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文旅

古蔺石屏 一首民谣牵出的爱情

时间:2023-07-27人气:编辑: 初旭

微信图片_20230727205541.jpg

石屏当地的彝族长桌宴(苏华利 供图)

作者:初旭

我的老家在古蔺东南角一个叫丹桂的地方,这里山清水秀,因街头那株红桂花,每年秋天,花开满树,遍地幽香而闻名川黔。儿时的小伙伴就常常牵手围着桂花树,吟唱着“蜂子嗡嗡嗡,奢家请我作媒公。金柱头银磉墩,问你张家大姐肯不肯……”这首不知唱了多少遍的儿歌,与我一起送走了不知多少个朝阳与明月,让我的童年充满着幸福和快乐。

若干年后,我来到了这首儿歌的故乡——石屏镇三桂村,这个村子挂在一条叫雷火坪的大山上,和我的老家丹桂仅一字之差,都有桂花盛开,走进村子有一种亲切感,随便在农家院内一坐,那热情的笑脸和淡淡的茶香,让我感到特别地欣慰,仿佛又回到孩提时代。

IMG_8612.JPG

远眺石屏镇

石屏,昔日叫石夹口,这里四面环山,岩石裸露。在猴子岩与雷火坪系列山峦之间,刀砍斧削的悬崖绝壁耸入云天,一溜老街就坐落在大石山合围的坪子上而得名。清初属永宁厅东一屯乐荣里,清末为全县8个小集镇之一。我其实对这里并不陌生,曾有一段青葱的爱情就遗落在石屏半山腰上。

那时,我在县城一家文化单位工作,我有位二嫂就是从这里嫁到老家丹桂的,她给我介绍了一位磺厂的姑娘,我们很谈得来,每当周末,我就会坐着摇摇晃晃的客车到厂子里去看她。热恋的日子,我们一起沐浴着初露的晨光,到周边的几个工人新区去漫步。到天塘边看那变幻莫测,五彩缤纷的池水,我们站在池边看着倒映的青山,总觉得这池水有些奇怪,后来才知道这是地下矿物质的作用而形成。

微信图片_20230728084626.jpg

石屏华尔洞(苏华利供图)

我们也到华尔洞去看那千年的桫椤,去探索古洞无穷无尽的奥妙。这个深不可测的华尔洞,四周长满了杂木和桫椤,顺着岩壁往下走,实际上是一个天坑,里面有石门、石坎,石炮台等,抬头仰望,巴掌大的一块蓝天就在头顶,在洞里吼一曲信天游,很久还有回音传来。我们一直叫它华儿洞,直到若干年后,我再次来到石屏,才弄明白,原来华尔洞非华儿洞。石屏境内的华尔洞与一位叫华尔的美国人有关。美国人华尔系围剿太平军"洋枪队"的头目。1860年开始,华尔受清朝官员委派,招募十几个愿意从军的外国人和几百名中国志愿者组成洋枪队 ,帮助清军围剿太平军。随后"洋枪队"改为中外混合军。1862年春,华尔毅然加入中国籍,被清朝政府委任为副将,"洋枪队"改称"常胜军"。华尔曾率领"洋枪队"与太平天国石达开部队激战于石屏镇象顶村的山洞里,后来人们称该山洞为华尔洞。

IMG_8532.JPG

当地神奇的神龙洞

我们还到磺厂厂部去看过坝坝电影,她早早地为我抢好了座位,让我十分感动。后来的后来,因为我没有居民户口的原因,我们的爱情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就这样,一桩美好的姻缘被无声无息地捏灭在摇篮中。自此以后,我痛恨户口这东西,曾写过一篇叫《疼痛的户口》的散文,以表达我的无奈和愤慨。

有了这场爱情的遭遇,我便很少到石屏这方来,也很少关注这方秀美的山水。偶有路过,也是匆匆而过,怕被熟悉的朋友问起此事显得很尴尬,也不愿意让早已结痂的伤口被撕得血迹斑斑……

这次在石屏人王儒发先生的引荐下,我受邀为当地编写一本《人文石屏》的宣传画册,我和镇上退休的老领导苏华利一起,走遍了石屏的村村寨寨。苏华利是石屏当地人,曾在镇政府任过乡长和人大主席(石屏镇原为石屏乡),他热情好客,耿直善良,退休多年以后,还在为当地政府分忧解愁,为村民办事服务,是当地的一本活地图,以致沿街的村民都亲切称他苏乡长。这次镇政府指派他为我作向导,是最恰当不过的人选。苏乡长会开车,我负责坐车和拍照。一路上,他每到一个村寨,都如数家珍给我介绍起当地的风土民情,人文景观来,让我如获至宝。

IMG_8465.JPG

腰带岩上的五姓同题诗

我们走过观音岩、打龙沟、仙女潭,腰带岩、长坝子、核桃坝、印盒山,产米岩、梯云寺、杉木岩、神龙洞、平安洞等镇内的景观景点。我最感兴趣的还是三桂村一个叫“三合头”的地方,据说我耳熟能详那首儿歌就源自这里。

IMG_8652.JPG

辉煌不在的“三合头”

