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旭文/图
乐道子是长江支流永宁河畔的一处古镇,最早叫瘟猪场,后来又叫老场沟。乐道子位于泸州纳溪区天仙镇境内,距纳溪县城20公里左右。相传,清未状元骆成骧高中金榜后,衣锦还乡到大里岩上省亲,当地人为纪念骆状元到达老场沟,遂将场名改为乐道场,意为(骆到)乐道子。
自古以来,乐道古镇就是永宁河畔一个重要的驿站和码头。据《直录泸州志》载,古镇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诸葛亮平定南方后,各民族归顺蜀汉,派使臣岁岁来朝。他们沿永宁河而下,在乐道场即分为水陆两路直抵成都。从那时起,乐道子便成了蜀中至滇、黔交通线上的重镇。到民国初年,人肩马驮的货物经由乐道子换为航运,由纳溪进入长江,然后运往四面八方。这是一处曾经繁华忙碌的水码头,据当地的老人介绍,当年永宁河边上常停靠着百十只木船,可以想见这百十只木船涉及到的商人,搬运、游客有多少;进而辐射到的商号、货铺、旅店、钱庄乃至茶馆、戏院、花街等娱乐场所又有多少。这小小的乐道场定然是一处商贾云集、铺面林立、人声鼎沸、灯火通明的去处。而今,宽阔的321国道线像一条银色的带子,沿永宁河蜿蜒而上,汽车替代了船舶之后,人货大都走陆路,昔日繁华一时的乐道古镇,也就遂渐衰落了。
乐道场的路面全由一米多长的条石镶接而成,由于年代久远,被人们足底摩擦得光光洁洁,但没有半点破损和松裂。街道两边的木板房就不行了,显得在些老气横秋。一些铺面年久失修,房廊木柱已被白蚂蚁叮得百孔千疮,歪歪斜斜,有些弱不禁风的样子。在街上走动,难得见到一个年轻人,他们大多外出打工挣钱去了。剩下老人,小孩留守百年老屋。老屋,老人、老街,整个乐道场已耄耋老矣。我们到乐道子的日子,恰逢赶场天,古老的阁楼上挂着串串红灯笼,和冷清的街景形成强烈的反差。大白天街上也只不过几十个号人,场上所卖的物品无非是烧酒,香烟,火纸、针头、线团类。荼馆里两三桌老人正在玩长牌,仍是过去那种“红坤圈”的老式玩法。旁边两三个中年人用粗糙的土碗盛着烧酒,一边嚼胡豆一边喝酒,显得津津有味……乐道场,活脱脱成为深山绿林里的一处老年公寓。我们避开正街的“闹市”,漫步在深巷中,足下的清脆的声响回荡出古镇岁月的沧桑,心里总会生出一种思古之幽情……
抗战小学
古镇东头百余米,是方圆几十里有名的抗战小学,始建于抗战期间,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了。小学门前小桥,流水、翠竹别有一番情趣,弧行的石级上那株老黄桷树,饱经风霜,像一面绿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学校很古朴,跨进校门有一坝子,坝中是一个石栏杆围成的讲台,栏杆两边的石柱上面刻有“打倒日本鬼子”,“建国必成”,“教育英才”,“还我河山”等标语,同时还配有花草雕刻。石上早生绿苔,字迹已开始模糊。
南华宫,始建于何时不知道,也是古镇最具特色的地方。高大的防火墙,宽大的殿堂,堂中供奉着玉皇大帝、南华帝君等诸位菩萨。地上和香案上凌乱地放置着一些石雕残片。从那些残片可以想象原有佛像的高大和精美。南华宫很破烂,有些柱子明显地歪斜,房顶上那株黄桷树已把触须伸进佛堂,欲与菩萨共享人间烟火。
我们在当地人刘先生的陪同下,在古镇周围的溪谷里,山岩上转悠了半天。这里的奇观还真有少。最有名气的要数状元坟。坟在黄桷滩边。相传,有人死在路边,待亲人赶来搬尸,蚂蚁早已含泥掩埋,尸体也就没有搬走。当天晚上岩上便滚来大石,以作碑石。后来,其子高中状元,时至今日,那坟那石依然存在,右边的河谷里还有一酷似戏班用的状元帽呢。
还有一处,人称“美女脱衣”。据当地人讲,某日夕阳西下,曾有脱衣美女惊现溪边沐浴,以此得名。也有人说是因为那段路特别难走,人们至此往往汗流满面,爱脱衣坐在石滩上纳凉而已……有时间在山里住下来,还可以饱揽三仙阁、古寨门、象鼻嘴、凤凰岩、马儿山、千页岩、八阵图等等。在乐道场,真可谓一步一个景,十步一重天。有听不完的传奇,看不完的风景,还有古镇的惬意与清凉。(来源:川南经济网今日头条号)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