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祥子。90年生的水瓶女。2008 年18岁时成为人像摄影师,2010年脱离影楼成为独立摄影师,并一个人一台相机走遍大半个中国和东南亚数国。2013年想停止行走开始在北京做个属于自己的固定摄影工作室时,因缘际遇遇到了终南山。这个使我瞬间决定不去北京、留在这里与这山林草木同生共长的地方。是的,我内心深处除了行走梦,还有一个归隐梦。
2013年9月
第一次遇到终南山,与它相遇的喜悦溢于言表。
与挚友胡老师
终南山给我的感觉,像是前世注定好的归宿。这对于习惯漂泊的人来说,是一件及其幸运且充满感恩的事。
暂时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小房子,就先寄住在公众道场吧。
打水、生火 、做饭、掌握山居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2013年11月,迎来了终南山的第一场雪。
有人雪地里吹萧座炉烧茶。
我的背影。
2013年2月。
或许是上天收到我内心的诚意感召,2013年春季,我便遇到了属于自己的梦中小院。
它座落在紧挨山脚下的一片桃林里。左面是河、田野;右面是山;前面和后面是近百亩的大片桃林。
遇到小院当天和它的合影。当时它已弃用已久,里面除了一堆废柴 别无它有。
在房间外简易的小棚子里凑合着做了第一顿饭 。树林里采的野生荠荠菜下挂面条。
往小院运送基本的生活物品。除了一个人搬不动的书架桌子喊人帮忙,其他全部一人搞定。
请工人做固然容易又快速,但会失去亲手创造的乐趣。
小棚子里的灶台已经有些垮塌,索性直接拆去。
动手给房间四周扎个篱笆,有了篱笆瞬间有院子的模样了。扎篱笆用的枝条是果园里果农剪下的废弃枝条。
先把扎篱笆处挖出深约30厘米的小坑,挑相对粗些的枝条竖向扎入泥土,然后拿泥土踩实压平。再用相对细些的枝条在在稳固好的枝条上横向左右穿插编入。注意结尾处的前后链接。
2014年4月初,小院四周的桃花源开花了,一只小羊来小院旁边吃草。
小院四周,除了桃花,还有杏树、樱桃花、李子花。
我也过了每天灰头土脸埋头做建设的最初阶段,可以抽空花树下烧壶茶、拍拍照了。
活是什么时候都做不完的。 扎完篱笆,活泥修补墙缝和窗户。
这里没水没电,吃的水要一来一回半小时去村头的小树林里接,如何俭省用水都是学问。淘米水洗菜,洗菜水洗锅,在这里是现实。
洗衣就方便些,可以直接在下方的河里洗。
一年三季都有采不完的野菜,野生荠荠菜长老后,就有可以安全使用野蘑菇长出了。十分的美味。
2014年6月。
小院四周的桃子杏子都熟了。 美味啊。
自己种菜是一定要的。虽然成果产量只是农家的三分之一,但对于毫无种菜经验的我来说已经很开心了。
2014年10月。
我收获了自己亲手种的豆角、茄子、辣椒、葫芦 .......
别以为山居生活尽是琴棋书画 ,在我看来,更多时候你必须亲手劳作,才能全然的体验到天地大爱与山居之乐。我热爱与土地打交道。
2014年10月。
我妈第一次来终南山了。
很多人问:你住在终南山,父母同意吗?
