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泸州:风雨沧桑 屈氏庄园

2016-02-17 19:04 来源:泸州新农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距泸县方洞镇两公里的石牌坊村屈氏庄园,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整个庄园占地30亩,雕楼4座,大小花厅天井48个,房屋180间,是一处集明代、清代和民国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川南典型建筑,庄园将古代和近代,军用和民用、中式和西式,生活起居和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


 
       距泸县方洞镇两公里的石牌坊村屈氏庄园,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整个庄园占地30亩,雕楼4座,大小花厅天井48个,房屋180间,是一处集明代、清代和民国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川南典型建筑,庄园将古代和近代,军用和民用、中式和西式,生活起居和休闲娱乐等有机结合,布局合理,独具匠心,用材考究,结构严谨,是一处难得一见的庄园,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活教材;也是“文革”中继刘文彩“收租院”之后的四川第二个阶级育展览馆。
 
  近年来,随着全国传统村落金字招牌落户石牌坊村,屈氏庄园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先后拨款1500多万进行修缮,昔日衰落的屈氏庄园又回归本真。
 
昨日大庄园
 
  早闻素有庄园之乡的泸县方洞镇有屈氏庄园,气势壮观。走进方洞镇内石牌坊村的腹心地带,老远便看见一片瓦屋中耸起两座灰白色尖顶式建筑,便是历经沧桑的屈氏庄园。
  庄园正前方,高大8米左右的火砖围墙,将喧嚣的世界严严实实地拦在墙外,一部中国围墙文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正门两边是两根高大的方形砖柱直冲墙顶。将砖雕字“福禄寿喜”四个大字,举在半空中。门框两边新旧两幅对联,更见其妙趣横生。
  推开打满铆钉的木门,里面便是二层门,厚重的石门坊已开始脱落。门眉上“三闾世弟”的横匾保存完好,“派分楚水流芳远,地媲春坊积庆多”的对联依稀可辩。穿过二门,走进空旷院坝,才算真正进入屈氏庄园的幽深神秘。
 
  屈氏庄园内外有围墙3层,园内设有大小花厅、戏台、佛堂、金银库、凤凰井(原叫荷花井)、内花园、外花园、前花园、吞花园、水池、凉亭、钓鱼台等。据介绍,屈氏家族在屈恒升的手里已经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屈家共有土地3500多亩,主要分布在泸县、隆昌、荣昌三县的10多个乡镇,每年收租粮达63万多公斤,他不仅拥有两艘轮船,涉及产业还有酒精厂、铁业铺、钱庄等;整座园子显得很空旷,只有那盛着半池清水的水池,可以想像出主人昔日的风光。
 
  从庄园右侧的耳门进入戏楼,戏台正上方雕刻有“高唱入云”字样,戏台两柱上阴刻一联络人眼目,上联是“听一楼丝竹好留明月住花间,摹历代衣冠如见古人来眼底”。戏台背面是画家蔡永年的“白鸽望日”图。该图系水墨画,历经百年风霜,毫不褪色。据说,该戏台是屈恒升娶大儿媳时所建,办喜事时,三天三夜锣鼓丝竹声不断,曾上演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人生大戏,如今早已曲终人散……
 
  戏台正面是屈恒升母亲念佛的地方,佛堂呈拱形圆门,沿门上方是石雕篆字和花鸟图案,那八个圆圈里,分别该有24个篆书体字,以每三个为一个圈,即“大富贵,亦寿考,长吉样,宜侯王、弟兄和,家之盛,子孙贤,族乃大”。纵观一楼一顶的戏楼,即是中西文化最佳结合;单看窗户,下方由全部方形组成,窗顶部则既有拱圆形,也有塔尖形,具有浓郁的欧洲风格。二楼的花卉图案,完全可以看出西洋文化的影子,不得不让人惊讶!
 
