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2017朱德命名“酒城”一百周年

2017-02-15 23:37 来源:泸州老窖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一个世纪前,整个世界都是乱糟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局部地区国家内乱匪盗横行。1916年的中国,也上演着类似的戏码: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有些异样的是,袁世凯不再假惺惺地说着共和、干着复辟的事儿,而是直接将龙袍穿在了身上。同时,川南的一座小城,也不

世纪之情:朱德元帅与酒城泸州

一个世纪前,整个世界都是乱糟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局部地区国家内乱匪盗横行。1916年的中国,也上演着类似的戏码:烽烟四起、生灵涂炭。有些异样的是,袁世凯不再假惺惺地说着共和、干着复辟的事儿,而是直接将龙袍穿在了身上。同时,川南的一座小城,也不仅仅是产好酒的泸州了,而有了名正言顺的头衔,朱德元帅将其命名为“酒城”。

一个人:革命的“指路明灯”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在国家生死存亡之际,唯有投笔从戎才能救民水火。于是,朱代珍谎报姓名朱建德加入云南陆军讲武堂(朱德,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开始了和蔡锷将军亦师亦友的情谊:一个有勇有谋,一个骁勇善战。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悍然称帝,震惊中外。蔡锷自京城秘密潜回云南,组成护国军,坚决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1916年1月,朱德出任护国军第一军第六支队队长,后改任第三支队队长,出兵四川泸州。蔡锷和朱德率滇军由贵州入川,当行至泸州城外的雪山关时,两人驻马题联。蔡锷题上联,朱德题下联,留下了著名的雪山关联: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一个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而一个将军定有着赫赫战功。1916年2月23日,蔡锷从永宁来到了纳溪,指着有坚固设防的陶家瓦屋问朱德:“怎么样?能不能把它拿下来?”朱德豪迈地回答说:“世界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朱德临危受命,严格执行蔡锷面授他的“避实就虚”、“迂回抄袭”等灵活机动的战术,纳溪棉花坡、兰田坝与北洋军队展开38个昼夜的激战。护国军终以六千正义之师战胜了北洋军十几万人的虎狼之兵,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棉花坡战役”。这一战役使朱德的军事才能得以彰显,被誉为滇军“四大金刚”,为护国战争立下了奇功。十多年后的泸州起义、四渡赤水战役中也留下了朱德的光辉足迹,这是后话。

世纪之情:朱德元帅与酒城泸州

1916年11月8日,蔡锷在日本病逝。朱德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为其题写挽联:

勋业震寰区,痛者番,向沧海招魂,满地魑魅迹踪,收拾河山谁与问;

精灵随日月,倘此去,查幽冥宋案,全民心情盼释,分清功罪大难言。

除了默哀悼念,朱德还为其铸铜像。朱德与蔡锷的人生交集仅六年,这六年奠定了朱德拯救国家、民族于危难的忧患意识及军事思想。诚如朱德在抗战时期所讲:“我一生中有两个老师,一个是蔡锷,一个是毛泽东。参加共产党以前,我的老师是蔡锷,他是我黑暗时代的指路明灯;参加共产党以后,我的老师是毛泽东,他是我现在的指路明灯。”

1918年至1919年,朱德指挥部队围剿川南匪患,先后将泸州的陈大眉毛、宜民镇和况场乡的戴步洲、文安全及陈子光、忠信乡的周富云等土匪荡平,使川南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忠信和宜民的百姓在金狮坝和玉真河边分别立下两块“救民水火”、“除暴安良”的德政碑,颂扬他“士民安靖,无异畴昔,以垂不朽,为旅长颂。”

一座城:酒中的“豪情万丈”

不幸的是,护国战争的枪声刚刚停歇,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即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孙中山在广州发动护法运动,滇军积极响应,朱德部改编为靖国军第二军第十三旅,朱德任少将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

军队要生存,作战要物资,哪里来?巧取豪夺断然是行不通的,只有向当地的地主豪绅赊借或捐助。怎样联络他们呢?于是,结诗社以图“助饷粮”的办法便应运而生了。诚然就像他诗中所述:“骚人争请联诗社,耆老分囷助粮饷。”

他诚邀三泸(即泸县、纳溪、江安)名士,有李射圃、罗小吟、黎茂楠、陈秋潭、温筱泉、车由垓、陈孟堂结为“振华”诗社,取意“振兴中华”之意。在戎马之余,以诗会友,宣传革命。