看看我妈那开心的笑脸 便知道了。
起初,他们自然是不同意的,家里衣食无忧, 我却跑到这水电都没的穷地方受苦,他们也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就生了个这么不一样的怪胎女儿。
直到他们一点点感知到我在这里的快乐,看到了我的成长。到现在,终于被我感染,从不同意到渐渐支持。现在,我妈时不时就过来与我小住一段。
个人体验:自我梦想之间若与父母观念有冲突,那么与父母之间搭建好能量的流动,比一味的反抗对持有效的多。
一到秋季,满山遍野的野核桃、野板栗。最多也最美味的就是野柿子。 又甜又糯,口感城市里卖的根本没法儿比。
村里的大狼狗阿黄长得凶猛,人见都躲着走。但它很喜欢到我的小院跟着我,我也很喜欢同它做朋友。
又在墙上挂上竹帘,防止落土。经过一个人蜗牛速度的双手打造,到了秋季,房间内部大致这个样子了。
转眼,又是一个冬。
2015年1月。
又一场大雪弥漫终南山。漫天雪花飞舞,人踏进雪里仿佛落进了一个巨大的梦境里。
即便一次次靴子湿透、袜子湿透,也要爬进那深山走一走。
原谅我找不到更合适的词语来形容漫步这寂静天地、与万物安然同在时的内心触动。
冬季的山居生活,除了基本的打水烧火等日常基本, 就没有什么劳动要做了。 这时火、茶、书、香 是最好的陪伴。
山居大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个人。这份看似有些孤寂的独处,除了对于真正热爱大自然的人,反倒是求之不得。
我很荣幸,我热爱大自然,热爱独处。独处为我带来清醒,使我更热忱的珍爱生命,独处使我我集中能量只把生命花在我热衷的事情上。
2015年3月。
转眼,春季又到了。三月中旬 是春雨连绵的季节。
过了春雨季,终南山就到了百花季。万物生发,依旧如梦如画。
最先盛开的,是白色花瓣粉色花蕊的杏花和白色的樱桃花。
如果你问我最敬重最膜拜的是谁?
我的第一回复一定是:大自然。
三月末,李花也盛开了。李花的白不同樱桃花的温和,它带着一股清寂的味道。
每每与它对视,都会被带入一种万般清静的氛围。
经过果农同意,扛了修剪下的带着花苞的桃花枝回小院。往土陶罐里一放加入清水,让它们继续盛放。
2015年4月。
4月初,小院四周的桃花便开了。 这里,便成了一片活生生的世外桃源。
拍照之余,也坐下同前来找我拍照的姑娘们喝喝茶。
身在桃花园,怎能不喝桃花茶? 起身摘几片花朵,连同花蕊放进开水里,喝到的竟是桃仁味道的清香。
只是桃花性寒,尝个雅兴即可,不益贪杯。
偶尔奢侈,烤紫薯吃。
没有拍摄时,除了打水采菜打扫房屋种菜看书做插花,背上相机在小院四周为花花草草们拍一圈也是我每天的必修课。我一直无法理解那些身强力壮的乞讨者,亲身去从无到有的创造是生命中多么美妙的事呀。即便所创造的是微小的。我膜拜大自然,崇尚劳动,顶礼一切具有创造性的人和事。
生命,因创造而不再庸常。
冬季我回家过春节时,小偷趁机把窗户撬开,偷走了被子凳子锯子火炉茶壶等,甚至菜刀案板和我的乐器 ,
据常年在山里住的人们讲,除了每天都在自家院里守着的,像我们这类人群,几乎都被盗过。报警也没用。感慨无耐之余,感思到这件事唯一的意义是直接的让你断舍离,使你物欲大降。对于生活中不可掌控的一面,我们唯有接纳。
我妈活泥巴帮我糊窗户修补被小偷撬坏的窗户 。
妈妈很爱干净,下雨时为了不把鞋子弄脏都基本不出门,却甘心为了我 亲自下手活泥。谢谢妈妈,我爱您。
有拍摄时就工作赚钱养家,没拍摄时就开荒刨地种菜赏花~
很明显,此刻拿锄头比2013年第一次拿时顺手多了呢。
和妈妈一起采野菜。
野生油菜开水绰后用油盐拌之,更是好看又美味。
这几天除了麦子长得飞快,山林和草地也变化着不同颜色,它们每天都为自己换着新衣服。春天的气息弥漫整片山林田野。
拍照为生的我,记录了很多人的美,也见证了终南山大自然的美。当然,还有很多很多我无法用相机拍下的。比如百花的香味、海浪般的风声、比乐器都好听的鸟鸣声、还有与这山林对视时那无法言语的宁静至极又狂喜至极的触动 ......
我内心最感恩的友人胡老师。 谢谢你两年前的终南之约,因着与你的相约,我来到终南山。
又因着终南山,我遇到了属于我的生命天堂。若不是你和终南山,我还是一个漂泊的人。
从河边的角度看我小院的模样。
有人问:你生活在终南山,那你也是隐士吧?
