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连春
我的出生地泸州位于长江上游,唐朝前就繁荣了,明朝时达顶盛,成为国家重镇。泸州著名物产有桂圆和荔枝,还有高粱。高粱用手酿酒。白酒早先叫浊酒,一直是泸州的象征。明朝状元杨慎的一壶浊酒喜相逢,描绘的不止江湖,简直就是当时人间的浓缩。酿酒是纯手工,至今不能使用机器。
酒是喝的,照理吃的比喝的重要。要不,怎么说民以食为天?那么,在泸州,吃的有什么?生为吃货的我,一般吃的不写,我只向你介绍最代表泸州的食品。你晓得稻剥皮后称米,米煮熟了叫饭。饭是中国南方人民年年月月天天顿顿离不开的最主要食品。普通稻剥皮后的米为大米,较高产,价格也低些。另一种不普通不高产的稻剥皮后的米为久米,比大米更营养更滋润更意蕴悠长。久米加红糖做成的食品叫黄粑。当然也是纯手工,至今不能使用机器。久米,许多地方叫糯米,一些地方叫江米,一些人写成酒米,我更乐意久米,含蓄天长地久。
为什么我强调纯手工?因为做黄粑和酿酒一样,绝对技术活,数不清的时候是要靠制作者的手感的。
早先泸州算朝廷边塞,长江以北汉人居多,长江以南少数民族居多。中国号称拥有五千年历史。五千年中国人都在做什么?不过在打仗而己。当然,我这样说夸张了。究竟夸张没有?你心里比我更清楚。
传说三国,那时的贵州被称夜郎。诸葛亮率兵平定孟获,在夜郎与黔洞主作战。一日,蜀军正埋锅造饭,探子来报,有蛮军临阵。诸葛亮即令出战,打退黔洞主人马。诸葛亮大军乘势穷追蛮军百余里。急坏军中的火头军,久等部队不归,煮好的豆汁儿和米饭不能浪费。诸葛亮叫士兵把豆汁儿与米饭掺和到一起,放木甑内加火蒸煮以保不馊。等大捷的士兵回营,豆汁儿掺和的米饭足足蒸煮两日,又累又饿的士兵们急忙分吃。米饭已成另一番模样:色泽黄润,甘甜香软,吃起来更有一番滋味。士兵们以为是军师特别犒劳他们的美食,没几口便让几甑佳馔见了底。劳军当地百姓遇到,见此物如此美味,仿此手法制作,世世代代延续下来,到了今天,就叫黄粑。
周姚黄粑,周洪兴和姚税秀夫妇二人合作的黄粑,故名。
周洪兴一九六五年出生在泸州茜草一菜农家庭。七岁读书起就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学习之余在地里劳动:拔草、栽秧、浇水、施肥。高中毕业,挑砖是他谋生的第一份工作。几十块砖头,两百多斤重,沉甸甸压在肩上,烈日下,风雨中,孱弱的生命挑着沉重的生活。这样的底层,他和我们大家一样,一挣扎就是几十年。
姚税秀是周洪兴妻子。丈夫如是,妻子能好到哪里?泸州无法生存,他们去了外省,外省坚持不下去了,他们返回故乡。姚税秀的出生地在合江尧坝场口,他们到了挨着尧坝近的古楼山上,花极少的钱承包下当地一个岩腔和周围几十亩山坡地。
艰难可想而知。还有孩子还有老人,三个孩子,两儿一女,那时周洪兴八十多岁的父亲还健在。两口子都是勤劳之人。再怎么勤劳,不过喘息着活命罢了。
一天,尧坝场上一位高瘦老人来古楼山游玩,看见了周洪兴,看上了周洪兴,觉得这个瘦小黝黑朴实的汉子应该有所作为,便无私地把自己做黄粑的手艺传授给了他。老人叫邓锡君,当地人称邓黄粑。他的黄粑手艺是祖上传下来的,他的石匠手艺是后来学的。后来,中国很长一段时间,人民个个革新,做食品和反动差不多,说不准都要被打倒。
在老师授意下,周洪兴把承包地全部改种黄粑叶,从此入了做黄粑这一行。
