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交界的四川古蔺县龙厂沟,隶属丹桂镇金龙村,这条普通的山沟里,村民大都从湖广迁徙而来,以王姓居多。自明清以来,这里文脉不断,中医源远流长,本书作者王正道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文化人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民间郎中之一。
作者1931年农历2月21,出生于贵州威宁,8岁时,被其父从贵州接回祖居地四川古蔺县龙厂沟(龙溪)居住至今。少年时代因家境清贫,靠乡邻资助上完初中二年级,1952年春季至1959年担任人民教师,1959年因嫌疑“反革命”,被下放农村劳动改造,1966年被捕获刑8年,在四川广元服刑,1986年落实政策,平反昭雪,有幸生还,退休后在家安享晚年。
他一生命运多舛,但从未向命运低头。尤其他对传统中医那不同寻常的热爱与追求,让人佩服不已。不论是农村劳动,还是监狱服刑,不管是炎热酷暑,还是数九严冬,从未放弃书本学习和拜师学艺,以学习去消解苦闷,以学习和命运抗争,他的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是值得赞许的,也是最令我等感到欣慰的。作者从事中医学习和临床多年,他对中医的执著与热爱,以及在中医辨证施治方面所达到的境界,已在验方中充分地展现出来。相信各位在读过此书后,应该有所感,有所得。
作者今年已经90岁高龄,听力较差,腿脚不便,他克服种种困难,将自己多年行医临床积累起来的一些验方整理成文,并委托亲友编辑出版,其目的是将这些经验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去分享自己几十年的行医经验,或者说行医成果,惠及普通百姓,服务社会大众,作者的善举,是一种行善积德,无疑是值得我们去提倡与弘扬的。
秘方、验方,对于某些从医者来说,宁可烂在肚子里,也不愿意示人,流传于世,这些狭隘与偏见,一直影响着中医的传承与发展,像作者这种不仅甘于奉献,乐于奉献的从医者,却实为少见,这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书已成稿,邀我写序,有感作者的信任与鼓励,是为序。
2025年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四川选拔赛将在泸州拉开帷幕
以"技能成才 技能报国"为主题的四川技能...(919 )人阅读时间:2025-05-10阔别五十载 相逢还是歌——写给泸州高中高75届1班全体学子
作者:管之子 编者按:五秩光阴酿作醇,青丝白发总牵...(955 )人阅读时间:2025-05-05邵忠奇:水生(小说)
文/邵忠奇一 过河再走300多米,就到家了。过了河的胡水生...(723 )人阅读时间:2025-05-04名厨助阵、品质赋能,中粮餐饮供应链视角引领川菜新发展
2024年,国内川菜(仅中式正餐)总门店数突破15万家,市场...(652 )人阅读时间: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