回:不,我不是隐士,也不是修行者。我只是一个热爱大自然,并冲破一切阻难和考验、将自己的梦想照见现实的普通人。
对于我个人来说,对个人内心无畏无怨的追逐、活出对生活本身的热爱,便是最大的修行。
有人说:心灵美好就可以。而我追求身心灵皆美好。身不单是身体健康。我过着物质极简的山居生活,同时崇尚劳动愿意努力工作为自己带来充足的金钱能量,以确保自己人身自由之基本,同时也有了能力回馈父母友人;心是心灵的成长与探索,山居的独处为我带来很好的感思条件。 在这里,我可以更清晰的聆听自己的内心,这份清醒带给我力量。灵就是自我的生命状态,我一直创造着自己想要的生命体验。
有人问:你自己的照片里有很多身着古式衣服的,你平时在山里就这么穿吗? 你自己的照片也拍的蛮好是延时自拍吗?
回:我17岁考大学时因不想按照父母意愿学自己不想学的专业,就主动脱离学校,开始从摄影最底层干杂活的助理学起,18岁就在北京应聘成为职业人像摄影师。除了为别人拍摄,记录自己的日常也自然而然成了习惯。
同时我也一直是传统服饰的爱好者,即便前几年在全国各地行走时、平时拍照工作时,也都是身着盘扣衣、裙装。
翻翻这几年我一直在即时记录的新浪微博,能找到的我穿着是裤子的照片不会超过五张。
我一直不习惯用三脚架自拍,你们所见的我个人照片都是随手抓身边人帮我拍的。家人朋友在时就喊家人朋友,只有村民或路人在时就喊路人帮忙。我把相机设置好,调好角度,告诉好把我放画面哪里,教好怎么按快门,然后人家帮我抓拍。
这些被记录下的还仅是个别片段,很多难忘或有趣的时刻没人在就没拍了,所以可能以后开始尝试用三脚架自拍也有可能。
有人问:我也想像你这样在山林里生活,可以吗?
回:抱歉,这不在我的预知范围内,不能回答。这样的生活状态,并非有一座山有一处房子那么简单, 其背后还有你个人的意志力、对大自然的热爱程度、你在脱离城市生活便利条件后的应变能力 ...... 我一直认为,我们内在无形的事物,可以改变甚至创造我们外在有形的世界。每一生命状态如何,不取决于他人的判断,而取决于他自己本身。有梦想且愿意为之一步步前行的人,终将到达他的梦想之境。
最后想说的是: 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山间,活出自我对生命的热爱才是最重要的。
我见过满身烦恼心念不正的住山人, 也见过发光发热绽放自己也温暖他人的城市人;有的人内心装着一片山林,有的人就是爱着高科技的现代生活……美好的活着的方式有很多,依照自己的本质去活就是最好的。 在过好自己日常生活的前提下,去力所能及的创造使自己身心统一结合的一种,就已经应心怀感恩。其余的,便都是生命的神圣的馈赠。
都市“陶渊明”隐居泸州天仙洞
作者:初旭文/图
李芳、李洋姐妹俩集“惊、奇、险、秀、幽”特色为一体的泸州天仙洞风景区, 距泸州城区19公里的。境内飞瀑高悬,山石奇异,修竹翠茂,古寺深藏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各地游人。从2006年以来,这里陆续从广州、深圳、重庆等来了一批都市白领丽人,她们离群索居,在这里“安贫乐道”,当起了当代“陶渊明”,她们的出入,也为景区添上了另一道亮丽风景。
偶然机会 李洋成当代“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1600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愤然远离世俗喧嚣,寄情山野乡间,成为千古佳话。这种隐匿的生活似乎成了古代文人名士的心结,从“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的“竹林七贤”,再到明清三大学者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都寄情乡野田陌,从最淳朴的自然中汲取心灵的养分。最早远离都市,来到泸州天仙洞景区寻找悠闲的都市女性,李洋应该算是第一人。
李洋接受采访
