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蔺“90后”驻村第一书记韩龙成长记

2020-08-29 21:55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记古蔺县双沙镇东山村第一书记韩龙 作者:张佑迟 到了古蔺双沙镇,我们问东山村怎么走,镇上的人告诉我们说,从左面拐上去,没多远就到了。我们走到一个岔路口,一个村民告诉我们说,还有一两里路吧!我们虽然开着导航,因为岔路太多,我们还是边走边问,似

图为东山村第一书记韩龙(右)和村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快乐
 
------记古蔺县双沙镇东山村第一书记韩龙

作者:张佑迟
 
     到了古蔺双沙镇,我们问东山村怎么走,镇上的人告诉我们说,从左面拐上去,没多远就到了。我们走到一个岔路口,一个村民告诉我们说,还有一两里路吧!我们虽然开着导航,因为岔路太多,我们还是边走边问,似乎每一个人都这样告诉我们,“还有一两里路吧”!我们这连绵起伏的群山间东拐西拐、七上八下的走了一个多小时,这才走到东山村。我们说,乖乖,这恐怕有十来个“一两里路”吧!后来我们查了一下,双沙镇到东山村12公里,也就是24里,确实有十来个“一两里路”。
    我之所以要罗罗嗦嗦的写这么一段文字,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东山村是一个地处乌蒙山深处的贫困村,到那里的路途是多么遥远。


 
 
    2019年4月,泸州市发改委的韩龙,被泸州市组织部派到古蔺县双沙镇东山村任第一书记。在他之前,还派过两任第一书记,所以,韩龙是扶贫接力赛的第三棒——东山村第三任扶贫第一书记。27岁的韩龙,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2018年考上选调生,在泸州市发改委工作。刚刚参加工作的韩龙,别说是农村工作经验,就是一般的工作经验也不多。
    我是在东山村幼儿园门前见到韩龙的,一米八的个头,朝气蓬勃中带着几分沉稳,说话谦虚却有自信,他身上散发出的是一股“90后”青年特有的气质。韩龙告诉我,他第一次到东山村的时候,那弯弯曲曲的山路,就让他吃惊不小,他心里想,这难道就是他要去的村子吗?出发时的踌躇满志,这时似乎被浇了一瓢凉水。本来心里就没有底的韩龙,“满志”已经打了折扣,此时剩下的就只有“踌躇”了。因为他从小生活在城市里,对农村、农民不熟悉,对农村工作更是陌生。他说他第一次去农户家里,就不知道自己该说点什么。后来,他向村上的驻村工作队员、老前辈、支书、村长学习后,才渐渐地就学会了如何和村民打交道。农民很朴实,然而,农村的情况却纷繁复杂,扶贫工作也是困难重重,这对韩龙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那他去的东山村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呢?
    东山村地处乌蒙山区,村民居住分散,大都居住在崇山峻岭之间。村里距双沙场镇12公里,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共676户,2886人,村民中有苗族200余人。2018年,东山村人均年收入8577元。当时,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1户628人。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空间距离拉大了东山村与外界的差距,隔阻了现代文明的联系。
      面对东山村的现实,作为第一书记,韩龙接受了这个挑战,他必须迎难而上,把这个扶贫担子挑起来。韩龙知道,组织上把这样重的一个担子交给自己,既是考验,同时也是信任和重托。他还知道,2020年,是扶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这两年正是他任职的两年,他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和村民的期盼,要有新思路,要有大的作为,再难再苦都一定要把工作做好。
这些,都是时代赋予他们这代人的历史使命。


 
 
     村与村不同,韩龙在心里寻思,像东山村这样的村子,要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否则难见成效。
     他首先选择了东山村高海拔的特点,发展生态冷水鱼养殖。冷水鱼肉质好,受消费者欢迎,因此售价高,东山村养殖具备这个条件。同时,他也积极倡导发展食用菌栽培、土猪和跑山鸡养殖。这些项目,对地处山区的东山村来说就是因地制宜。
    发展项目,首先需要的就是钱,韩龙通过帮扶单位市发改委,争取到各级资金150余万元作为开发基金。他利用这些资金,首先建成生态冷水鱼养殖基地,同时整合现有的村办养殖基地,实现村集体年收入8万元;建成食用菌栽培基地,从此村上有了标准化的香菇大棚,目前18万个菌棒已投放完成。韩龙和村两委决定,今后,这些项目所得利润的百分之五十,都要分给贫困户,鼓励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通过培育大户,东山村已经涌现出两位养猪和养牛的致富带头人。
    再是,东山村还发展秋燕香桃特色产业,这种香桃,适合东山村的气候与土壤,也是东山村的特点选择的项目。为此,韩龙自学果树种植和管护技术,他走乡串户,调动农户管护果树积极性,目前已形成1000亩栽种规模,带动100余户农户发展房前院后庭院经济。庭院经济,离家近,易管理,家中老弱病残都可以照料,是农村致富的一种好产业。
    根据东山村地少,且多为坡耕地的特点,村里引导贫困户务工,这也是脱贫的一种办法。2019年,东山村累计引导40余户贫困户外出、就近务工。
    2019年,东山村人均年收入10534元,比2018年人均年收入8577元增加了近2000元。