必须老师教得好,肯定学生精心专,食材纯天然,久米和红糖都没一丝一毫假。周姚黄粑一面世就色味俱佳,很受欢迎,生意火爆。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周洪兴偶然认识了泸州文史研究员陈鑫明,陈鑫明对周洪兴说:党中央号召大家双创,政府鼓励老百姓就业创业。泸州市开了免费创业培训班,你去报名参加吧。说着,陈鑫明当即给相关人士打电话,推荐了周洪兴。等周洪兴从创业培训班出来,陈鑫明又推荐周洪兴参加泸州小吃比赛。周洪兴真没辜负陈鑫明,一举获得泸州金典名小吃荣誉。从此生意更上一层楼,上门购买者络绎不绝。节假日聘请二十多人做黄粑仍忙不过来。
除黄粑外,周洪兴还开发制作了粽子、糍粑、软雀粑,豆豉粑等。
二〇一四年,周姚黄粑,被评为“合江县十大名小吃”,群众喜爱的名优土特产品。
二〇一六年七月,周姚黄粑参加泸州首届美食评比荣获小吃金奖第一名。
先后,周姚黄粑获了七个省市金奖。
合江为了发展地方土特产,大力支持当地工商,同时也为发展旅游业,给玩耍群众提供方便,尧坝驿修好,就送了周洪兴一千零二十平方米的场地,办黄粑加工厂。这场地头三年免费,三年后租金每平方米按十元收费,每月要交有关部门一万二千二百四十元,年交累计十五万元。现在物管每平方米按二元收费,总价二千零四十元。水电气每月基本四千元开支。周洪兴是以原住商户名义进入尧坝驿的,因为之前,他夫妻两个已经在尧坝老街经营多年了,而且,周洪兴的妻子姚税秀就是土生土长的尧坝场口上人。
数十名类似周洪兴的个体户都获得如此照顾。
政府不好吗?政府当然好。
十月二十二日,泸州合江社区实践活动,组织非遗进社区,川南经济网总监初旭,著名毛体书法家王先伦,还有本人,应周洪兴之邀前来。初旭本名王先军,王先伦是他的亲二哥,兄弟二人一个拍照一个题字,忙得不亦乐乎。来前,书法家王先伦就写好了“初心”两个大字,拍照时我们举着,同时,还专门借用“晓云轩”的宝地,题写了“周姚黄粑”。拍照时社区的同志,好几个,我全不认识,都来帮忙。
只有我闲着,我岂能闲着?我也土生土长泸州茜草人,从小和周洪兴熟识,差不多玩伴吧,理当为他做点什么。他早先多次给我黄粑和豆豉等,我再无动于衷实在说不过去了。再说,为家乡非遗写文章不是我理所应当之事吗?
我向来不会歌功颂德,赞美了周姚黄粑好,赞美了家乡政府好,我还要说点不足之处。
尧坝驿,很早以前,就是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如今仍是泸州合江的重要旅游场所,政府该为人民服好务,而不该为老百姓层层设置阻碍,是不是?
第一条,朝九晚九的强硬规定就不人性。什么朝九晚九,不是朝九晚五吗?
尧坝驿景区规定:汽车,无论游客的和商户的,早上九点以后和晚上九点以前不得进入。
一次,周洪兴买了二十袋糯米,送米车开来,进不了尧坝驿,不得不先将久米转移到周洪兴的汽车上。等到晚上九点以后,周洪兴才把自己的汽车开进景区,一个人独自把二十袋久米一袋一袋从汽车上搬下,又一袋一袋扛上楼。本来,卖方负责扛上楼的。周洪兴一个人独自忙碌一个晚上,累自不必说,怨当然也是有的。政府的规定,为什么不是为商户服务而是给商户增添困难的?又,为什么卖古董的商户,他们的车来了,就可以随进随出?他们是人周洪兴不是?原来,尧坝驿景区规定是看人的。
还有,所有房屋都是封了楼梯的,为什么独独周洪兴的不封?楼梯不封,外人很容易就上到了二层。假如某天晚上来了坏蛋,怎么办?周洪兴采购的久米黄粑叶等重要物资,都是放在二层的。要是被偷了,谁赔?
