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泸州11月26日讯(记者 李远驰 陈祖华 初 旭)为了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助推川南经济区发展,由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主办,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泸州市总商会承办的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第二次年会于昨(25)日下午在巨洋国际大饭店举行。泸州、自贡、宜宾、内江四地的工商界负责人及部分企业家参会,围绕“川南合力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主题,共同探索企业发展合作新途径。
川南经济区商会协作会第二次会议会场
下午会上,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泸州总商会会长喻小春作《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 合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主题发言。
泸州市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泸州总商会会长喻小春发言
长江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在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确定的当前至“十三五”规划期间重点推进的四大区域发展战略之一(另三个是:京津冀一体化、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是国家实施沿海开放战略后,向内陆地区推进建设经济带的重要一步,是党中央、国务院依托黄金水道打造中国经济新支撑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9月25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历经了反复酝酿,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重点规划建设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个城市群,覆盖11个省市。
川南经济区是成渝城市群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组成部分,处于连通川滇黔渝四省区的交通要冲,既是长江经济带强劲有力的“龙尾”,又是西部面向长江经济带的前沿阵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具有区位优势独特、交通枢纽位置突出、产业承接条件齐备、政策叠加效应明显等优势条件,应将本区域定位于长江经济带的东中西部开放合作示范区域、交通建设优先发展区域、产业转移承接目的地、优惠政策先行先试试点区域,抓住国家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有利契机,利用好国家的政策机遇,集中优势资源,整合联动,协作奋进,先行一步,加快发展,形成独具特色的川南城市经济群。
具体来讲,川南四市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中的发展定位就是“四个定位”:
定位于产业转移承接的最佳目的地。中央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其政策的着眼点在于推进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着力点在于提升内地产业发展层次。川南四市从2013年起全部跨入GDP“千亿俱乐部”,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应立足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总体布局,积极对接国家产业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一批优势产业。
定位于川滇黔渝结合部交通枢纽。按照“延上游、通支流”的思路,全面推进长江干支流航道开发建设的统筹衔接,形成“一干两支”航运网络体系,优化提升港口功能,提升川南通航能力。着力打造铁路、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航空、管道运输立体纵横网络,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提升川南城市竞争力水平。
定位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群建设。川南四市在国务院成渝经济区中占有重要地位,国务院明确提出了川南城市群建设的发展规划。川南四市现已初步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干、以国、省、市、县、乡道为支脉的互联互通格局,各城市之间距离均在100公里上下,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要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契机,进一步协同步调,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支持重点小城镇建设,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加快融入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定位于构建长江上游开放合作新高地。要积极发展长江经济带城市群、重庆经济区城市论坛等区域合作,依托川南经济协作机构,统一四市的优质行政管理和政务服务环境标准,泸州、宜宾港创建为国家内河港口一类口岸,联合区内外城市建设保税加工贸易园区。加强水路牵手丝路发展,向东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深化与下游港口港区合作;向西与新疆喀什、霍尔果斯等边境口岸对接,依托“蓉新欧”、“渝新欧”新欧亚大陆桥,连接俄罗斯伏尔加河联邦区,联通北丝绸之路;向南深化与重庆和云南瑞丽、广西东兴、贵州毗邻地区合作,形成长江上游的对外开放前沿阵地和重要战场。
依托川南四市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携手联动加快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几点建议
