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融媒消息(曹雪 姚茂璇)孟夏时节,万物并秀。在泸州市古蔺县德耀镇凤凰村,万亩梯田与整洁的村落融为一体,沿着陡峭的山坡层层向上分布,在山脉上绵绵起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佳禾吐翠,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醉人景象。
“我这稻田里要养稻花鱼,田埂上种了大豆,土地一点都不抛荒。”层层绿浪间,村民赵世连正在稻田里拔除杂草,她笑着告诉记者,不久,这稻田里就要放鱼苗了。拔完杂草,赵世连爬上田埂查看豆苗长势,她蹲下来手指着一根不到100米的田埂,“一根田埂三行豆,你可不要小看我这根田埂,去年收了50余斤豆子。”赵世连说,田埂种豆通风透光条件好,有充足的水分保证,又是水旱套作,病虫害较轻,只要管理跟上,产量比纯作高。
近年来,德耀镇坚持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安全战略,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对园区稻鱼共生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广“稻米+鱼”的模式,引入浙江丽水稻鱼共生系统种养技术,建设标准化稻鱼共生基地500亩,投入鱼苗5000斤,全力打造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实现增产增收,德耀镇还组织农户在田梗上种植大豆,构建“稻渔+”的立体循环生态系统。“田埂豆生产具有不与粮食争地、争肥、争季节等优点,而且栽培简单,省工少本。黄豆生长后,密聚的根系使田埂不被夏季雨水冲毁,达到保护稻田的作用。”据德耀镇党委副书记万正敏介绍,园区通过发展“稻田养鱼,田坎种豆”的生态立体种养模式,提高梯田的利用率,达到亩产百斤鱼、百斤豆、千斤粮、万元钱,实现一田三用、一田三收,拓宽农户的增收渠道。今年,预计园区将实现稻米产量72万斤,稻花鱼9.6万斤,大豆16万斤,农户一年可实现亩均增收2000元。
接下来,德耀镇将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切实抓好田间管护,确保播面稳定、质量不减、产量增长,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保障粮食安全,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力量。
来源:古蔺融媒
颗粒归仓 古蔺桂香村富硒水稻丰收了
古蔺融媒消息(记者 刘媛 实习生 刘雨桐)喜看稻田千层浪,又...(627 )人阅读时间:2023-09-13古蔺县彰德街道的蜂糖李成熟啦!请您来品尝!
古蔺融媒消息(记者 刘媛 谢旭 支力)七月,对于果农来说,是...(961 )人阅读时间:2023-07-11古蔺:林下养鸡 开辟生态和经济协同发展新路子
古蔺融媒消息(记者 曹雪 通讯员 骆前进)盛夏时节,阳光明媚...(668 )人阅读时间:2023-07-11古蔺:乌蒙深处奏响致富“椒”响曲
古蔺融媒消息(记者 蔡琳 张磊 实习生 林佳宇 通讯员 周正...(698 )人阅读时间:2023-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