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阳春和妻子通话
“今天是同在一个城市却不能见面的第18天,是“失联”的第四天,直到看到你们的宣传才知道”。2月14日晚,泸州市龙马潭公安局胡市派出所所长廖艳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此时,他的爱人——泸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委员、副所长肖阳春正带领辅警和戒毒学员300多人,在厂方技术人员不能进入管理区指导生产的情况下顺利复工。而这样的消息廖艳还是通过丈夫所在系统官方微信得知的。看到消息的那一瞬间,廖艳既欣慰,又心疼。她说,顺利复工”短短的四个字,肯定了你们的成绩,却无法述说你和60多名民辅警弟兄们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亲爱滴,加油!
“互道平安”对于廖艳来说如今都成了一种奢侈,丈夫肖阳春从1月27日回单位至今没回过家,2月10号开始“失联”。10号之前还能通电话但见不到面,10号开始进管理区后就“失联了”。廖艳不想打扰他,分他的心,她知道:非常时期,必须支持,更何况他是单位领导,更要带好头。但他也是她的爱人,她又怎能不担心不心疼?还有1000余名戒毒人员的安全监管和复工。这也是我最忧心的。”
肖阳春和廖艳相识于99年,今年是他们结婚的20周年。
凝心聚力 强戒所的“保护神”
肖阳春,泸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在接到关于加强防疫工作的通知时,肖阳春从人员岗位分配、隔离工作制度落实到医疗卫生消杀及物资保障、后勤生活用餐保障等方面,不落一个环节。经过紧张有序布置,全体参战干警积极投入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按司法部抗击疫情的要求,实行三班两封闭管理,肖阳春带领的人员要先在所备勤楼隔离观察14天,然后进管理区封闭值班14天,一共28天不能回家,目的是阻断病毒通过干警传播给戒毒人员的渠道,确保戒毒人员不受感染,确保场所安全。
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在执勤坚守的第一线,肖阳春始终给予大家最深切的关怀和贴心的保护。“我们这一批隔离观察人员是在所隔离观察和封闭值班时间最长的,长达28天,无聊、枯燥、烦闷、想家等各种心理因素时刻干扰和影响着大家的情绪,特别是前后总共长达28天的隔离封闭,确实是对人生理和心理的严峻挑战和对身心健康的严重煎熬。”肖阳春立足现有条件,经常组织羽毛球、踢毽子、跳绳、象棋、军棋等文体活动,成立音乐、书法兴趣小组等文艺小团体,尽可能丰富大家的生活,缓解长期隔离的枯燥烦闷和想家念家情绪。
守一道“门” 护一镇人
“大爷、大妈,现在疫情严重,大家没事就不要聚在聚在一起聊天啦,等疫情过去再聊也不迟呀……”廖艳,胡市派出所所长,从警22年。正月初一,正值大家走亲访友、万家团圆的时候,人员的密集流动,客观上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和防控的难度,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工作中的廖艳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所长廖艳立即召集全所人员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战时”防控状态。“我们是在与时间赛跑,早一点开展工作,就能让疫情在辖区内减少传播,辖区的群众才会更安全。”廖艳带领全所同志开展车辆查控、应急响应、秩序维护、疫情防控宣传,全力奋战一线。
派出所作为基层单位,是直接面对群众并与群众沟通最多的,而且村(居)人口密集,分布广,病源传播风险高,走访工作强度大,廖艳不畏艰难每天走街串巷,深入到每条街道、每个乡村对辖区群众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入户核查登记外来人员,排查人员。
在男性居多的基层派出所,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廖艳说。正是“用心 团结”,让这个女所长领导下的胡市派出所全员投身疫情防控一线,成为疫情阻击战的战斗堡垒。廖艳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铁骨柔情的守护,将责任与担当演绎得淋漓尽致,她是冬日里最美的“逆行者”。
亏欠老人和儿子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工作是一场持久战。为保证圆满完成防控任务,廖艳总是对家人报喜不报忧。“疫情开始到现在,我妈妈几乎每天下午都会打电话或发信息问我回家没,如果有事没及时回家,她会不停发信息关心。到后来哪怕在单位加班都只好回复已经到家。”
对儿子和老人,夫妻只有两个字:亏欠。身为警察,冲锋在先,家人理解早已是常态,但警察亦是血肉之躯,拨动内心深处那最脆弱敏感地带的依然是浓浓亲情。“我儿子现在一直都是“自助”,儿子隔几天都会问我,爸爸打电话没?好久回来。廖艳说,儿子性格非常内敛,一般不表露情绪,其实内心是非常渴望我们的陪伴。经常说的一句话:无所谓,反正都已经习惯了,你们该做啥就做啥,不用管我。” 廖艳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就是能一家团聚。“我们一起做一桌丰富的饭菜。
记者手记
双警家庭不易,肖阳春、廖艳夫妻只是泸州市政法战线双警家庭的一个缩影。平日工作繁忙,而在重特大警务任务出现时,他们更是责无旁贷冲在最前线。他们虽是丈夫妻子,也有父母孩子,但披上戎装,他们都是人民的卫士。疫情发生后,夫妻克服了家庭的困难,奋战在疫情防控的前线。因为他们深深知道,一身警服,两份责任!等到春暖花开,大家都开心团聚时,他们的相聚,会更有意义。(记者 方雪 秦添)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