川南四市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结合部的川南区域,是四川通江达海和云南、贵州通过长江出海的主要通道;四市均是老工业城市,有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饮料食品等优势产业,有丰富的天然气、煤炭、水电、旅游、优势农产品资源等,拥有10所高校、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国家级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4个省级工业园区,是全国白酒酿造、循环化工、装备制造、粮食生产等重要基地,已建成区域性大市场4个。川南四市具有依托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联手发展优势产业、实现同城化协同发展的良好条件。
喻小春说,依托川南经济区的资源、产业、人才和市场优势,我们建议,应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着力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抓住国家建设1.2万公里高等级航道机遇,争取国家项目支持,加快长江、沱江航道整治等水运项目建设,全面提升长江黄金水道通航能力。完善进港进园通道,加强电子口岸、物流信息、公共服务等港口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升集装箱、大件装卸、汽车滚装等服务设施功能,推进长江上游集装箱港口建设。按国务院规划要求,开工建设一大批铁路桥、公路桥、城市建设连接桥等17座跨江桥梁,促进过江通道与航运、防洪、生态的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铁路方面重点是隆黄铁路、渝昆铁路、内泸自宜城际铁路等项目,同时,积极对接天府新区建设中的交通建设规划,全力配合推进成(成都)资(资阳)泸(泸州)、成(成都)自(自贡)宜(宜宾)城际铁路建设,合力融入成都1小时经济圈。公路方面重点是城际间的高速公路和制约城市交流的高等级公路,航空方面还要加快云龙机场等机场建设项目,立项实施一批连接机场到各市、区县、重点镇的快速通道,形成铁、公、水、空一体化的同城化交通网络。提升公共交通枢纽场站规划建设水平,力争达到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全覆盖。管道运输方面要加快一批成品油管道规划建设,配套完善输配体系和存储设施,形成覆盖广、供应足的油气保障体系。用好全国物流园区布局城市政策机遇,推进川南航运港口至攀西地区的铁水联运班列,开通四川港口至日韩江海直达班轮,对接“蓉新欧”“渝新欧”,打造川南城市区域性物流中心。
打造长江上游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目前自贡、泸州等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要用好国家研发扶持政策,努力建设一批国家级工程中心,加强与高校合作,加大对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的支持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内江的冶金建材,自贡的盐化工,泸州的天然气化工,宜宾的综合能源产业,四市的相关制造产业,都面临着产品转型、技术改造、提升附加产值的问题。要以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动力,引进合作伙伴,运用现代技术进行改造,加快构建沿江产业集群,推进化工产业向煤化工、石油化工等方向转型,争取永川-富顺板块页岩气开发创建为国家级示范区,加快CNG、LNG、风能等新能源利用,打造沿江绿色能源产业带。要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生态农业、节能环保、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增强川南经济区发展后劲。依托保税、金融、会展、物流、信息开放平台,联动内陆、沿海、沿江、沿边开放模式,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口岸批发、保税贸易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整合川南旅游资源,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长江上游黄金旅游带。从泸州来看,目前正在加快四川医科大学创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培育泸州高新区智慧园区,打造长江上游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西南医疗康健中心”“川滇黔渝结合部医教园区”建设,大力开发和培育优质教育、医疗等现代服务产业。
实施同城化建设规划,打造川南城市群。依托川南经济区协作机构,从战略布局考量统一编制川南城市群发展总体规划,协调川南四市之间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招商引资、贸易流通,形成资源共享、产业互补、流通顺畅、联系密切、配合默契的城市经济圈。要协调土地征用补偿、产业培育支持、招商激励等项政策,协调四市城镇开发建设步调,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建立合理可行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试点推进城镇化项目PPP建设模式,促进金融等生产要素在城市间合理流动配置。贯彻好党中央、国务院刚刚颁布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依法依规推进农村土地转包、出租、互换和转让,推进古叙等深山区、石山区农民迁徙到长江经济带重点规划发展区域就业、创业。结合新型城镇化规划,启动县区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乡镇合并中心镇;面向重庆布局城市建设走向,推进泸县、合江纳入中心城区发展,支持22个重点小城镇建设为示范城镇,规划建设面积100平方公里的沱江新城,形成“研发在中心城市、制造在周边区域,孵化在中心城市、转化在周边区域”的分工思路,优化城市高端要素集聚优势和周边区域空间资源优势,推进泸州尽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创新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区域互动合作机制。依托长江经济协调会、重庆经济区协作会、川南经济区协作会等协调发展平台,建立健全川南经济区内各市之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的重大事项。