 
    创办东山村“乡村振兴乡贤联谊会”,是韩龙在扶贫工作的一大创举。
    东山村共有农业人口2886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比40%,其中不乏许多商界成功人士,韩龙认为这是东山村拥有宝贵的人才资源,联合他们帮助村里发展,一起参与扶贫与乡村振兴,意义是非常大的。2019年10月,在韩龙的倡导下,东山村成立了古蔺县首个村级“乡村振兴乡贤联谊会”,联谊会由一批有志于参与家乡建设的外出成功人士、离退休老干部、致富带头人组成。
   “联谊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建立了“东山村幼儿园”。
    过去,东山村的孩子们上学,要到5公里外的万寿村,特别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虽然很小同样要走读。每天天还没亮,家长们就必须把孩子送到万寿村,平时也很困难,若遇刮风下雨就更困难了。看到这些,韩龙就联想到自己读书时的情景,他特别看到一些苗族家庭,他们甚至想放弃了孩子的学前教育。韩龙想到,城里的孩子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学唱歌跳舞,而东山村的孩子却不能,这些都深深地触动了他。扶贫,要从娃娃抓起,不能因为农村孩子教育的缺失而让他们一代代的贫穷。韩龙会同村两委决定,在东山就新建一所幼儿园,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他们向乡贤人士们求助。
     他第一个电话就打给在广东经商多年的孙洪海,韩龙在电话里向孙洪海谈到想新建幼儿园的想法,希望他提供帮助。在东山村土生土长的孙洪海,他当然清楚东山村的现状,他当即表示愿意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决定回村后进一步协商。回村后,孙洪海代表乡联会无偿为新建幼儿园提供学习场地,不久,在村里的琼粼湖畔,一座总面积约300平方米,包括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室外活动场及配套有玩具设施的“东山村幼儿园”就建成了。幼儿园可容纳40名幼儿上学,而且就在自己的家门口,每天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送娃上学。目前,东山村幼儿园是古蔺县村级最好的幼儿园之一。
   乡贤联谊会不仅热心村上的公益事业,在村两委班子的领导下,在产业发展、公路建设、救助贫困、爱心助学等方面出资出力,累计捐资20万元,为家乡的发展做了不少善事。


 
 
    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韩龙心里的一个大的规划。
    东山村地处乌蒙深处,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有优雅静谧的湖泊,深邃神秘的洞穴,广为流传的红军故事。韩龙到村不久后,就了解到村内具备一定的旅游资源,具有开发潜质,本着以未来发展乡村旅游让广大村民受益的目的,他与村两委研究决定,启动编制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乡村旅游规划。
    韩龙开始广泛的走访调研,实地勘察自然景观点位,到村上老年长者家串门,寻访红色印记,记录下红军长征经过东山村留下的军民感人故事,梳理形成东山村旅游资源相关资料。他通过帮扶单位市发改委邀请规划编制专家到村进一步调研,经过反复的会商研究,编制了《东山丽水—东山村乡村公园旅游控制性规划》,为未来发展乡村旅游指明了方向。
     目前,琼粼湖周边配套的住宿餐饮已经先行启动了,节假日里陆陆续续的游客也让东山村增添了不少人气,让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经过积极争取,东山村被列入2020年四川省乡村旅游重点村,也是古蔺县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乡村。
    东山村入选四川省重点旅游村,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韩龙决定这发展农业产业的同时,进一步打造旅游产业。
     东山村贫困人口虽然基本上已经脱贫,但要巩固下去,仍然任重道远。韩龙觉得,要抓住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机遇,集中精力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让全村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作者介绍:张佑迟,泸州人,退休公务员,做过编辑、主编。新疆作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地方志学会、新疆党史研究会会员。在《新疆文学》、《中国西部文学》、《山西文学》、《朔方》、《黄河文学》、《北京文学》、《青年作家》、《中外文艺》、《四川文学》、《泸州文艺》、《泸州作家》等报刊上发表过中、短篇小说数十篇,散文100余篇,报告文学十余篇。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