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小麦供给侧改革的“广源模式”

2016-12-02 21:04 来源:中国农业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河南作为小麦产量第一大省,虽然小麦连年丰收,但市场上却出现买卖两难问题,直接导致河南小麦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一边是农民卖粮难,另一边面粉加工企业却守着粮仓缺麦子。在出现同样尴尬的豫北粮仓安阳,一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瞄准市场

  河南作为小麦产量第一大省,虽然小麦连年丰收,但市场上却出现买卖“两难”问题,直接导致河南小麦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的怪象。一边是农民卖粮难,另一边面粉加工企业却守着粮仓缺麦子。在出现同样尴尬的豫北粮仓安阳,一家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瞄准市场需求,实行优质麦订单生产,成功破解了“两难”问题,为我市乃至全省小麦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生动的借鉴样本。

  今年夏粮收购时,安阳县广源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40万亩郑麦366订单基地生产的优质强筋小麦被面粉加工企业疯抢,每斤小麦比市场价高出0.13元至0.2元;今年秋播时,郑麦366的订单生产面积一举突破70万亩,一时间,“广源模式”在粮食行业声名大噪。

  启示一:瞄准市场需求才能共赢

  在殷都区洪河屯乡流转1.1万亩土地的种粮大户李兴威曾荣获全国种粮大户称号,然而流转土地第一年种麦,他就栽了跟头。李兴威至今还记得,2013年,他地里种的全是普通小麦,再加上管理没跟上,当年种麦赔了钱。这两年,他的种植基地成为广源合作社的优质麦订单生产基地,1.1万亩土地上有一半种了郑麦366,小麦收获后由该合作社统一收购,还比小麦市场价高,这下,李兴威终于尝到了优质麦为土地规模经营带来的甜头。

  “农民都说种麦不赚钱,那是他们没有瞄准市场需求去种麦。”11月28日,与土地打了20多年交道的广源合作社理事长吴章告诉记者,强筋小麦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强度大,是制作面包的必需原料,也是生产面条、馒头、饺子等专用粉的主要原料。由于面粉加工企业对专用小麦需求量快速增长,今年优质强筋小麦供需缺口拉大,价格急速攀升,往年每斤只比普通小麦贵出5分钱,今年每斤最多能贵0.2元,这也使农民充分体会到优质麦的增效优势。

  2004年,吴章从面粉加工企业了解到,省农科院新国审品种郑麦366加工品质一流,不少面粉加工企业正到处寻找郑麦366的粮源。看到商机的吴章马上与省农科院取得联系,引进了郑麦366,在安阳县瓦店乡、辛村镇、崔家桥镇等乡镇开展试种,小麦收获后送至多家面粉加工企业进行品质分析,均得到企业反馈:送检小麦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烘焙和蒸煮品质尤其突出,企业愿意加价收购。至此,吴章找到了优质麦订单发展的突破口——郑麦366。

  十几年来,吴章越来越意识到,瞄准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种植优质麦,不但农户的售粮问题解决了,而且面粉加工企业使用国内优质麦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国外优质麦的依赖,提升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合作社也能从中获利,可谓一石三鸟。

  记者点睛:

  卖粮难根本原因是小麦的品种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对称。要解决小麦市场“两难”问题,只有加快小麦供给侧改革,盯紧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结构,这样才能从源头推动小麦产业转型升级。

  启示二: 订单生产为规模化种植提供保障

  2004年,优质麦订单生产在我市还是新鲜事物,普通农户不易接受。吴章就在村里选择示范农户,每亩投入200元,免费为他们提供种子和农资,小麦收获后再统一加价收购,示范效果显著。

  安阳县瓦店乡宋梁桥村的张延昆是第一批跟着吴章种郑麦366的农户,从流转200亩地起家,现在,他已成为负责10万亩订单基地的区域负责人。张延昆说,越来越多的农户选择郑麦366,除了看重它的抗冻、抗倒、抗病及丰产性,还因为订单生产为农民解决了卖粮难的后顾之忧。

  广源合作社采取三级生产制:合作社、区域负责人和村负责人各司其职,共同推进郑麦366推广种植和收购。为确保面粉加工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利益,该合作社每年分别与企业和农户签订加价收购订单协议,收购价格每斤高出普通小麦0.1元至0.2元,订单生产模式加速了优质麦的规模化种植步伐。今年,该合作社订单生产面积突破70万亩,其中,河南56万亩,河北邯郸8万亩,陕西渭南地区13万亩。

  据统计,2004年至今,广源合作社在安阳县及周边地区累计安排优质麦订单生产基地200万亩,按平均每亩种优质麦增收150元计算,共为当地农户增加经济收入超过3亿元。该合作社还与益海嘉里、中粮集团(新乡)、五得利等一些国内大型专用粉生产企业建立了长期供应关系,累计提供优质原粮超过20亿公斤。

  记者点睛:

  广源的订单生产模式加速了优质麦规模化推广步伐,这说明,在小麦供给侧改革中,只有以市场手段、用价格引导来调整种植结构,实现优质麦规模化种植,才能有效解决小麦市场“两难”问题。

  启示三: 产供销联合体串起产业链

  我市是优质麦种植基地,当初,吴章选择在我市推广种植郑麦366,看中的正是这一点。然而,对种植配套技术的忽视也曾让他吃过苦头。2008年冬天,全省发生大规模倒春寒,不少农户反映麦苗被冻死,吴章赶紧向省农科院和市农业部门求助,经过市农业技术专家实地查看苗情,发现都是早播惹的祸,农技专家提醒他,郑麦366在我市播期不能早于10月10日,春节过后,还要喷一次药以预防纹枯病。

  第二年麦收时,为维护农户利益,凡产量不足400公斤的麦田,吴章自掏腰包补齐400公斤,这年损失惨重的吴章开始思索:家庭种植——中介收购——国家储备的小麦供销体系并不适用于优质麦,再加上优质麦产量相对不稳定,市场风险较大,很多农民不愿冒风险调整小麦种植品种结构,这对新型经营主体创新粮食供销模式提出了考验。

  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广源合作社打破当前粮食收购混收、混卖的模式,形成“粮食加工企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科研单位”的优质麦生产模式。该模式以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向上联系面粉加工企业,根据上游企业需求确定订单生产面积,统一加价收购,向下联系乡村负责人安排生产基地,同时与科研育种单位和农业技术部门结合,选择配套良种和配套技术服务,发挥了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示范作用和市场引导调节作用,调动了农民调整种植结构的积极性。

  如今,专种、专收、专储、专卖的“广源模式”成功串起了粮食供销产业链,实现了国产优质麦大面积产业化生产,“广源模式”也成为我市粮食订单生产的优秀典型。“今明两年我要加大优质麦在高标准粮田的推广种植,力争2018年将优质麦生产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吸引更多面粉加工企业进驻安阳,在全国打响安阳优质麦品牌,让更多的农民告别卖粮难,让我们的‘中国碗’装更多的‘中国粮’。”在小麦供给侧改革中迈出探索脚步的吴章对明天充满了信心。

  记者点睛:

  上连企业,下连乡村的“广源模式”证明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对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