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张合 赤子之心唱响乌蒙壮歌

2017-08-26 03:00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初旭 张合是泸州市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但他内心深处却涌动着诗人的灵感与激情。诗歌伴随着他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而今已步入中年的他,始终对诗歌的热爱不减,对乡土的热爱不减。最近,他利用工作之余,前后耗时一年多关注乌蒙山地区脱贫攻坚,


图为作家张合(左)采访合江县佛荫镇将军湖村支部书记陈永会

作者:初旭

 
     张合是泸州市一名普通的纪检干部,但他内心深处却涌动着诗人的灵感与激情。诗歌伴随着他走过了三十多年的人生历程,而今已步入中年的他,始终对诗歌的热爱不减,对乡土的热爱不减。最近,他利用工作之余,前后耗时一年多关注乌蒙山地区脱贫攻坚,走访上了上百个村组,创作了一万多行,一百多首的《乌蒙壮歌------写于泸州大地脱贫攻坚的英雄史诗》组诗,这组诗既是诗人的政治担当,社会责任,也是诗人对脚下这片土地爱得这般深沉的真情流露,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诗人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吧。
 
我家就在岸上住
 
    今年47岁的张合,父母都是当地朴实的村民,日出而作,日暮而息,靠在贫瘠的土地上刨吃食。他老家就在距离长江不远的岸边的合江县白米镇黄金山村,一条宽阔的大河像那长长的彩带,涛声从老家飘过,张合们便在大河岸边追逐嘻戏,放牧打柴,也在沙滩上沐浴阳光,捉鱼搬蟹,这里成为他儿时的快乐家园。他最喜欢电影《上甘岭》中的插曲,“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万里长江

     长江,古称大江,是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也是世界上完全在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全长6397千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中部、东部,在上海市汇入东海。长江流经中国五分之一陆地面积,养育了三分之一中国人口,和黄河一起并称为“母亲河”。在张合的家乡,长江与那条发源于乌蒙山深处的红色河流赤水河交汇,形成千年古县合江。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张合出生后,深爱着合江这片土地的父母,将儿子取名为张合。从此,张合与这片土地息息相关。
     合江地处长江上游,下游有“天生重庆”,上游有“铁打泸州”,这些大气磅礴的名字对年幼的张合来说,既熟悉又陌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滚滚长江,一路雪山草地、山高水长,一路悬崖峭壁,急流险滩,一路茂密森林,金色田畴。长江把沿途的瑰丽三峡、三国古城、黄鹤楼台、九江烟雨、洞庭波涌、要塞江阴、东海河口等名胜古迹串在一起,一路风景一路歌吟,一路惊涛一路传说,这些在张合年幼的心中,无不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张合家中有三个兄妹,他排行老大。从小张合就对家乡美有深刻印记。他的老家在白米乡,与对岸的榕山镇一衣带水,四十多公里的江岸线将白米玉带缠腰。相传,当地有一洞,四季清泉流水淙淙,洞与长江下游的上白沙蛤蟆滩相通,蛤蟆滩的米船打沉后,白米便随泉水流出来,穷人家实在揭不开锅,到泉边打水,自然会舀到白米,受到接济,加之当地盛产水稻,一到收割季节,“喜看稻菽千重浪”,顾名思义为白米。生活在如此美丽的地方,应该是一个人的福气。在翻滚的稻浪边割草、打柴,读书、写字,听家门口桉树上小鸟歌唱,张合有时一个人看着老家门前的那片飘香的田园遐想连篇,我要是一位诗人,把眼前的美景描绘下来,那该有多好啊! 
 
敢与诗歌一起飞
 
    诗神总爱与年轻人交朋友,年轻人也总希望变成一只向诗神天国奋飞的雄鹰。大概年轻的张合便是许多诗歌爱好者中的一员。
    他初中毕业以后,作为家中长子,为了给父母减轻经济上的压力,他选择读师范。正是这三年的师范生涯,让他与诗歌结缘。正值风华正茂的年代,张合将许许多多的课余时间放置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每期的《诗刊》《星星》一到,先睹为快的一定是张合,每期必读,每诗必品。对好的诗句还背下来,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与老师、同学们探讨。当年的艾青、贺敬之、舒婷、北岛、叶文福、朱先树等成为张合的偶像,他对许多诗句的倒背如流,也奠定了他在女同学中的“诗人地位”。