坐在记者面前的李洋,高挑的身材,扎着一条麻花辫,身穿一件深蓝色宽大体恤,宛如邻家大女孩,非常健谈,记者表明来意后,李洋就对自己的经历敞开了话题,滔滔不绝,独自谈了两个多小时,她那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让记者暗暗佩服。李洋的父亲是江苏人,母亲是四川人,北京某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之后去了广州,1998年成为南方都市报的一员,主要从事广告和人力资源工作,同时,还支持家里人做起了生意。读书和旅行成为了李洋的最大爱好,她把自己比作一只鸟,一只在笼子里是关不住的鸟。都市白领的生活是每位女孩的梦想,李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物质上得到了满足,但是精神上的需求是那些昂贵商品换不来的,她毅然辞职,开始了自助旅行,没有钱了就在当地打工,然后继续行走,先后到过印度、尼泊尔、西藏等地,去寻找心灵的慰藉,精神的满足和刺激。
在旅行途中,李洋见到了各色各样的人,拓展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见解,明白人要活出真正的自己。她认为以前的都市白领的生活固然光鲜亮丽,但是活的都是别人的标准,所有的言行举止都是为了取悦别人,这样的生活让她感到非常困惑,需要一个清静的环境来深思:真实的自己是什么样子?她开始练习瑜伽,想借此来平衡生活心态,获得安全感。一次巧合,她来到了天仙洞,她忽然对这里有了一种潮涌的感觉,这里非常安静,生活简单,没有大城市的浮华,她觉得自己应该试着在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这一住下便是三年多。每天与青山作伴,与明月清风对话,用读书打发时光,有时间就到附近的寺庙里帮助那些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李洋渐渐褪去繁华都市的生活习惯,不再化妆,戴耳环等装饰品,过着返璞归真的生活。这样的平淡的生活,使得李洋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对人生也思考的更加彻底,小时候的愿望也越来越清晰。现在的李洋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尽管平凡,却应该对他人产生帮助,生活是平凡的,我们要如实接受生活,活在当下。
羡慕妹妹 李芳深山开博客
李芳是李洋的大姐,采访当天她并未接受记者的采访,只是将她的博客地址给了记者,她希望我们能从博客中去解读她,认识她。我们从妹妹李洋处了解到:李芳曾经是一名幼师,在珠海电视台当过记者,2007年才来泸州天仙洞景区,帮组景区的一个天全寺当司机,偶尔到城区当一回采购,剩下的时间就在山上读书,写博客,自己学习做菜做饭。
从李芳的博客里,我们了解到,因某些原因对生活充满了困惑,沉重的生活压力让李芳的身体不堪重负,精神状态非常差。在家人的建议下她也自助旅行,李芳开始沿着李洋曾经走过的线路行走,这种自助旅行的方式只是让李芳的身心暂时得到了放松,却没能在根本上解决心理压力,李芳的深层次的精神需求依然无法得到满足。2007年4月,在妹妹李洋的影响下,李芳也来到了天仙洞景区,想通过远离喧嚣的生活来获得的安然归属,从而能够让过去的困惑和迷失得到解释。过去在喧嚣的城市中生活,李芳从未真正静下心来深度思考过生命的意义和为什么会有那样多的困惑、不满足和不快乐。而现在她终于明白了,挫折和问题不可能逃出我们生活,除非我们能找到一条全新的和以前所知所用完全不同的路,在人的一生中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什么事都有定数。她认为,惟有透过自我修炼出的坚韧能量,才能淡然地享受孤寂的清净,以旁人无法觉知的欢喜心,了解生老病死苦乐的无常,以通达无我的境界,才能对一切事物泰然处之。
欢喜卓玛是一位藏族格西给李芳的名字。她喜欢简单称自己为欢喜,把自己的博客命名为“欢喜的天空”,她说欢喜是一种自己喜欢的人生态度。 有的说她深山开博是想要获得智慧了,也有人善意的问她是不是有病?李芳说,都是都不是。我想开个博客告诉大家自己的许多人生感悟,省得自己总要回答这个问题。她让记者也到她的博客中去寻找答案。记者浏览了一下李芳的博客,内容十分丰富,有50多篇博文,既有感情方面的记述,也有景区的描写,有人生的感悟,也有对都市的解读。她在博客中对泸州这样写道:“泸州靠近重庆火炉,相距不到200公里。前几天连续38度高温,咸鱼欢喜骑着笨重的“长安”在城市的海里穿行。泸州是国家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欢喜虽然已经在此居住近三年时间,却不了解这城市。非常意外的收获是滨江路的茶肆,那是欢喜最爱的休闲地,坐饮长江水,怀拥蜀南情。生于斯或长于斯,不是诗圣便为酒仙。”谈到美丽,她这样写道“虽然美丽是欢喜不曾拒绝的诱惑,但是欢喜更加渴望内心的宁静和安详。宁静是长久扮靓的粉底。”谈到“宁静”,李芳这样感悟:“宁静的脸上定然是保持清爽微笑的,是源自内心的真情。那微笑的静是粉彩胭脂,装饰着纯洁的心。”。“宁静是最有效的放松,心不张不弛,不浮不沉。倘使假装出来的静,内心中是会有沟沟坎坎躁躁仄仄的,涂在脸上的颜色是有阴暗的,浮于头上的显示则是成M或W形的发式。假装的静终究不彻底,但作为宁静前的辅助练习,有存在的价值。假装久了的练习,会形成自然的,这取决于你内在的意识品质。静是长生不老药”
