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林黄粑不合格被罚5万元 看看“泸州黄粑赋”是谁写的?

2020-04-29 18:21 来源:中国网财经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中国网财经4月29日讯 据泸州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对泸州林黄粑食品厂生产的3批次不合格黄粑核查处置情况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警告、没收不合格食品并处罚款5万元。 公告显示,泸州林黄


     中国网财经4月29日讯 据泸州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对泸州林黄粑食品厂生产的3批次不合格黄粑核查处置情况的公告”显示,该公司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被市场监管部门予以警告、没收不合格食品并处罚款5万元。

     公告显示,泸州林黄粑食品厂生产的黄粑(桂花)、黄粑(富油)、黄粑(红糖)三批次食品菌落总数不合格,经排查,造成3批次黄粑产品不合格的原因可能为生产过程控制不严、人为操作不当导致“菌落总数”含量超标。

     上述黄粑产品的货值合计金额为1760元,因上述黄粑产品在被抽检时,当事人自愿免费提供各8袋,剩余库存黄粑(桂花)42袋、黄粑(富油)52袋、黄粑(红糖)42袋均未进行销售,无违法所得。

     据此,泸州市龙马潭区市场监管局2019年12月9日对泸州林黄粑食品厂生产经营3批次不合格黄粑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十三)项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对该公司给予警告、没收不合格食品并处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天眼查显示,泸州林黄粑食品厂成立于2002年,主营糕点(蒸煮类糕点)的生产、销售,目前,该公司经营状态显示已注销。
来源:中国网财经

 



泸州黄粑赋

作者:初旭
 

     铁打泸州位居要津长沱二水相拥交汇窖酒飘香,醉美酒城川滇黔渝,省市相连稻粱菽麦,物产丰富。乾坤朗朗,中华巍巍天下美食,千姿百味,黄粑文化,流长源远
   追根溯本,当数传奇。泸州黄粑,兴于蜀汉。诸葛孔明,率军泸水,正值酷暑,深入不毛。埋锅造饭汁浓。军令如山情形急,将士冲锋杀敌玩。凯旋回营日,米饭熬成粑,色泽黄味道甘。偶然成绝技,梦绕魂牵,百姓亦效仿,黄粑来民间,扎根斯地,流传千年,享誉四方,泸州名片。
   大街小巷,人来车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名城小吃,当数黄粑。粘米玉米糯米黄豆黄糖杂粮磨成浆,捣成粉,汤汤水水,生生熟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比列混合,天然搭配。
   木棍搅,勺子团,或大或小,或条或方,辅以老笋壳,或用良姜叶,捆束,棕榈丝扎牢。环环相扣,排排搁置。两天两夜大火蒸,又黄又香成极品。或蒸吃,或烙烤,或品尝,或馈赠。观之,秀色可餐,食之,留香唇齿。一周不变色,三月不腐败,漂洋过海任君行,泸州黄粑世界殊。
  壮泸州黄粑天赐美食,铭记乡愁两块黄粑,荟萃人文历史,方小吃抒写家国情怀

  附注:泸州黄粑是四川泸州等地老百姓热爱的传统小吃之一,传统节日食俗,在川西南地区民间流传几百年至今。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风味。泸州尧坝古镇的周姚黄粑是泸州较为著名的黄粑之一,也成为各地游客来泸旅游最佳选购的旅游商品之一。

相关链接:
   作者初旭,原名王先军,大专文化,民建泸州市委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中国报告文学签约作家。目前主要从事品牌推广和文化创意。
   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曾在多家媒体从事传媒工作。其间创作和采写各类文艺、新闻作品上万件。作品散见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知音》等全国知名报刊。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山地风流》和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主编了大型专著《最泸州——泸州建市三十周年专辑》,与人合作出版《巴蜀名胜楹联大全》《泸州民间文学集成》等。先后推出的《纳溪贡茶.等您回家系列》《山地笔记系列》《我是品牌系列》等散文系列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与人合作创作的歌曲《灯闹古蔺》《黄荆行》《花开丹桂》《龙抬头》《马蹄滩之歌》《水口之恋》等先后斩获全国大奖。所编著的《泸州百业赋》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