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产业

烤房第三方管理:烟农增收的“金钥匙”

时间:2025-06-30人气:编辑: 初旭

 “烤房第三方管理模式,可帮了我们大忙!”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大寨乡烟农王安明站在自家的烟田边笑着说道,“以前自己建烤房,成本高不说,维护还麻烦,现在这些都不用操心了,只需申请租用,日常维护、技术指导都有第三方负责,费用还低,真的省心省力省钱!”

  近年来,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紧扣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目标,持续推广烤房第三方管理模式,让烟农使用烤房更加便利,烟叶烘烤效率不断提升,持续推动古蔺烟区烟叶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

找准痛点破难题

   让烟农轻松烤好烟,建设烤房第三方管理是重中之重。

   将烟农忧虑挂心头,把烟农期盼化行动。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聚焦“烤能总量多、设备损毁多、烤房闲置多”与“新区发展需求缺口、传统烤能升级缺口、设备损坏更换缺口”的“既多又缺”矛盾,围绕烟农的实际需求,探索实施“村集体经济+社会化管理”两种第三方管理模式,2024年共统筹配置烤房292座,通过“建改结合、以租代建、管护并重”方式,让闲置烤房重新焕发生机,大大提高了烤房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烟叶生产中,三分靠种植、七分靠烘烤。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烟叶科科长刘蔺江说道:“为了让烟农们在烤房建设上少花钱、多办事,我们成立了专项工作组,负责全县的烤房资源配置,对接各方资源,积极争取政策和制度上的扶持,和村委会、烟点三方沟通联动,建立全县8个烟点烤房台账,系统化开展烤房建设、修复、管护、调配工作,改善烤房设施,降低烟农烘烤成本。”

烤房第三方管理:烟农增收的“金钥匙”(图1)

图1 带烟农加入绿色烤房第三方管理 

       精细管护稳效能

  “第三方管理人员会定期清理烤房杂物和垃圾,防火、防盗、防触电,随时‘体检’烤房设备,哪里螺丝松了、线路老化了,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大寨烟点点长高庆勇正蹲在烤房边,翻看管护台账:“遇到难以解决的设备维护或故障处理难题,会第一时间反馈给我们,迅速安排维修,绝不让设备故障耽误了烘烤,更不让烟农因此遭受经济损失。”

  不仅如此,为了优化烘烤流程和资源配置,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统筹配置蔺西、蔺南、蔺东三大烟区烤能,确保在烘烤高峰期能够满足烟农需求,应急烘烤也能就近解决,再也不用担心烤房调配不及时导致的烘烤损失了。这实实在在的举措,真正为烟农行了方便、办了实事。

  现在,全县已经有超过200户烟农加入烤房第三方管理。“以前啊,烤房设备三天两头出故障,一旦坏了,那损失可就大了,一茬烟叶可能就白费了。现在可不一样,有专人管护,设备运行稳得很。就算偶尔碰上点小问题,只要跟管理人员说一声,人家也立马登记,组织维修检查,一点都不耽误事儿,”大寨烟点烟农何正莲兴奋地说,“这既让我省下了一大笔因设备故障可能产生的损失费用,烘烤过程还特别顺畅,节省了好多时间。”

便捷烘烤增收益

  “如今这变化可太大了,有可以租的烤房,不用自己花大力气建,还有行业专家给我们指导,吃了定心丸,踏实。”王安明笑得合不拢嘴:“我的儿子和我一起种了7年烟,比外面找辛苦钱挣得多。”自开展第三方烤房管理以来,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逐渐探索形成“行业能手+烟农烤师”的烘烤服务模式,让烟叶烘烤更具组织化,烘烤技术指导更有专业化,进一步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烟叶品质。

  “以前,传统烤房要不停地加碳,还要人看着火,现在生物燃料烤房可以自动化操作,烤出来的颜色好、质量也好,比原来的烤房方便多了。”大寨烟点烟农罗丹满意地说道。生物燃料烤房可以实时监控烟叶烘烤状态,掌握烟农烘烤进度,有利于为烟农提供集中式、针对性的烘烤技术支持,烘烤成本和劳动强度都大大降低了。

   更让烟农们高兴的是,现在有了烤房台账,还能形成烤房配置分析报告,为烤房“建管用”提供精准数据和理论支撑。就像烟基办主任梅蔺说得那样:“全县15个种烟乡镇、82个村的烤房使用情况都一目了然,在用烤房2202座、闲置可用124座、修复后可使用198座,可以通过烤房使用状态及烤能分布,科学规划烟叶生产布局和烟基计划申报,种烤相适,降本增效最大化。”

烤房第三方管理:烟农增收的“金钥匙”(图2)

图2 定期维护烤房群

   “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烤房第三方管理,完善烟叶烘烤服务模式,努力以烟叶产业发展促进大农业建设,让一片片金灿灿的‘烟叶子’鼓起烟农的‘钱袋子’,不断增强烟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古蔺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局长、经理夏春坚定地说。(赖浣峰)

来源:古蔺县烟草专卖局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