“远望三合头,走马转角楼,金字做瓦盖,银子磊鳌头”这首民谣就指的这里。三桂村高家山的半腰上,一个“罗汉晒肚”的风水格局,闪现出一块数十亩的平坝来,当年的三合头就坐落在平坝中央。平坝的两边是两条潺潺溪流,常年不断,清澈见底,当地的姑娘媳妇就常坐在溪边洗衣浣沙,人称洗麻纱。溪岸边是一块长田叫下马田,每有官员、嘉宾来访,便在此下马,步行前往拜见主人,下马田也由此而得名。三合头的主人是当地彝族中有威望的张氏家族,其富有从民谣中可窥见之一般。我和当地村民刁思友、陈勇等一行沿着山路走近昔日金碧辉煌,富甲一方的“三合头”,“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一切的一切,早已物是人非。三合头被后人改造成现代平房,曾经的院落早已长满了荒草,唯有磨光的石级,在无言地诉说着昔日的荣光。

微信图片_20230727205553.jpg

当地的彝族女同胞(苏华利供图)

相传,张家有三姐妹,个个长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古蔺名门望族奢家奢公子也闻听张家有三朵金花,待字闺中,就派媒人前来提亲。张家的张大姐、张二姐均婉言谢绝了奢家提请之事,奢公子从未灰心丧气,再次派人到张家提请,奢公子的诚意终于感动了张三姐,成就了一桩美好姻缘,也成为古蔺历史上的千古爱情佳话。

据考证,明代女政治家奢香的阿玛(外婆)家就是这里,病逝后,当地风水先生通过奇门遁甲,将老人安葬在当地雷火坪后面的大山上,当地人便称所安葬的山为奇甲山。我们一行在当地彝族同胞的引领下,找到了老人的坟墓所在地。这是一座及其简易的坟墓,没有宏达的墓葬规格,也没有供后人查考的碑文。有的是一些乱石磊起的石围子,唯一能彰显其身份的,只有那乱石磊起的一道低矮的石门。

IMG_8646.JPG

奢香阿玛(外婆)墓

当年富甲一方的老人这种低调而奢华的安葬方式,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当地村民告诉说,当地彝族人为了节约土地,人去世以后,采用火葬,一般也不会磊高大的坟莹,就地把骨灰撒入泥土,让本就源于自然的人类回归自然。若干年前,彝族人这种朴素的安葬方式,至今也值得我们赞许。

IMG_8659.JPG

刁思友向作者介绍洗麻沙的来历

谈起我喜爱的那首童谣,当地村民刁思友和我一样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会倒背如流,他作为彝族花灯的传承人,还根据童谣内容,改编成了花灯的情景戏,把张三姐的不为金钱、不为权势,只为追求美好爱情而活的美好形象搬上了当地文艺舞台。伴随着一代代人的吟唱和传播,张三姐朴素的价值观、爱情观也影响着当地的年轻人。每年七月,当地石屏的彝族火把节上,各族青年男女身著节日盛装,围着篝火,载歌载舞,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美好的友情、爱情,当地就有好几对彝汉青年,通过火把节这个盛大的舞台,了解交流,坠入爱河,成就了美好姻缘,和自己的祖先一样,热爱着这片土地,在这里生儿育女,繁衍生息。

时间倒回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在那个激情燃烧的火红年代。石屏当地小青年周启明满怀感恩之心,应征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他所在部队参加光荣而艰巨的西藏剿匪任务。在西藏嘉黎县工作期间,认识了当地做宣传、带路及翻译工作的藏族姑娘次仁巴吉(后改名为李芝玉)。工作和学习的原因,两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高原雪再厚,冻不僵两颗跳动的春心。乌蒙山再高,挡不着爱情的脚步,经过四年多的恋爱长跑,周启明与次仁巴吉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汉藏通婚家庭之一,并拥有自己的儿女。继后,次仁巴吉不顾亲人的反对,随丈夫一起,全家搬迁回四川,在古老的石屏镇一住就是几十年,雷火坪可以作证,格桑花可以作证。他们的爱情故事足可以感天动地。

IMG_8698.JPG

野猫洞外景

石屏不仅有人类的发祥地野猫洞,也有被称为爱情谷的杉木岩,有被称为气象奇观的天塘之水,更有风情万种的七月彝族火把节,就我们传唱千年的这首爱情的童谣,就够你研究半辈子。我们许多时候,把石屏当做一处不毛之地,从石屏镇边上的古习高速、古仁国道上一溜就跑得老远,勿视了石屏的存在价值,缺少了对这片土地的了解和敬重。其实这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以及许多自然奇观都值得我们去挖掘整理。

我的爱情早已远去,我也不是石屏人,通过了解,我爱上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质朴的人们。卡沙沙!我们都来为这片历史悠久而充满勃勃生机的土地扎起吧!

附:石屏童谣

蜂子嗡嗡嗡,奢家请我作媒公。

金柱头银磉墩,问你张家大姐肯不肯?

(我不肯我不肯)

蜂子嗡嗡嗡,奢家请我作媒公。

金柱头银磉墩,问你张家二姐肯不肯?

(我不肯我不肯)

蜂子嗡嗡嗡,奢家请我作媒公。

金柱头银磉墩,问你张家三姐肯不肯?

(相公我肯不肯)。

作者介绍初旭,原名王先军,四川泸州人,民建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四川省品牌建设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中国报告文学》签约作家,《激情岁月》传记丛书创始人,大型纪录片《航拍赤水河》导演、总撰稿,国家北斗导航数据服务中心四川分中心宣传顾问,西南医科大学医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宣传顾问。出版有散文集《山地风流》、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主编大型文集《泸州百业赋》《最泸州》,与人合作有《泸商记忆》《古蔺共青团史》《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图典》《古蔺山歌》《巴蜀名胜楹联大全》等。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