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央企做大≠什么都干(经济茶座)
《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26日17 版)
不管自己的主业定位,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去搞什么,哪块市场热就直奔哪儿,显然与国家发展央企的初衷不符
最近,中央企业产业间整合开始启动。率先试水的8家央企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中航工业旗下年收入近200亿元的非主业板块——房地产业务全部划转至保利集团。这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央企以做强做优做大为目标,但不等于“面面俱到”“什么都干”,关键还是主业。
近几年,央企跨界发展的新闻不断。钢厂去养猪、化工企业涉足金融、军工企业开商场、拥有自有土地的央企更是纷纷做起了房地产生意……尽管国资委三令五申要专注主业,但央企投资分散、“大而全”的问题仍很突出。有的企业“处处开花”,国民经济96个大类中涉足70多个;有的企业下设数百个法人单位,业务交叉混杂,内部同质化竞争严重。更有不少企业,始终对“聚焦主业”不以为然,认为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只要能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进入哪个行业应根据市场变化自主判断,不必一一划定具体的产业领域。
为什么强调央企要专注主业?这是央企特殊使命所决定的。有“国家队”之称的央企,承担着在关键领域发挥国有经济控制力影响力带动力、参与全球竞争的职责。前不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再次明确,央企要在国防、能源、交通、粮食、信息、生态这些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实现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在重大基础设施、重要资源以及公共服务等关系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控制力明显增强;在重大装备、信息通信、生物医药、海洋工程、节能环保等行业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在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带动力更加凸显。不管自己的主业定位,什么赚钱就一窝蜂去搞什么,哪块市场热就直奔哪儿,显然与国家发展央企的初衷不符。
“多而不专”“主业不主”也影响着央企锻造核心竞争力。经过多年发展,央企在国内基本做到行业前三甲。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作为“国家队”的代表,企业究竟行不行,要到国际市场上去掂一掂。从这个角度看,央企的主业还不够强,从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到核心技术、品牌价值,能称得上第一的不多。原本就存在差距,再不集中力量精耕核心业务,只会离国际一流企业越来越远。何况,那些在主业之外到处投资的企业,虽然一度赚了点钱,但最终形成稳定利润源的极少,其中不少项目反倒成了“出血点”。去产能是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部分过剩产能、僵尸企业,恰恰是前几年一些企业盲目投资导致的。
有人认为,既然强调央企要做强做优做大,“做大”不可能只围着主业转,就是要多元投资。这是一种误解。做强做优做大,是从国有经济、国有资本总体上强调的。新一轮国企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调整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剥离非主业、清理非优势业务,才能把资源和力量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做大”也不只看规模,追求的是强而优的“大”。眼下,不少央企已经具备相当大的体量,存在的问题是不强不优。主业之外的低效业务,往往是拖后腿的板块。聚焦主业,让该退的退出、该集中的集中,方能真正做强做优做大。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