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医科大学学子发公开信为更名申辩

2015-06-22 08:37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导读: 近日,泸州医学院更名一事炒得沸沸扬扬。对此,已做更名的四川医科大学学生向校领导联名写了一封信,阐述他们的意见,为这场争论带来新的声音。医学界杂志特转载此文如下,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 尊敬的校领导: 我们是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学生。


资料配图

       导读:近日,泸州医学院更名一事炒得沸沸扬扬。对此,已做更名的“四川医科大学”学生向校领导联名写了一封信,阐述他们的意见,为这场争论带来新的声音。“医学界杂志”特转载此文如下,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
 
尊敬的校领导:
  
  我们是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的学生。
  四川医科大学(即原泸州医学院)是一所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省属医学院校,远离省会城市。她本低调,低调到很多四川之外的人们不知道自己,却被近日炒得沸沸扬扬的“校名之争”送上头条且至今不见回应。 
  作为母校发展变迁的见证人,我们惊讶于她竟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四川首例连体婴儿分离术竟然发生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泸医”;她竟连续五年获得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甚至,她的一本招生专业竟然高达7个。我们不得不感叹,她在有限的资源下发挥着无限的能量,它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期间强调的“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的指示,不断培养农村定向免费医学生,默默的为川滇黔渝结合部的3800万老百姓的健康服务着。  
  我们认为,此次母校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从法律上讲是符合相关规定的。 
  其一,“四川医科大学”的校名历史上未曾使用过,且与“四川医学院”和“华西医科大学”的名称存在明显差异,“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并无不妥之处。四川医科大学与华西医科大学、四川医学院名称存在明显的不同,不会造成社会和公众的误解。比如北京工业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这些高校的校名就一字之差,也没有引起公众和社会的混淆。  
  众所周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也曾经历多次更名,有了现在的名字。凭啥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的名字可以一改再改,泸州医学院就不能改改名字?这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么?  
  其二,泸州医学院更名的程序是正规、合法。2014年,泸州市委专门成立了“推进泸州医学院新区建设和更名工作领导小组”;同年,四川省政府向教育部行文,申请将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符合《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政策的精神。  
  第三,四川省从高等教育发展和布局考虑,申请将泸州医学院改名为四川医科大学,通过相应的专家组考察,进行了公示,履行了相关手续,程序完备,没有违规之处,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第四,教育部对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进行了审批,并在批准设置前向社会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示,其间从未收到任何单位和个人反映不同意见。四川大学校长办公室有关负责人称未看到20天的公示,也没接到有关方面的通知,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难道你没有看到泰山和东海,中国就没有泰山和东海?  
  “泸医”更名经过了严格的规程,应具有其法律效力和严肃性,趟若国家不唯护其严肃性、法规性,则国家机关的公信力必然受到严重削弱,也是对天下10万“泸医”学子的不尊重和严重打击,我们绝不答应!!!  
  另外,地方院校发展实属不易,基层医院需要高质量的人才。四川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乌蒙山区、甘孜、阿坝、凉山这些所谓的“老少边穷”地区老百姓的健康,则更多地依托省属医学院校来守护,这就包括四川医科大学、川北医学院、成都医学院,或许还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医学院校。“泸医”成功更名,就是为了汇聚更多优质资源,为基层培养更多高质量人才。 
  四川大学反对泸州医学院更名,根本原因在于她认为泸州医学院更名之后,会在更高平台上汇聚更多优秀人才,会加强学校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会抢走四川大学的部分资源。说得通俗一点,泸州医学院更名让四川大学原有的“蛋糕”变小了,所以才会暴跳如雷。其实,这是一种自私自利的做法,这是一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做派。  
  垄断并不代表有水平,有竞争才有活力,合作共赢是大势所趋。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必定会与四川大学进行竞争,会对四川大学造成冲击,这是人们愿意看到的事情。四川大学有反对的权利,但这种以大欺小的反对,断然不会有好的回报,只能在社会上徒留笑柄。  
  一代一代的泸医人长期在酒城的忠山之巅、樟林丛中默默拼搏耕耘,铸就了所有泸医人的“忠山之魂”。虽然几十年偏居川南一隅,但泸医人却拥有长沱两江的胸怀。凡是泸医哺育的学子,对母校的点滴进步都欢欣鼓舞,也深深了解背后无数泸医人所付出的艰辛和心血!作为泸医学子,无论在祖国的哪个地方,始终满怀对母校的感激与感恩,牢记毕业典礼上老校长对我们的嘱托!多少学兄学姐、学弟学妹,为了心中圣洁的救死扶伤梦想,无怨无悔!可以自豪地说,泸医人一直在守候着川渝两地一亿多百姓的生命健康!  
  川医大建校64年的本科院校对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基层教育医疗卫生事业作出的贡献,不容诋毁;教育部门依法依规作出的决定,必须维护;政府形象与公信力,岂容损毁? 
  我们认为:教育部能够下文允许一个非省会城市的大学以“四川”冠名,其本身就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分布、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这充分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决心和魄力。我们坚信,在当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作为权威部门的教育部,在文件的下发之前一定有一套严格的审批程序,开展了充分的调研、考察和论证。  
  同为四川医学院校,理应抛弃小我,海纳百川,同心协力,共谋发展,致力于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神圣功业。在各自的平台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作用,为四川乃至中国的老百姓解决医疗卫生这一民生大事,才应是最终目的和归宿。  
  祝愿“四川大学华-西医科中心”和更名后的“四川医科大学”能携起手来,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新篇章!  
  此致,
  
