)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2)


在水污染防治“里子”上下足功夫

  位于四川盆地南部边缘的古蔺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433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54.54%,空气质量优良率长期保持99%以上,居全省前列。生态优势得天独厚,如何做到既要山青,也要水绿?古蔺县目标清晰,首先在水污染防治“里子”上下足功夫。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3)


拍摄:李骁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4)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5)


德耀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拍摄:李骁


  近年来,古蔺县大力实施全域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构建县、乡、村三级污水处理体系。目前,已建成投用2座县城污水处理厂,新改建雨污分流管网约36公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95%;建成投用38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完成德耀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75%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同时,古蔺县紧盯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一个个绿色项目在全县落地发展,综合治理乘数效益得以释放。

大力培育三个百亿特色农业生态产业

  唯有守护好青山绿水,才能收获金山银山。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6)


  古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古蔺县一家集赶黄草种植、加工、成品销售于一体的生物科技企业,现已建成赶黄草饮料生产线2条,具备日产40吨、年产超万吨的产能规模。公司执行董事杜建波手里有一个绿色“账本”:实现一亿元的产值需要消耗赶黄草干草115吨,按照今年公司的生产销售额来算,赶黄草种植端需发展230亩,可带动劳动用工4600个,农民种植收入115万元;生产销售端解决就业100人,产生税收 770余万元。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7)


古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赶黄草生产车间忙 拍摄:李骁

  “我们的目标是3年销售额达到3个亿。”该公司董事长李刚信心满满。而这个销售目标所依托的产业,也正是古蔺县大力培育的三个百亿特色农业生态产业之一。

  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个个特色农业活了起来。当前,古蔺县通过采取“高粱酿酒—酒糟+秸秆养牛—牛粪培肥”的“高粱+白酒+养殖”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成古蔺肉牛百亿生态产业;推动生猪产业“生态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古蔺生猪百亿生态产业;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药制剂研发、药食同源推广”产业链,培育古蔺道地中药材百亿生态产业。

  其实,古蔺县绿色发展动能不止于此。

建起良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在凤凰村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已经实现了以特色种养为纽带,通过田面种稻、水体养鱼,建立鱼和水稻“相互依存,互利共生”的生态循环链,并构建起“一水多用,一田两收”的良好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而这种“一亩田、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模式实实在在助推了乡村振兴稳步发展。万亩“稻鱼共生”示范园区成功实现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双向转换,只是古蔺县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缩影之一。如今,文旅康养、能源、建材等特色产业集群正加快构建。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8)


  立足地域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古蔺县正在谋划实施总投资超4800亿元的特色产业、重大交通、民生事业等四大类项目418个,其中百亿级18个、五十亿级15个、二十亿级13个,“102项重大工程项目”7个。


把生态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古蔺县“生态立县”谋转型(图9)


  把优质生态资源充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要素,一条独具古蔺特色的绿色之路正越走越宽。(蔡琳)

来源:古蔺融媒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