乌蒙山深处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张合读得多了,记得多了,也开始心痒痒的,欲试高低。写什么呢?张合聚焦了自己曾经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他以眼泪作为串线之珠,通过得体的想象,艺术的夸张,情感的对比,张合的诗歌处女作《班主任》一气呵成,他小心翼翼地将稿件寄给了当年泸州作家协会主办的诗歌报《龙眼树》编辑部,不久,该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张合仅有17行的《班主任》,同时,旁边还附有泸州作家、诗评家刘盛源先生以《起飞的诗鹰》的综合述评,对张合的诗歌给以了高度评价,称之为“难得的学生习作”。
     收到样报和稿费的当天,张合别提有多高兴。主动用微博的稿费,加之自己节衣缩食的生活费请朋友们吃烧白,犹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一般。这是一次小小的收获,但对张合来说,无疑是一次人生的飞跃,也奠定了他与诗的深厚情谊。
     师范毕业以后,张合被分配到当地望龙区的印子小学任教,在那里一干就是五年,他深深知道,父母养育自己含辛茹苦,自己的这份工作也来之不易。在这里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工作成为张合的人生信条。也就在这个偏远的山村小学,他完成了自己政治生命的飞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此,他完成了自考,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凭。写作和发表了大量诗歌、新闻报道。也成了家。
      继后,张合被调到合江白塔坝中学任校长,两年后他离开教育战线,转行做了一名公务员。公务员的第一站便是当时的共青团合江白米乡任团委书记。饱读诗书的张合来到一个陌生的领域,调查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马不停蹄地走访了辖区内的24个村团支部,了解基层团组织现状、困惑与出路,很快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出台。他利用教育资源,把毕业季的初中共青团员及时转接给村党支部、团支部,并组织接转仪式,学校出来的团员很快找到了家,也得到了及时的关爱,很快基层团组织得到了壮大,张合的这套创新模式,受到上级组织的好评,并得以在四川省共青团系统推广应用。



采访现场

 
     张合在政治上、业务上的进步也受到各级组织的关注。他先后调到合江县委组织部、合江福宝镇政府、合江县委党建办、泸州市委统战部、巴中市委政策研究室、泸州市纪委、市检察院等单位任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他参加四川省第一次处级干部全国公开选拔,以笔试面试两个全省第一,考进巴中担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进入处级领导序列。但无论走到哪里,张合诗兴不改,诗兴不减。1993年,纪念毛主席诞辰100周年全国诗歌大赛上,他创作的诗歌《毛泽东和八角帽》获三等奖;1999年他自编自导自拍的专题片《易老师 你好》获全市党员电教片评比第一名;2014年他在《泸州作家》上发表的组诗《时光深处的女性》获泸州作家首届年度文学奖;2016年3月,他在《四川文学》推出组诗《年味道》;2016年5月,他在《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推出政治抒情长诗《说给一双手听——一位基层检察院工作人员的心声》,达200多行,成为目前泸州诗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最长篇幅诗歌;2016年6月,他又在《诗刊》推出力作《韶峰》;2017年3月,一个春暖花开,面朝大海的季节,张合的处女诗集《收手》由现代诗评家朱先树、向荣作序,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结集出版发行,诗集分为党情、亲情、爱情、乡情等四章,认真品味,仔细揣摩,每一句均掷地有声,充满豪气胆气与正能量,高钙质,每一首直让人读得畅快淋漓,荡气回肠。这本诗集既是张合多年创作成果的检阅,也是对其文品人品的一次检阅。
 
乌蒙磅礴壮如歌
 
    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张合说“远方的大山/我来了/远方的赤水河/我来了/母亲/你的儿子/我来了/我来了/”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两代诗人,对土地的热爱竟然是如此的炽热与激荡人心。张合通过诗歌寻找到属于自己心灵的一片天空,也让诗坛为之瞩目。
     张合作为中共泸州市纪委派驻市人民检察院纪检组长,原市纪委常委。他深深知道,作为一名纪委干部,作为一名人民的检察官,工作的职责不仅仅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举反腐倡廉旗帜,喝令那些敢于伸向“父老乡亲的菜园/病榻上救命的吊针/”,“伸向寒冬里留守儿童薄薄的一件棉袄/伸向贫困山区低保老人赖以度过春荒的口粮/伸向祖国大厦埋在地层深处的一根钢筋/伸向我们想象的尽头/伸出我们有限的头脑和眼睛/”的人和事“收手”,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典型,弘扬正气,树立榜样,也是人民检察官的职责所在。



张合(左二)与当地村民交流座谈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乌蒙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无疑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值得关注的重大历史事件。乌蒙山片区行政区划跨云南、贵州、四川三省,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之一。长期以来,因地理环境独特,水利和道路建设滞后,一度制约着边远山区老百姓的生活发展。受制于现实条件,乌蒙山区喀斯特地貌纵横,公路等级低,水利条件差,干旱、洪灾、泥石流等灾害频繁,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仍然是农民群众面临的主要难题。泸州市辖区的古蔺、叙永、合江三县也包括其中。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工农红军从这片土地上飞越,马背诗人毛泽东的“乌蒙磅礴走泥丸”让这片“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亘古山地闻名遐迩。
    张合所在的泸州市人民检察院,自去年初以来,联系帮扶乌蒙深处的古蔺县东新镇,这是一片典型的贫困地区,也是当年我地下党组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周旋的红色老区。张合先后和驻村的同志一起到所联系的村组,与干部群众拉家常,谈心得,活跃在东新的田边地头,生活在人民当中。用心用情去帮扶值得帮扶的每一户村民,用心用情去体验民风民情。他了解到,2017年正值是泸州地区脱贫攻坚啃硬骨头的决战决胜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正领导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不等不靠,奋发图强在脱贫奔康的征途上。乌蒙山扶贫的号角已经吹响,脱贫攻坚的战役已经打响,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这场战役无疑值得每个人去大书特书,热情讴歌,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最好素材,为作家诗人提供了最好的创作机遇,为泸州文艺事业发展繁荣提供了最佳时机,放眼全国,亦也如是。张合作为一名扶贫干部,有责任有义务去投入这场战斗,作为一名诗人,有担当有情怀去拥抱火热的生活,去讴歌去颂扬这个催人奋进的新时代。



