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等机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罗斯高团队参与的一项中国地区抽样调查显示,在24-30个月的贫困农村汉族儿童中,有比较大的比例智商偏低,IQ (智商)测试成绩低于90。罗斯高教授表示:“在美国,这样的孩子都放在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包括卫计委在内的多个机构已经设计了“养育未来”婴儿早期发展项目,并在贫困地区逐步落地。
斯坦福大学教授团队与中国多个研究机构的上述结论并非首次公布。在此之前,罗斯高教授参与组织的“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简称R EAP)”,在过去十几年致力于中国西部贫困农村地区的研究,目标是缩小西部农村地区儿童与中国其他地区儿童在教育、营养、健康水平上的差距。调研总样本包括超过13万名儿童及其家庭,多次发布的数据都曾警示西部贫困儿童在身体、心理发育层面面临严峻形势。
对于很多知悉一定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知识的人来说,西部贫困儿童与发达城市儿童在智商上的差距并不令人意外。不过,罗斯高团队公布的53%比例,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心理值。调研团队认为,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基因问题;二是营养不足;三是养育不科学。而在三个原因中,儿童监护人不懂如何科学养育孩子是最大的问题。
基因问题暂且搁置,营养不足与养育不科学,这两点是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或社会救助来实现扭转的。在之前的报道中,中国农村地区的儿童营养不足问题就已经有过呈现。但是,这里的不足并非简单的吃不饱,而是摄入垃圾食品过多。例如,拿家养土鸡蛋换劣质香肠或方便面,导致儿童无法得到高质量营养的摄入。
关于养育科学的问题,研究团队的一项发现颇值得注意。如果母亲在家庭中照顾子女,在教育母亲科学的养育方法后,孩子的IQ可以提高差不多10个点;如果母亲外出务工,90%的留守儿童是由奶奶照顾,但是工作人员教授奶奶养育方法后,孩子的IQ却很难提高。其中的原因不得而知,但在结果上,至少表明母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鉴于儿童在3岁之后IQ很难提升。所以在3岁之前,父母尤其是母亲的作用就显得极为关键。
罗斯高团队的另一个发现也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媒体之前的预设:“留守儿童并非是最弱势的儿童。”这是因为在非常贫穷的地方,父母外出打工的收入远远高于当地务农收入,相应子女在营养、学习上获得的资金投入会更多。所以,这些地方留守儿童的营养和学业水平要高于父母在家的儿童。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教育资源分配极端不均的形势下。城乡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在教育资源分配、育儿观念发展和其他社会公共服务的投入上都越拉越大。大城市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纷纷开始考虑送孩子出国留学,遑论日常的才艺、人文和心理教育;而在西部贫困地区,物质贫困和观念落伍,导致3岁之前的育儿产生巨大问题。占比15%的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无法获得父母足够的关爱;父母都留在本地的家庭,则因为经济贫困,营养和教育的投入又不足。
调研的结果无疑是令人震惊的,53%的样本出现智力不合格现象。这部分孩子长大成人后,可能连最基本的操作工人的工作都无法胜任。对于他们个人来说,无法融入社会意味着生活陷入窘境。对于中国来说,实现民族复兴不仅要看最高成就,也要看最弱势人群的状况。正如罗斯高教授发出的担忧:“如果有这么多劳动力的IQ水平较低,未来中国变成发达国家?”对此,包括政府和社会在内的各方都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