在天仙洞景区的一处普通厨房里,一位理着寸头,光着脚丫的女士正在她人的指导下,学习做川菜。有人告诉记者,她叫刘锦,是广州来的一位都市白领丽人。眼前的刘锦,与记者印象中的白领丽人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奇心驱使记者想探过究竟。
刘锦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在山东枣庄,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喜欢旅游的原因,做过导游,后来,因为自己恐高的,放弃了导游,南下到了深圳,成为某报社广告公司的业务员。这里由于自己的努力,每月提成加工资都在万元左右,在这里,名也得到了利也得到了,还处处受人尊重,一度时间,刘锦为此感到满足。
由于提成高,工作压力也相对加大,刘锦感到自己就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根本就无法停下来休息。每天的高度紧张,对很多事物刘锦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从刘锦的谈话中记者了解到:她曾经耍过男朋友,总希望在感情上找到一种依靠,但这里美女太多,根本就没有一种安全感,除了满足仅有的虚荣外,搭上透支的健康外,什么也没有得到。一天偶尔翻报纸,看到一则故事说,一位乞丐与一位富翁都在海滩上阳光浴,富翁质问乞丐:你为什么也可以享受阳光啊?乞丐反问富翁:难道享受阳光是有钱人的专利吗?从这则故事,刘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她渴望着有一天,自己也能走出城市的怪圈,走出市场概念,让自己也走出城市的喧嚣,到一个清幽的地方透上一口新鲜空气。
2006年下半年,听朋友谈起泸州天仙洞景区环境很清幽,适合于修养。于是自己一个人背着行囊只身来到了这里。原来只是抱着来玩一玩的心态来,到了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还真习惯了,一住就是三年多。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做饭做菜,读《弟子规》等传统经典名著,光着脚丫在大山山行走,亲近自然,据说这种做法,可以吸收地气,有益于健康。每天的饭菜也十分简单,由于北方人的生活习惯,一个馒头,几颗黄豆就算上一顿。刘锦告诉记者:她在广州时,也喜欢唱卡拉,买名牌,化妆,到了这里,完全没有那种为别人刻意去打扮自己的想法,喜欢穿棉布衣服,也不在乎品牌,只要穿起舒服就满足了。刘锦说,南北方自己都生活过了,广东太热,山东太冷,泸州的气候最好,不冷不热,空气也很干净,天然的环境就是最好的美容。自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从刘锦那里,记者了解到:前后有几十人像她们这样来天仙洞作”当代陶渊明”的,时间有长有短,她们是坚持得最长的。
记者问道他们什么时候离开,都说:目前还没有时间表,什么时候不想住了,就可以离开。
都市的便捷已经让现代人再也无法还原乡野时代的生活,都市人已经不可能像农民那样“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像刘锦、李洋、李芳这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豁达的行为艺术,一种简朴的“陶渊明”式“归隐”生活,从某一种角度来说,不失为都市人减压的一个“范本”。至于这个“范本”有没有参考价值,相信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价值取向。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