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任何时代 冒充深刻都没用

2015-04-27 11:43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是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更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80年代,他的诗就以手抄本形式在学生中流传,1990年,《年轻的潮》、《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相继问世,使他红遍大江南北,那一年被称为汪国真年。最终汪国真热成为

     上世纪90年代,汪国真是个炙手可热的名字,更承载着一代人的集体记忆。80年代,他的诗就以手抄本形式在学生中流传,1990年,《年轻的潮》、《年轻的风》、《年轻的思绪》、《年轻的潇洒》等诗集相继问世,使他红遍大江南北,那一年被称为“汪国真年”。最终“汪国真热”成为近几十年来最轰动的“诗歌文化事件”,他的诗集也创中国有新诗以来诗集发行量之最。

然而称他“诗人”已经不再准确。现在的汪国真还是书法家、音乐家。无论是非议还是争议,汪国真毕竟在中国当代诗歌发展中留下了不可忽略的一章。今天的汪国真,活在一条诗歌铺就的阳光大道上。

舒晋瑜: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写诗?最早写作就是现代诗吗? 

汪国真:最早接触是古诗词。上大学时我的字写得很差,想把诗写得尽量短一点,编辑看着不那么烦。《中国青年报》记者到我们学校采访,学校给他们提供了一些资料,其中就有我们中文系编辑的系刊《赤子心》和《长歌诗刊》,他们从里面选了《学校的一天》,刊登在1979年4月12日的《中国青年报》校园生活版。这是我公开发表的第一首诗。   

舒晋瑜:那个时候发表诗歌,对您有什么影响?是否一时间成为学校的风云人物? 

汪国真:那时默默无闻,后来我一出名,同学特别意外。我从来不显山露水,喜欢独自做事,很少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那时朦胧诗很盛行,我没有刻意模仿这种风格,我写的诗都比较直白。发表的那首诗现在看更像是顺口溜。但是在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这以后,我常跑去阅览室,记下各种报纸杂志的地址,把自己的诗作像撒网一样撒向全国各地的报刊,十有八九是退稿,3个月后换信封再投往另一家。 

舒晋瑜:从不停地被退稿,到顺利发表,走过了怎样的历程?

汪国真:大学毕业后,我进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一本《中国文艺年鉴》,就是把每年的文艺大事编写下来,分为文学、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部分,我主要负责文学部分。业余还是不断地写诗、不断地投稿,不断被退稿。我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只能算是一个文学青年,感情上也没着落。我对自己的未来感到有一种很大的不确定性,很迷茫。那时,我就写了《热爱生命》,抒发自己的感情,激励自己。 

《热爱生命》先投给北京的一家刊物,没有采用,又投给四川的一家刊物,还是没有用,第三次是投给了中国青年出版社的《追求》,终于被采用了,很快又被1988年第十期《读者》作为卷首语,同一期的《青年文摘》也转载了。这首诗,很快引起关注。 

80年代末,我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一些诗作。有读者给我写信,大意是说,有一天偶然看到一首诗很喜欢,就抄在了本子上,没注意作者是谁。过了几天又看到一首好诗,又抄下来。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突然发现自己抄的好多诗居然都是同一个人写的,这个人就是汪国真。 

一面是持续二十多年的畅销,一面是各种质疑之声从未间断。各种各样的评论,有人说汪国真的诗歌不深刻,都有。汪国真坦然处之。他坚信,批评的人与喜欢自己诗歌的读者是不成比例的。因为当他走进读者中去时,发现并不像在文坛上有那么多质疑的声音。他自信地说:“我是中国诗人中唯一的诗集被盗版20多年的诗人。”  

舒晋瑜:不论当年还是现在,您的诗歌一直存在争议。

汪国真:我从来就看不上夸夸其谈的言论。如果我按那些自以为是的言论写诗,一不可能脱颖而出,二我的诗不可能被连续盗版二十多年,三再版后不可能马上再版。《汪国真经典作品集》2010年5月份上市,6月份就加印了。三年的时间印了十次。事实胜于雄辩。任何时代,冒充深刻都没用。我不想做这样的人。考验一部文学作品是否有生命力,一是时间二是读者,否则很难说是好作品。24年不是很短的时间。我曾经写过一句话:有些人为什么一事无成?因为总在冒充深刻;为什么总在冒充深刻?因为一事无成。  