其活动形式或吃“转转会”,或登山览胜,或逢重大事件等,便聚会吟诗作对。“每星期聚会一次,事前每个成员必自带一份美肴来到这次聚会的主人家里,主人供应最好的茶酒,在会上各自高吟诗作,各显才华……会将散,还要集体研究下次聚会的题目和地点,以便回去各自准备。”然后由记录人或主人,将“大家吟咏的诗作印成集子,人手一册,留作纪念。”

1916年除夕,时届岁末“每逢佳节倍思亲”之际,因军务在身驻扎泸州酒乡,不能与仪陇家人团聚,除夕之夜,朱德百感交集,遂赋诗抒怀:

护国军兴事变迁,烽烟交警振阗阗。

酒城幸保身无恙,检点机韬又一年。

暗查军士忆家乡,风冷霜寒雪压枪。

安得提前援陷溺,修文偃武话收场。

世纪之情:朱德元帅与酒城泸州

在这里,朱德第一次将泸州喻为“酒城”嵌入诗中,此后泸州“酒城”之名便传播开来。其实,酒城之说,明清之前早已有之。张船山为之吟咏“衔杯却爱泸州好”,张之洞曾经慨叹“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朱德将“酒城”,之名落于书面。

一生情:心中的“第二故乡”

1919年底,在与川军杨森部的云销大战中,朱德的两个兄弟朱代均、朱代炳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先后战死沙场。朱德深受刺激,痛苦之际撰联:

随我自滇,转战川南,痛马革裹尸,壮志未酬,一死负荣衰,竟借他乡埋玉树;

行军进蜀,支持革命,想冲锋摧敌,大功难泯,招魂伤手足,愿求来世作金昆。

虎斗龙争,拼将热血扶危局。兄存弟死,誓将余生靖险途。

战后,他从战场上带回了两个来不及入殓的兄弟骨肉,运回泸州,安葬在忠山上。1920年10月,朱德的生父为避战乱被迫离开泸州回仪陇,途中病死在重庆。两年的时间,泸州这座城沉浸了他太多的喜怒哀乐和生死祸福。

世纪之情:朱德元帅与酒城泸州

后来,朱德又先后四次回到泸州。最后一次,是在1963年。彼时,77岁高龄的朱德元帅在时任泸州市委书记的杜树清的陪同下,来到了长江边的罗汉场,这是他第二次到这里,这里有泸州老窖的酿酒车间。朱德接见了曲酒车间党支书周德明。周支书汇报说厂里有400多人,年产酒千多吨,朱德肯定了泸州曲酒厂(1990年更名为“泸州老窖酒厂”)对国家的贡献。随后,朱德还品了一杯大曲酒,并称赞:“好酒,好酒!”同时,还对随行人员说:“这酒真的很香、很有名,来,你们也尝尝。泸州大曲在全国、全世界都很有名,信誉很高。”

时光回溯至半个世纪前,那时的朱德还在和泸州老窖前身“温永盛”酒坊主人温筱泉等对饮唱和,清朝的泉记、桂花、大兴和等酒坊和新中国以后建成的一批窖池,如今已变成了美丽的“罗汉生态园酿酒基地”,看着蒸蒸日上的泸州酒业,朱德很是欣慰,他亲切地称泸州是“第二故乡”。并且,在罗汉酿酒基地,留下了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依旧朴素,依旧温暖。

世纪之情:朱德元帅与酒城泸州

朱德的后代也多次来到泸州。2014年,以1916年—1920年朱德在泸期间所留照片为蓝本,根据朱德早期革命史迹二度创作铜像安放于泸州况场朱德旧居陈列馆前。朱德嫡孙朱和平少将及朱德后裔代表们参加了落成仪式。

“酒以城名,城以酒兴”。“酒城”之名,是朱德送给泸州最好的永久历史纪念,是朱德留给泸州最好的永久的历史纪念。

1916年至2016年,一百年过去了,酒城的儿女,一直都在努力,让泸州、让泸州老窖走到全世界的视野中去。

1916年至2016年,一百年过去了,酒城的百姓,一直都没忘记,朱德元帅的功绩,如今的双拥模范城市、红色旅游城市是最好的证明。

1916年至2016年,一百年过去了,“中国酒城 醉美泸州”,载着酒城人民的骄傲,成了最闪亮的城市名片。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