自入住尧坝驿风景区,周洪兴多次找相关人员交涉,对方均不理睬。为此,周洪兴拖欠着物管费,对方就数不清次扬言要把周洪兴赶走。你要晓得,当初政府配给周洪兴营业的房,可是毛坯房,周洪兴花了十多万元装修,叫搬就搬,那么,周洪兴花的装修费,谁赔?
为什么景区管理处有些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原住商户排挤走?目的何在?
景区管理处的存在,难道只是为了欺下瞒上,应付检查,搞面子上的政绩工程,捞取国家下拨的大笔项目费,从不给老百姓认真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
早先,自尧坝驿修好,生为泸州人的我就来过多次了,曾经我看到了烙画家李涛。李涛万分高兴地对我说:合江政府免费给他一座楼和一个院,要他长期办画展,免费供来往游客参观。他还热情邀请我到他家住。
为什么一年不到,李涛就走了?
我问李涛,李涛不愿多说,只回答尧坝没有方山好。
既然尧坝没有方山好,当初为什么离开方山来到尧坝?
还有曾经网上红极一时的一根面,为什么不到一年也离开了?他的门面可是花了四万多元精心装修了的。
我私下打听,不少门面已经悄悄换了三次主人了。为什么?
我走在尧坝驿新修的街面上,看到很多门面都关张了。游客非常稀少。泸州交通不发达,至今火车都不通,外地游客来不了,是一个原因,还有没有别的原因?
我为周姚黄粑担忧,因为周洪兴是我儿时玩伴,我不希望他辛勤一生一贫如洗。
周姚黄粑从创业,从到今天,为泸州市争取了不少荣誉。黄姚黄粑也算是泸州市的一块响亮招牌了,不能就这样毁在个别不良动机者手里。你说是不是?
我为尧坝驿担忧,因为尧坝驿是我出生地泸州的重要构成,我不希望政府花大价钱投资的尧坝驿风景区变成空荡荡的鬼城。
我怕穷怕鬼,纵然别人穷别个鬼,我也怕。
一生,我都盼望人间好好的。我们的初心,不是人间全都好好的吗?(初旭 妹儿 配图)
作者介绍:白连春:1965年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沙湾乡,出版诗集《逆光劳作》《被爱者》《在一棵草的根下》《一颗汉字的泪水》散文集《向生活敬礼》小说集《天有多长地有多久》。中篇小说《二十一世纪的第一天》获《中国作家》优秀作品奖,《拯救父亲》获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篇小说类第三名。两次获四川省文学奖,两次获四川日报文学奖。
附:
泸州黄粑赋
作者:初旭
作者:初旭
铁打泸州,位居要津,长沱二水,相拥交汇,窖酒飘香,醉美酒城。川滇黔渝,省市相连,稻粱菽麦,物产丰富。乾坤朗朗,中华巍巍,天下美食,千姿百味,黄粑文化,流长源远。
追根溯本,当数传奇。泸州黄粑,兴于蜀汉。诸葛孔明,率军泸水,正值酷暑,深入不毛。埋锅造饭,汁浓米香。军令如山情形急,将士冲锋杀敌玩。凯旋回营日,米饭熬成粑,色泽黄与润,味道甘乃甜。偶然成绝技,梦绕又魂牵,百姓亦效仿,黄粑来民间,扎根斯地,流传千年,享誉四方,泸州名片。
大街小巷,人来车往,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名城小吃,当数黄粑。粘米玉米糯米,黄豆黄糖杂粮,磨成浆,捣成粉,汤汤水水,生生熟熟,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井然有序,比列混合,天然搭配。
木棍搅,勺子团,或大或小,或条或方,辅以老笋壳,或用良姜叶,稻草绳捆束,棕榈丝扎牢。环环相扣,排排搁置。两天两夜大火蒸,又黄又香成极品。或蒸吃,或烙烤,或品尝,或馈赠。观之,秀色可餐,食之,留香唇齿。一周不变色,三月不腐败,漂洋过海任君行,泸州黄粑世界殊。
壮哉泸州,美哉黄粑。天赐美食,铭记乡愁。两块黄粑,荟萃人文历史,一方小吃,抒写家国情怀。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