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朋友圈截图在网上流传,不少人看后倒吸一口冷气。
“如果主刀医生没把我哥的手术做好,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很明显,后半句的“他”指代的是医生。
配图是一间大门紧闭的手术室,朋友圈显示的地址是“四川泸州西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城北新院”。
据@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截图,随后,发布这条信息者称其哥哥在做骨科手术,没啥大问题。
可是,他哥哥是没啥问题了,他这条朋友圈却惹大事了。手术室内在做手术,门外却“磨刀霍霍”,声称医生救不了哥哥,明年就是医生的祭日。
这张朋友圈截图让不少学医的人看着心寒:
@生命无价life:背书背着看到这条微博,我的心好乱!我是继续背呢 还是回宿舍洗洗睡?我真的不想放下手术刀 我真的想救人!给个坚持的理由,求鼓励,求安慰!
@Monday波小妞:早都想辞职不干了,可是没勇气。
@Dr-JXCjxc:心疼我校正在通宵准备期末考试的校友,心疼我校附院正在值夜班的医生们,心疼所有医务人员。
随后,这位事主知道事情闹大了,在朋友圈进行了解释。
他表示,这只是简单的骨科手术,发图只是希望得到各位亲友的关注,并且对自己的哥手术后多点关系和鼓励,并无他意。他希望大家不要转载,为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可饭能乱吃,话不能乱说啊。就算不少人认为,也许这句话是有语病的,后半句的“明年今天就是他的祭日”指代的是他的哥哥,但大部分人听起来还是觉得这是威胁。
1月6日,@一个有点理想的记者在微博上说,这位事主凌晨联系了他,希望表达歉意,弥补这个错误,希望大家理性对待这个“玩笑”,愿意承担全部责任,最后说:“对不起,所有广大医务人员”。
北青菌正好有朋友在泸州当地一家医院工作,他传给了北青菌两张照片,这两张照片来自当地医生的朋友圈。
一张照片是一封手写的道歉信??
另一张则是一个人在医院鞠躬的背影??
根据照片下方的水印显示,这两张照片来自用户名为“如果海棠”的微博。这个微博账号的相关内容目前已经清空,但是可以看到注册时间是2017年1月6日,用户所在地为四川泸州。
虽然他已经道歉,但很多人对他的道歉并不接受。
网友评论:
@伟大的地瓜:一篇“杀医声明”搅动医闹一池浑水。虽说发布这个声明“只是希望得到亲友的关注,并且对他哥手术后多些关心和鼓励,并无他意。”但是,以这种蛮荒的手段引人关注实在令人匪夷所思。希望大家能够理性看待这个玩笑而自己却丧失理智开起了这个“玩笑”,可见,这个“诚恳”的发布者在认错的同时似乎并未感觉到自己究竟错在哪儿。无论他搞笑是不是认真的,他无形中给人造成了心理上的伤害是毫无疑问的。因此,他理应为自己的愚蠢和无知付出代价而不是一歉了之。
@ZZZYolly:如果你原谅他,明年今天就是你的祭日!!! 不好意思,我也只是开个玩笑。
@遇见yyrs:真心不想原谅。作为一名医生,真的对一些医闹和无理取闹的人们感到心寒。这样有什么好处呢,最后我们胆战心惊的工作,病人不满意,病也好不了,最后双方都难受。
@罹墨:完全没有道歉的意思,只是在替自己辩解。
@王凯强医生:心之所想不是空穴来风,无论如何,医疗圈已经疯传,以后你看病估计很多医院把你列入黑名单啦。因为这种心理畸形的社会败类实在是太可怕啦。
@流年似水不留人:可以原谅,不能放过,没有惩处,怎能震慑。这已经构成人身威胁恐吓了。
@奇怪de小脑袋:完全没有道歉的意思,只是受到舆论的谴责之后暂时的示弱和辩解。
@姿姿的麦麦 :你要是再写上,要是治好了,我甘愿给他做牛做马,一辈子做奴隶,就是正能量了。
8成医生遭遇过家属谩骂、恶语相向
2013年10月下旬,南方都市报曾经做过一份调查,联合中山大学医学人类学与健康行为研究中心,向27家二级以上医院内的从业人员发出问卷《你眼中的医患关系 医护人员篇》超过千份,回收问卷881份,设问14项;同时,通过大粤网南方民调中心发起专题调查,收回网络问卷《你眼中的医患关系患者、家属篇》8331份,设问13项。
调查结果显示,在回答了相关问题的人群中,对于医患关系究竟是什么,已经有53.23%的医务人员茫然了,但患者人群更多地相信医患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我出钱医生提供服务”的消费关系。
在调查中,65.54%的医生表示会在再次碰到曾经殴打、辱骂过自己的患者时,继续为其提供专业的诊疗,但同样有65.54%的患者表示,假如殴打、攻击过医生,再次诊疗时会选择主动回避这个医生……
调查发现,有87.74%的医务人员遭遇过患者、家属的恶语相向、谩骂。
而在患者、家属群体中,有82%的人认为现在看病仍不方便。一旦出现纠纷,38.42%的受访者表示会同医院协商,但也有将近15%的会选择直接对抗,不惜干扰医疗秩序……
北青菌说
北青菌的妹妹是学医的,如今正在一所医院实习。每当有医患矛盾导致的伤医事件发生时,北青菌都会提醒她注意安全,她一般都是回复一个“叹气”的表情,然后该值夜班值夜班,该下病房下病房。她在工作中也遇到过难以沟通的病人,但是工作时仍会尽其所能帮助病人排解病痛,等下了班再和家人诉说自己的委屈。
病人求医问药心切,医生治病救人同样心切,两者本不应该成为尖锐对立的双方,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总有人失去理智。如果这种对立愈演愈烈,不仅对医患双方都是伤害,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对这个“杀医声明”和后来的道歉,你怎么看?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