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旭
金秋时节,又是山里人赶场的好日子。
城里人一个三百六五天都住在街上,跨出门坎就赶场,对场的概念来愈淡漠,山里人没那个福份,因而特别爱赶场,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三天一场,一月十场,约定俗成,火烧不散,雷打不动。一年四季,只有栽秧割麦的红五月,乡村赶场相对冷淡,过了八月中秋,庄稼收上坎,山里人仓里有粮,心头不慌,一不慌,漫长的秋冬闲暇季节,便成了人们赶场的好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场也就越来越热闹,越来越火爆……
逢赶场天,人们早早地吃过饭,或洗碗,或抹桌,或喂锗,男人洗脸剃须女人梳妆打份,把该收拾的收拾好,充分作好赶场的准备。这进候,有人站在自家的院坝边扯开嗓门子大声吆喝:“喂——赶场啰!”这呼拉拉一声吼,震得山谷间余音袅袅,半山腰,河沟边,岭岭上一眨眼功夫,便冒出许多人大声回应:“来喽一一”
就拿古蔺的龙厂沟来说吧,果然,这一呼一应还真管用,通往乡场的山道上,公路边,出现红一弯,绿一岭,穿戴时尚的赶场人群。他们或步行,或乘车,或开车,各显神通。赶场,实际是山里人的商品交易会。你看,那些牵猪拉羊的老人和孩子一脸的喜色;那些提辣椒、杠土烟的嫂子姑娘一路走,笑声连连;那些打工归来的小青年,骑一辆嘉凌125,屁股后头还外搭个靓妹,“嘀嘀嘀”在人群中穿梭,好不神气;那些抬家具、背沙锅的老远就喊:“老乡、老乡,快让开哟——”.山里人没有拉虎皮作大旗,不习惯卖狗皮膏药,只是老老实实地带上自己用汗水与泪水浇灌出来的土特产,一展大山的丰富多彩,各领市场风骚。
山里人也知道,凡事都要依个规矩,这个世界是打不平的。事务所的两年年轻人正在为刚才的一老少起草协议,门外两家为了土地的事儿闹嚷嚷地挤了进来,经过法律工作者的一番解释,刚才还在雷公火闪的两家转眼间雨后天睛。山里人是火炮脾气豹子胆,为鸡毛蒜皮、田边土角、甚至为小孩贪玩也大打出手,甚至杀人放火,一但有明白人从中拨摆,便会化干戈为玉帛。走进法律事务所,不花一分钱,就买回邻里和睦,就买回一路平安,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链接:
作者初旭,本名王先军,四川古蔺人。民建会员,资深媒体人,品牌策划人。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研究学会会员,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基层法律工作者,目前从事网络传媒和法律服务。
先后当过农民、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曾在多家媒体从事传媒工作。其间创作和采写各类文艺、新闻作品上万件。作品散见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中国经济网、《人民日报》、《法制日报》、《知音》等全国知名报刊。出版有个人散文集《山地风流》和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泸商记忆》(与人合作),主编了大型专著《最泸州——泸州建市三十周年专辑》,与人合作出版《巴蜀名胜楹联大全》等。先后推出的《纳溪贡茶.等您回家系列》《山地笔记系列》《我是品牌系列》等散文系列及多篇调查报告受到了社会各界和企业家们的关注。与人合作创作的歌曲《灯闹古蔺》《黄荆行》《花开丹桂》《龙抬头》《马蹄滩之歌》《水口之恋》《一潭美酒是故乡》等先后斩获全国大奖。主要擅长于新闻策划、深度报道、品牌策划、品牌推广、歌词创作和新赋体的写作,所编著的《泸州百业赋》即将出版发行。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