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过往;人们可知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写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是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也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3周年。再思“九一八”,是对历史的深沉回望,更是对现实与未来的冷静思考,是为了让历史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再回首:开门揖盗酿成奇耻大辱
“高粱叶子青又青,九一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有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当年在华北流传的一首民间小调,唱出了“九一八事变”的真相。
1931年9月18日22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柳条湖附近的一段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炮轰东北军北大营,攻击沈阳城。
“在敌寡我众情况下,北大营和沈阳城几乎不战而退。”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说,这主要是因为国民政府制定了“不抵抗”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而张学良及东北军又执行了这一政策。
不足800人的日军,几个小时就攻陷近7000人驻守的东北军北大营,不足24小时,沈阳全城陷落。
作家尹东陵在其著述《抗日战争史话》中回忆事变爆发后的情景:九一八是个晴天,那年我12岁。在睡梦中,我被嘈杂的声音惊醒,偶尔夹杂着枪声……人们意识到这是日本人动手了。
“不抵抗等同于开门揖盗、任人宰割,这是莫大的耻辱。”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无论是国民政府还是东北军,在事变爆发前都存在麻痹大意的心理,没有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心理和军事准备,战事未开,胜负已定。
再思考:以史为鉴汲取教训与智慧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进入了最黑暗的一段历史。历史不可假设,也没有如果。时隔80多年,再思“九一八”,与其扼腕,不如深思。
——落后就会挨打、落后就怕挨打。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说,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在陷入列强瓜分的境地后已无力挣扎。事变爆发前,日军多年陈兵城下,当时的中国已养成了怕挨打总挨打、割地赔款换太平的习惯。
——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胡玉海说,“九一八”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面对侵略,躲不了也避不开。日本敢于发动“九一八事变”,正是摸清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事变后,国民政府梦想国际社会干涉,没想到华北、平津、上海相继告急,“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宣告破产,无路可退。
——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克敌制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副馆长刘长江说,痛失东北的张学良,深刻认识到内乱不止才会招来外侵之寇,遂毅然发动西安事变,促成国共两党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华民族才再次空前团结起来共御外侮。
再出发:拒绝遗忘承担起复兴伟业
“九一八事变”爆发83年,抗战胜利69年,许多黑白分明、早有定论的事情,如今在日本仍然色彩模糊。有的政客参拜双手沾满鲜血的战犯亡灵,有的在发表美化侵略战争和殖民统治的言论。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人民有比海洋、天空更为宽广的胸怀,但我们的眼睛里也决容不下沙子。”王建学说,对于日本政府今天的所作所为,纪念“九一八”更具现实意义。“九一八”就像是清凉剂,让我们清醒地看清现实,向未来出发。
但记者采访时,有的人对于“九一八”知之甚少,有的中学生甚至认为“九一八事变”是清政府时期发生的事情;事变爆发当天的南满铁路爆破点、北大营轰炸点等历史遗迹均无标记,甚至不复存在。
王建学说,当有的国家拼命否定和掩盖历史时,我们更要加倍重视历史教育,不能让历史湮灭于尘埃中。
今年“九一八”,沈阳将再次举行撞钟鸣警仪式。在每年刺耳的警报声中,中国人完成了一次次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不战而退的屈辱永志不忘,振兴中华的伟业不会停步;旧中国怕挨打总挨打、割地赔款换太平的日子一去不返,中华民族复兴的曙光已经照亮。
1、 | 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830-2643962 邮箱:281832049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