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杆子与笔杆子交相辉映 毛泽东用笔真如神

2018-12-24 17:06 来源:邯郸新闻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张志军 编者按: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纪念日。特编发此文,与读者一同感受毛泽东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就是枪杆子与笔杆子交相辉映的一生。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

 



作者:张志军

  编者按: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纪念日。特编发此文,与读者一同感受毛泽东笔下的宏伟气概与那段峥嵘岁月。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就是枪杆子与笔杆子交相辉映的一生。“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这是《长征组歌》中《四渡赤水出奇兵》里的一段歌词,它生动、艺术地再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战略战术。毛泽东用兵更表现在以笔为枪、“纸上谈兵”、舆论攻心、精神致胜的独有雄才,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一大批闪烁着战略智慧和深厚文字功底的著作、文章和新闻作品,给人以充足的精神力量,催人奋进,鼓舞人心,可谓是用笔真如神。
 
  毛泽东参加革命后很注意研究中国历史的兴衰,不管在北大图书馆还是在延安窑洞里,看了许多历史典记。他从中国受外国列强的屈辱中得到了一条独特的教训:落后被人欺,萎靡更可怕。他从长期革命的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不重视宣传鼓动的队伍是不会打胜仗的,精神力量是团结人民、战胜敌人、夺取政权的锐利武器。因此,革命初期长夜里,他响亮的呐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长征路上,他说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一路唤醒劳苦民众,一路播下革命种子;抗战关键时期,他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奋笔疾书著作《论持久战》,有理有据批驳“亡国论”、“速胜论”,坚定并统一全民族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人民解放战争决胜前夜,他适时撰写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著名评论,反动派闻风丧胆,解放军势如破竹。1936年7月,毛泽东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谈话时就指出,中日早晚要打一仗:中日这一仗,是持久的。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又指出,中日之间最后的胜负,要在持久战中去解决。为写好《论持久战》这部专著,毛泽东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资料和战争理论著作,1938年5月毛泽东开始废寝忘食地写作。翟作军当时是毛泽东的警卫员,他曾经这样回忆:“主席写《论持久战》,已经有两天两夜没有睡觉了,还一个劲儿伏在桌子上写呀写的。实在写得太累太困的时候,才叫我们给他打盆水洗洗脸,清醒清醒,又继续写。吃饭吃得很少,脸色也不好看。大家生怕主席累病了,便在值班时加倍注意,劝主席多休息。”翟作军说:“大概写到第八九天的半夜,主席把我叫去,交给我一卷用报纸卷好的卷卷,叫我过延河送到清凉山解放社去。过了两三天,解放社送来了校样,主席拿到手以后,就又手不释卷,不分昼夜,反反复复地修改起来。”经过不分昼夜的反复修改,《论持久战》如及时雨般问世,成为指导全国军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强大思想武器。
 
  当年在邯郸新华广播电台工作的纪清在《邯郸台播音工作散记》一文中回忆说,不能忘怀的是我调到邯郸台工作不久,第一次播送毛泽东同志的大文章的兴奋心情,那是重要著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当天空中出现乌云的时候,我们就指出:这不过是暂时的现象,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我回忆起离开不久的北平,想到了国统区广大学生的反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以及工农革命斗争风起云涌的情景,深深想到,毛主席的这番话,真是说出了各界群众要说的心里话,使人们更加对中国的光明前途充满胜利的信心。我本来以为这次回到了向往已久的解放区大概可以多住几年了。可是我军的进展竟如此神速,一下子从解放区打到国统区,取得了辉煌的战果,这该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毛主席在这篇文章里还说:“现在是一切国内外敌人都被他们的悲观情绪所统治的时候。他们唉声叹气,大叫危机,一点欢乐的影子也看不见了。”“他们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了革命的力量,冒险地发动战争,因而落在他们自己布置的陷阱里。我们敌人的战略打算是彻底地输了。”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里真有说不出的痛快。毛主席嘲讽敌人的话,是多么铿锵有力、淋漓尽致!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必然失败的道理,分析得又是何等精辟透彻!
 