采访现场

   为脱贫攻坚建功立业,不只在生产一线,也该在文艺一线。为时代呐喊,为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鼓与呼,在文艺一线作贡献,正当其时。从年初开始,张合当机立断将笔触聚焦泸州地区扶贫,乌蒙山地区扶贫。他利用星期天,节假日,先后多次深入古蔺、叙永、合江等县,先后走访了近二十个乡镇近百个村社,采访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科技人员、三农专家、老党员、老干部、贫困人员数百人,历经半年多时间,十二易其稿,创作完成了一万一千多行,一百多首的《乌蒙壮歌------写于泸州大地脱贫攻坚的英雄史诗》报告体叙事组诗。张合的作品写于泸州大地,其意义又不完全是泸州地区,而是乌蒙山地区,全国所有的扶贫地区。
    “三农”题材,是一个很难表现的题材。张合在诗歌的表现上,并不排除诗的想象、夸张以及语言运用的灵动等,这组诗歌中,他在《问乌蒙》一诗中最后写道“泸州/乌蒙山片区连片扶贫开发的重要片段/赤水河流域综合开发的重点工程/你是一块正在康复的脏器....你的容颜/变了/变了/变了”,这并不是正常的叙述,但从诗歌的表达看,却又是真正的一种诗的语言方式,在许多章节中,这样表现是多样的,这就是诗。所以张合的这部诗歌,既体现了诗人的政治担当,社会责任,也体现了他的丰富创作积累和独特才华。
    本文脱稿前夕,喜闻张合的这组诗歌即将由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出版。他诗歌早已超越了诗歌本身,他用诗歌的语言,破解了农村农业瓶颈,破解乌蒙山片区农民增收难题,也为新农村建设绘制了宏伟蓝图;诗歌也同时瞄准了“短板”、锁定了目标、创新了方法,为抢占乌蒙山片区农民增收制高点,实实在在为助农增收出谋划策;诗歌更是围绕发展畜牧、林竹、茶叶、蚕桑、烤烟,发展林下种养、生态旅游,走出了一条产业支撑、品牌带动、循环发展的富民之路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是时代发出的铿锵强音,也是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发出的铿锵强音。



张合(左)正在田间采访

 
     南方诗歌研究中心、广东省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文学博士,诗评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张德明则评论说,《乌蒙壮歌》巧妙铺展的波澜壮阔图景中,饱含的是诗人掩藏不住的深情,就我有限的阅读视野,张合的这首长诗是我近些年读到的质量不俗的长篇叙事诗,读完此诗,我不由自主地产生了阐释和评价它的某种冲动。当然,长篇叙事诗写作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如果处理不好,往往会流于平面的铺陈式写作,未免显得寡淡无味,不过,诗人张合则拿捏有度,铺写自如,他的长篇叙事诗写作有着凝练且统一的书写纲领,文本虽然容量巨大,但风格稳定而统一,我愿意称它为“大地的史诗”。
   《诗刊》编审,中国著名诗歌理论家,评论家,诗人朱先树先生阅读了张合的诗歌这样认为:张合的诗,是叙事,也是抒情,也并不是表现一种人的小情趣,许多诗人未必达得到这种艺术效果。如果这类诗写的是“我”,那么他写的是“大我”,表达上无我,其实是照样有我的。即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会进入诗中。许多人做不到这一些,但张合做到了,因此,诗不管写什么,写什么题材内容,只要表达得好,都是可以的,我认为张合就是这样的诗人,这也是一种存在,在诗坛里应该占有一席地位。张合则认为:自己作为诗人,有理由为这个时代鼓与呼,他创作这组诗,就是理直气壮地地为脱贫先锋树碑立传,为帮扶英雄歌功颂德,为党和政府的扶贫功绩勒石垂名,也是自己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和文学爱好者,向党的十九大献上的一份特殊贺礼。
   张合作为新时代的诗人,我们希望他能为历史和时间留下自己的记忆,创作出更多更好鼓舞人心,无愧于人民和时代的好作品。


0一七年八月于酒城泸州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