舒晋瑜:有一种评论认为您的诗歌缺乏生命力,现在这种说法可以说不攻自破了。  

汪国真:很早就有人说我的诗没有艺术力、没有生命力,为什么从1990年到现在,我的诗被连续盗版了24年?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现在都说诗歌不景气,想出一个诗集必须自己倒贴钱,但我的诗一直被盗版,我找到的盗版就有近百种,还不知有多少种我没收集到的呢。每年至少有两种盗版,多的年份有近十种。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的诗有市场,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这么多年一直有出版社在找我,要出我的诗集。他们告诉我说是经过市场调查,认为出版汪国真的书赔不了。   

舒晋瑜:面对那些争议,您是怎样的心态? 

汪国真:我的心态特别平和。我不在乎有没有被划入主流诗坛,也不在乎评论怎么说。1997年零点公司有一个调查,在建国后出生的诗人中间,我是排第一的,当时的排名我记得很清楚,第二是顾城,第三是舒婷。从专家、学者的层面来说,我的诗和散文同样也得到肯定,《旅程》、《雨的随想》、《热爱生命》、《我不期望回报》、《我微笑着走向生活》等作品入选进中小学语文课本,被认为兼备思想性和艺术性。作品入选课本,这事非常严肃,不是某一两个人的喜好能决定的。   

舒晋瑜:创作这么多年来,您的诗歌风格有变化吗? 

汪国真:近一两年有变化,更古典一些。因为常给古诗词谱曲,受到一些影响。我很喜欢古诗词,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来了解古诗词,给古诗词谱的曲更接近流行歌曲,我给自己提的要求是好听、好记、好唱,而这一切都应该是在符合诗意的基础上。  

舒晋瑜:现在的汪国真和20年前相比,有何不同? 

汪国真:厚重了。当时的诗歌热是一种写作现象,现在祖国许多名山大川都有我的书法石刻,绘画在荣宝斋办了展览,音乐方面举办过作品音乐会,也出了很多音乐专辑。   

舒晋瑜:您觉得自己的诗歌对于诗坛有何贡献? 

汪国真:如果说有贡献,我觉得是让更多的读者喜欢上诗歌,对诗歌的普及有贡献。   

舒晋瑜:您的诗歌被广为流传,近年并被翻译为韩文、英文、日文、意大利文等,您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汪国真: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一,通俗易懂;二,能引起共鸣;三,经得起品味。另外,我的诗歌从生活中来。有一次我见到心理咨询医生张伯元,他说,医生的医术是否高明是从病人那里来的,如果一个诊所三个医生,哪个医生的病人多,那他一定是医术最高明的。我写了一首《旅程》: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也就不再屹立/歪歪斜斜的身影怎耐得秋叶萧瑟晚来风急/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这首诗就是医生告诉我的。有一年我应朋友之邀去杭州,他说,西湖再美,看多了也就那么回事。我也写进了诗里: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同时诗歌也用于生活中。一个女生拒绝男生,用了我一首诗。我不知道自己的诗还能解决这种问题。原来她用的是我写的《请你原谅》:阳光纵然慈祥/也不可能让每一棵果树都挂满希望。女生把自己比喻成“慈祥”的阳光,男生被比喻成了“果树”。

我的创作没有这样的初衷,但是很多人从中读出了生活。很多学生对我的诗非常熟悉。有一个男生拒绝女生同样用了一首诗的题目,用的是《给我一个微笑就够了》。  

舒晋瑜:您认为80年代的汪国真热给您带来什么?20多年过去了,您如何看待当年的汪国真热?  

汪国真:当年的热潮给后来的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无论书法、绘画和音乐,都得益于汪国真热,诗歌给我带来了很多机遇。 

近年来,汪国真在书画、音乐领域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的书法作品已被镌刻在张家界、黄山、五台山、九华山、晋祠、红旗渠、西柏坡、云台山等名胜风景区,2005年始,他的书法作品作为中央领导同志出访的礼品,他的字画陆续在保利、嘉德、瀚海等顶级拍卖公司拍卖……在汪国真眼中,诗、画、乐都是相通的。 

舒晋瑜:近几年您很少写诗了。

汪国真:很多人在问我忙什么,我忙的事情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我在做另外一些事情,一是作曲,给中国历代诗歌谱曲,谱了四百多首,录制了一百多首;还做了一些事情,就是歌唱祖国,已应邀为山西、四川、河北、河南等省写歌作曲。有时候不一定我写词,但一定是由我来作曲。我的很多精力放在音乐领域。写诗少了,主要时间写书法,做音乐。  

舒晋瑜:从诗歌到书法,有什么机缘吗? 