敬礼!
  
  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分团委学生会
  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1级一办学生会 
  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1级二办学生会
  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2级一办学生会
  四川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2012级二办学生会
  
  2015年6月21日
来源:医学界杂志

附:
四川医科大学赋
作者:初旭

  长沱汇聚,叠翠流金,忠山毓秀,人杰地灵。四川医科大学,于斯拔地而起;打造人才摇篮,坚持救死扶伤,风雨数十年,而今成大观。薪火相传滋兰树慧,几易其名特色不改,院系合一凸显优势,链接兼容海纳百川。鹰飞九天,龙行江河,两江涛声抒豪迈,“川医”景观添华彩。
       四川医科大学之兴起,社会历史发展之必然。追本溯源,历史荣光。一个花甲,六十年前,野战军干部战士,军营里少男少女,祖国召唤吹号角,日夜兼程挺川南。旧校舍安营扎寨,忠孝路救死扶伤。数十挑器材成医院家当,近百张床位摆开战场。白手起家创伟业,川南医院始建成。其后数年,多院并入,规模壮大,气势恢宏。院长负责体制,专科升级学院,实力不断壮大,医院由弱变强。
        历史变迁星移斗转,六十余载风雨沧桑。自有光荣传承,引领行业风范。黄氏兄弟断肢再植成四川首列,低温麻醉心脏直视乃国内领先。八十年代同种异体肾移植,二十世纪连体婴儿可分开。医院微创小菜一碟,胆大廖斌竟敢“换心”。阻击非典,死守四川南大门,抗震救灾,一线救援显大爱。多年历练人才辈出,比学赶帮名家卓然。汪新象中医调理堪称杏坛高手,孙同郊学贯中西自是女性自豪。校友千万,扎根大江南北,病员数 忆,惠及城市乡村。业绩卓著有目共睹,医技服务口耳相传。战地医护为“川医”奠定基础,军队战士续医院红色家风。四川医科大学,重塑一代风流,揭开历史纪元,沐浴时代春风。一肩挑起情与义,双手推开生死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生机勃勃谋求发展。
        四川医科大学,挺立忠山之巅。俯看两江气势,静听松涛放歌。林荫道上花香鸟语,校园内外浓郁学风。错落有致移步换景,高低起伏精彩纷呈,古樟年轮,铭记忠诚与热爱,千级石阶,雕刻辉煌与荣光。图书馆灯光灿烂与智者对话,课堂上学术交流敢问鼎未来。用智慧创造崭新之世界,用胆识拓展生命之奥妙。师生联袂,上下同心,站在教育新高地,谱写教育新诗篇。
         四川医科大学,谁说一定成都。泸州风水宝地,厚德也可载物。金秋硕果累累,扬帆正好起航。更名风波算个球,直行大道摩云天!
2015年端午节泸州
 
注释:1950年8月1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前身——川南医院成立。她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卫生部第一总医院第一分院的部分干部战士集体转业组成。直属于川南行署卫生厅领导。当时有职工128人,床位97张,器材93挑,地址在原来育群女子中学校舍,即泸州城区忠孝路29号,1953年迁入忠山新址至今。
来源:健康在线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