  毛泽东用笔如下棋。纵观全盘,把握走势,知己知彼,出其不备,步步紧跟,招招相扣。1948年10月,中共中央驻西柏坡。驻守在北京的国民党将领傅作义探知情报以后,准备出动近十万大军和骑兵突袭中共首脑机关。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十分危急。傅作义偷袭西柏坡的计划很快被我华北局城市工作部获悉,刘仁部长从河北沧县泊镇发来特急电报,报告了蒋、傅阴谋偷袭计划是10月28日拂晓开始行动,请毛泽东、党中央务必作好准备。此时,西柏坡只有负责保卫党中央机关的一个团及部分地方武装,总共不过千余人,可偷袭之敌有10万之众,相比之下敌我兵力十分悬殊,情况万分紧急。但是,毛泽东表现出异常的镇静,他决定演一场空城计,挫败蒋介石导演的罪恶阴谋。10月26日,毛泽东忙完手头的工作后,自言自语道:“要给傅作义一点厉害看看。”周围的人不明白:“我们身处险境,还要给别人厉害看?”只见毛主席拿起笔,很快以新华社记者的名义在几天内写好了三篇评论:《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评蒋傅军梦想偷袭石家庄》,交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外行的看热闹,内行的看门道”,这几篇文章一经广播,傅作义果然中计,就像泄了气的皮球,胆怯了!如果前两篇评论还让他有所迟疑,那后一篇评论完全让他丧失了偷袭的信心。本来是想秘密进行军事打击,现在被毛泽东用笔给戳穿了。他深怕遭到埋伏,只好灰溜溜将刚开出来的部队偷偷地撤回北平。毛泽东靠妙笔神算赢得了这场“空城计”,可以说,毛泽东的一支笔能胜过敌军的十万精兵。
 
  毛泽东用笔切要害,抵人心,显神威。在人民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为新闻媒体撰写的一系列新闻报道,以事实说话,简明生动,特别对一些有关战场情景的描写,巧妙地穿插历史背景,文情并茂。他撰写的各类评论,不仅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对中国革命的发展前景作了准确而又深刻的分析,而且笔调豪放,声势夺人,至今读来仍有一股撼人心灵之气。1946年6月17日,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条重要新闻。这条新闻的标题,主题是《反对贝纳斯授蒋法案》,肩题是“延安权威人士声明”,副题是“此法案如被通过中国内战将更扩大”。这时正是蒋介石悍然撕毁“双十”协议,全面内战迫在眉睫的前夜。文章出自谁手,是谁的大手笔?温济泽的回忆文章《50年前毛泽东改定的一条重要新闻》揭开谜底。温济泽,1947年3月随新华社从延安转移到太行山涉县西戌村,时任新华社语言广播部主任,这篇文章是他1996年写的。这条重要新闻在《解放日报》刊登的同时要在广播电台播发。“这篇稿子是我抄写和校对的,我清晰地记得,这是胡乔木起草,毛主席审改签发的。他们用的是裁得跟信纸差不多大小的白有光纸。胡乔木是用钢笔写的小楷,毛主席是用毛笔写的行草,他们的手迹我十分熟悉。稿子开头的三百多字,没有什么修改。从延安权威方面表示(含此句)之后,原来的文字删光了,完全是毛主席重写的。”温济泽摘录了这段话:“延安权威方面表示:中国的和平民主乃是中国人民神圣权利所在,任何人不能予以干涉与剥夺,中国的反动派如果依靠外国援助坚持内战与独裁,将现在的国民党政府公开直接变为秦桧、张邦昌、刘豫政府,将现在的国民党政府主席变为向外国称臣的儿皇帝,那末,可以断言,中国人民必将抵抗至最后一滴血。”笔者在想,凡是读到听到毛泽东重写的这段话,一定会感受到怎样的激扬文字,怎样的爱国情怀,怎样的鲜明态度,如波涛汹涌,如排山倒海,如响雷贯耳。温济泽在回忆文章中特意介绍,“在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出这条重要新闻之后,同月26日,延安发生了一件轰动一时的大事:国民党空军上尉刘善本驾驶B=24轰炸机起义飞到延安。”温访问过刘善本,他不满和反对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已久,收听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这条重要新闻后,下决心弃暗投明。他到延安的第二天,毛主席接见了他。温济泽的文章最后说,“50年前这条新闻产生的重大影响,毛主席如椽之笔的巨大威力,由此可见一斑。”
 
  毛泽东亲自动手办报刊,写新闻,改稿子,留下不少新闻佳作。2014年10月,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新华通讯社出版的《毛泽东新闻作品集》,共收入毛泽东1919年到1970年为报刊、通讯社和广播电台撰写的消息、述评、社论、评论、发言人谈话、答记者问、广播谈话、编者按等,共133篇。从伟人这些作品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靠笔杆子动员人民闹革命,靠笔杆子调动千军万马,靠笔杆子制服反动舆论,靠笔杆子营造革命氛围,靠笔杆子赢得党心民心。(来源:邯郸新闻网)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