汪国真:实际上,在我的诗很火爆的时候,我就转行去研究书法了。一出名,应酬太多,到处要签名,在很多场合,人家经常要请我题字。1993年开始,我就开始练书法,每天练一个小时,差不多练了一年。我用毛笔字给一个出版社的美术编辑写了一封信,他来北京就说,汪国真,你这个毛笔字写得很漂亮,我给你出本书法集吧。书一出来,我的书法就被公众注意到。当然,如果没有我写诗的名气在前,后面很多大的机构也不会找我来写书法。我的书法还成为了中央领导出访时赠送给外国政府领导的国礼,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礼宾局给我发过证书。   

舒晋瑜:练书法为什么从欧阳询的楷书练起?王羲之、怀素、张旭……依次练下来,您对书法的理解和过去有何不同?  汪国真:练的时候我比较了一下,更喜欢秀美、有骨架的书法。书法对我事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的意义非常大,通过书法结识了很多朋友。另外,书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舒晋瑜:后来怎么想起来用音乐阐释自己的作品?是什么曲子进入中国音乐学院的教科书? 

汪国真:首先我喜欢音乐,音乐的感染力比诗歌强,诗歌相对来讲比较枯燥,音乐表现力丰富。 

2000年以后,我开始学习作曲。2003年,在中国音乐家音像出版社出版了第一个音乐专辑《听悟汪国真》,以后几乎每年都出一个音乐专辑。歌词本身就是诗歌,再加上旋律、乐器、演唱,所以音乐可以涵盖诗歌。我的一首古诗词歌曲入选中国音乐学院教科书,是王淑芬教授编的。 

舒晋瑜:您还完成了小学生课本80首古诗词和中学课本86首古诗词的谱曲,怎么会有这样的创意? 

汪国真:让孩子从小多接触诗词,对启迪他们的人生十分有益。近年来,我将重心从诗歌一个领域,拓展到书法、绘画和谱曲等领域,谱曲尤为让我感到了一种意义。我从2001年开始尝试作曲,到2008年已经给400首古诗词谱曲。目前已完成了小学生课本80首古诗词和中学课本86首古诗词的谱曲,能够让更多的小孩子熟悉并且喜欢上古诗词,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有一句话说,“读不如写,写不如背,背不如唱”,我相信用唱歌这种形式,能让更多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古诗词,也希望更多人能跟我一起从事这方面的创作。  

舒晋瑜:艺术是相通的,您在诗歌、书画、音乐等领域中,有怎样的感受? 

汪国真:文学当中有一种修辞手法叫顶真,即用一句话的结尾词语或句子做下一句话的开头,我在作曲时也把它运用在其中。比如,上一句用音符3作结尾,下一句的开头就是3,而歌词也如此,“蓝天下是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家园花朵鲜艳,花朵鲜艳四季长青,四季长青仿佛是春天的笑脸”。书法和音乐也有关系,写书法时,两个不同的字出现在同一幅字中就要有变化,避免雷同。谱曲的时候也是同样,比如送别的诗歌,尽管在情绪上相同,但是在谱曲的时候也不能用同样的旋律来结尾。还有,在书法中,出彩的字要写大、要突出,在音乐作品中,好听的旋律也要强调和放大。 

舒晋瑜:您的诗歌在《诗刊》等刊物也发表过吧?当下浮躁的社会环境,您认为如何引导年轻人对诗歌的兴趣? 

汪国真:发过,但主要是青年刊物、文摘刊物、妇女刊物把我推出来。这些刊物离读者近,离青年近。年轻人如果想读透新诗,我觉得首先要从熟读历代名篇做起。包括唐诗宋词和元曲,也包括五四运动后出现的名家名篇。优秀的诗歌不仅仅可以提升文学和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有一种坚持,一种执着,一种淡然。我认为我能在诗歌上取得成绩,跟中国古典诗词的熏陶有很大的关系。读懂现代新诗须从读透古诗做起,新古一脉相传,有源有流。

(文/中华读书报著名记者、本报特约记者舒晋瑜)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