激战石牌坊
 
  到屈氏庄园,不能不看雕楼。原庄园四角都有雕楼,现只剩下前面两座了,宽边的一座因年久失修,渐成危房,特别是楼上的弹洞,清晰可见。冬日的阳光照在雕楼上,真有些“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的诗意!
  走进靠戏楼的雕楼,底部是用条石铺成,沿着木制楼梯往上攀登,往上的楼层用木板铺就,共分6层,每层四周分布着大小射击孔。雕楼顶层由石灰,糯米浆混合筑成。悬空木制架构造的楼顶由青瓦覆盖。登上雕楼,既可鸟瞰整个庄园,也可观远处田园风光,可谓“心旷神怡”。
 
  底楼内,地下墙角处的暗洞,便是屈氏庄园著名的“九道拐”。沿石梯往下走,愈发干燥;沿石壁左拐右拐,硬是走出九个拐来,整个路道仅容得下一人,每个拐弯处,留有射击孔,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些昔日战争的见证,令人不由想起解放石牌坊的战斗。那是1950年3月中旬,我解放军南下剿匪部队142团开进泸县后,把方洞乡和玄滩镇作为剿匪重点,短短几天内,就顺利解除了其他庄园零星土匪和家丁的武装。
 

 
  当时,屈氏庄园内有武装家丁一个排,由屈恒升的大儿子屈毅夫任排长,加上火拼后强行进驻庄园内的一帮土匪武装,组成了一支顽匪队伍;加上几处庄园的坚固,雕楼易守难攻等特点,战斗相当惨烈。经过一天一夜的激战,终于拿下屈氏庄园。
  解放战争的风暴以迅雷不及之势席卷川南,屈恒升的大儿子屈毅夫趁解放大军破雕楼混乱之机,化妆潜逃,1950年春被缉拿归案:二儿子屈敏公在解放军攻破庄园之时,见大势已去,跳楼自杀;随着时间的推移,硝烟早已远去,留下了这座“阴森”的屈氏庄园。
 
庄园成“国保”
 
  解放后,屈氏庄园成了粮站、商店、学校、茶馆所在地,昔日车水马龙的场景早已不再,一时间,暄嚣兴旺的庄园在时光中沉寂下来……
  人们说风水轮流转,这句话在屈氏庄园得到了应验。沉寂二十多年后的19世纪70年代,为了顺应时代需要,上级决定把川南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屈氏庄园建成继“收租院”后四川第二个阶级教育展览馆。

 
  1972年初,根据上级指示,当地政府便在全县范围内抽调教师,文艺骨干集中于庄园,有的搞塑象,有的画画,有的编解说词,有的培训解说员,每天有上百人在园内开饭、住宿,冷清了20年的屈氏庄园又一次热闹起来。在筹备过程中,一些趣事也让人回味无穷。
  解放前,听说屈家有8只美人杯,为了丰富馆藏展出,进一步佐证地主豪绅骄奢淫逸的生活,筹办人苦心寻找,终于在一老炊事员手内征集到一只美人杯,该杯由景德镇制造,底部有一明珠,倒上水,便有美人浮现出来。为了使屈恒升等地主具有“黄世仁”的罪恶本性,有人在后花园的井台边,发现一绺戏班所用假发,便编出了老地主强暴丫环荷花,荷花姑娘不堪屈辱跳井深亡的凄美故事,那井至今还有人叫荷花井。
 
  经过日夜紧张筹备,第二年下半年终于如期开馆。从1973年冬天到1979年夏天,短短五六年时间,共接待观众达二十多万人(次)。参观者既有省内的,也有省外的。包括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轰动一时的要数成都军区团以上干部集中前来参观,村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搞得好不气派。之后,展览馆因政治因素被追关闭,屈氏庄园又一次冷清下来,荒芜一片,令人感慨。
  近年来,随着全国传统村落金字招牌落户石牌坊村,屈氏庄园入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政府先后拨款一千五百多万进行修缮,昔日衰落的屈氏庄园又修旧如旧,还其本来面目。据泸县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屈氏庄园维修工程现在正在进行时,主要对周围环境进行治理,对房屋垮塌、漏雨部分恢复,对倾斜楼道进行加固维修。将牌坊、碉楼、天井、后花园等恢复到原来的风貌,至于“阶级斗争教育展览馆”方面的内容,由于年代久远,文物失散较多,故不再保存这部分内容。在这次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在方洞镇境内普查出48处地主庄园,其中有8处完好,这对于今后打造泸县“庄园大镇”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初旭/文  曹卫兵/影)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