积极创造条件,推进民间资本在四市范围加强互助协作,争取各级金融机构加大对长江经济开发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市要联手清理阻碍要素合理流动的相关规定,打破市场壁垒,畅通准入渠道,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加强劳动用工、资格认证和跨区域教育培训等就业服务交流合作,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相互衔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转移和居住就业的顺畅迁徙。构建协同联动的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社会治理、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快速有效地应对长江事故灾难、环境污染、公共卫生等跨区域突发事件,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切实加大沿江化工、造纸、印染、有色等排污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和集中治理力度,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发挥商会作用,加强民间协作,在积极助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实现合作共赢
工商联是党和政府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参谋和助手,是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长江经济带作为国家战略的大幕已经拉起,川南经济区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推进层面,我们一定要珍惜机遇,把握时机,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建设,合力打造川南经济增长极,强力助推川南四市在全省实现“两个率先”目标,为国家长江经济带建设增光添彩。
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工商联应立足于自身的职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的助推作用。
认真学习规划,吃透政策精神。国务院制定的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经过2年的反复酝酿、讨论研究。在《意见》形成前,国家发改委会同交通运输部开展了一个总报告、六个专题的研究,由区域经济、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经过认真调研、讨论研究形成。在前期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再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部委起草《意见》,并经部委司局、部委领导、国务院领导反复研究修改后形成。《意见》汇聚了专家的智慧,蕴含了发展的信息,指明了改革的方向。要组织商会成员开展各种层次的学习研讨活动,加强对广大商会成员对《意见》和中央、11个省、相关市的具体建设规划的学习了解,吃透政策精神,把握刚性要求,掌握优惠政策,主动对接和积极参与各项重大项目建设。
把握宝贵机遇,全力参与建设。要深刻认识长江经济带建设在经济建设“新常态”时期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群建设加速一体化过程、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时期打破美国“两洋协定”形成的贸易封锁中的重要意义,主动将企业的战略定位、产能扩张、产品调整、技改升级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总体战略中来考虑,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交通基础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寻找商机,拓展市场,在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实现发展壮大,推进企业转型发展和科学发展。
充分整合资源,开展务实合作。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川南各市的资源、条件、项目存在差异,但不影响各市对相关项目的合作和资源的整合利用。如,泸州港口已建进港铁路专用线、建有保税仓(公用型)和出口监管仓(出口配送型),具备进口保税和出口退税功能,毗邻市可利用这一条件大力引进出口创汇型和进口加工型企业。再如,泸州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新能源汽车试点城市,具有引进汽车配套产业的政策优惠,但装备制造业基础仍然薄弱。川南各市可结合自身的机械装备制造优势,联手协作,在引进汽车配套产业的竞争中就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此外,川南各市在金融信贷、新能源开发、天然气化工、旅游产业、商贸市场建设、现代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均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亟需各市工商联搭建平台,为会员企业提供更多商机,促进合作深化,实现发展共赢。
完善协作机制,提升协作层次。今年以来,川南四市已建立了统一的协作领导机构,并落实了协作发展资金,正在编制合作发展规划。四市工商联已建立起年度协作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的会长联席会议制度,做到了互认会籍、互通信息、互享服务,合作开端良好。建议适时组建川南协作商会,由跨市经营的企业家担任会长、副会长,加强与各市工商联、商会组织、会员企业的联系交流。以川南协作商会为纽带,定期交流长江经济带建设情况,联手向上争取跨区域的项目、政策和资金支持,协调解决合作中的各类问题,促进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见效。
开展联合调研,促进同城发展。同城发展无疑是川南经济区协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川南经济区加快崛起的便捷路子。要整合四市工商联的优势资源,组织精干力量,联合开展民营经济参与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课题研究,认真梳理国家战略中包含的政策和项目,找准国家投资的重点投向,对准国家产业的转型方向,摸透国家资金的扶持方向,系统研究和包装生成、分解实施一批民间投资重大项目,协助民营企业建立健全项目协作机制,形成一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实际成果,增强川南四市民营经济的竞争力,形成长江上游新的经济增长极。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