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大刚
酸菜打得粗是这样子的。原料简单,就是青菜,一种古蔺大山中无论什么田土都能茁壮生长的大叶子菜;制作简单,称为“捞酸菜”,就是将洗净的青菜在滚沸的锅中打一转灼水,然后捞起来放入瓦缸之类的盆钵里,倒几瓢米汤进去,盖上盖子腌一晚上,第二天就成了色泽金黄的酸菜;烹调也简单,只需要切成小指头大小的节,直接放进清水中煮上几分钟,加上盐就OK——讲究一点的,清水可换成猪大骨汤或鸡汤,再加上煨烂的小豆和木姜花,那“可读性”就更不一般了。怎么样,天下还有比这更通俗易懂的吗,估计只要是地球人,看了一遍就会来事。
古蔺酸菜这种操江湖的套路 ,很有一种“无招胜有招”的武林韵味,又如同绘画中的白描。不过,我更愿意把它当作一个大智若愚的哲学家,因为它色香味俱全地诠释了古中国一个极为重要的哲学命题——“大道至简”。如果用诗人作比,那么,它踩的就是李白“床前明月光”与李后主”“一江春水向东流”简洁朴素的节奏,与李商隐、晏殊他们不是一个山头出来的。
以后,只要我有头痛脑热,外婆都照这“药方”收拾我,次次“药到病除”。只是在文革那物质匮乏的年月,我们这草根之家要弄到一根猪大骨,那是千难万难,得让我外婆向有关人士求爹爹告奶奶说尽好话。有一次打了空手,外婆只得眼泪区区回来——我好像就是从那时开始真正懂事的。记得我当时是闭上了眼睛,假装没看到她难受,但同时又有一种酸涩的液体无法控制地要冲开我的眼皮……这些当然都属于往事只堪哀。不过,说到酸菜酸味的杀伤力,也少不了有趣的,比如古蔺坊间就有一个段子,说的是前些年曾有一个省上大员来古蔺检查工作,晚饭尾声,给他上了一碗类似我外婆做的那种酸菜汤,“巡抚大人”喝了之后,一拍“惊堂木”,当即向桌上陪同的古蔺父母官作重要指示:“再来一碗,马上——”那叫声若洪钟,掷地有声!
有了酸菜,山里人就找到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理由,就能笑眯眯地面对冬天的寒风,甩手甩脚地在大路上拽来去拽,走进春天……哦,天人合一,古蔺的土地出了青菜,又能够因古蔺人的智慧而制作成酸菜,使包谷麦子所代表的生存状况得到比较可口的接受,这样一种相依为命让我得出一个结论,如同北宋有水井处就有人歌柳永的词一样,在古蔺冬天的大地上,有人家户的地方就有酸菜,或者说古蔺人的血管中都流淌着酸菜汤,如果尿检,绝对呈酸性。
哦,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古蔺人,从酸菜出发就是一条归家的路。
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酸菜在,家在,古蔺在,故乡在!
古蔺酸菜果真是一条顶天立地的好汉。以我之意,当为他在赤水河边立一牌坊,以旌表其德行,昭告其恩泽于后世!
相关链接:
作者陈大刚,古蔺火星山下落鸿河边人。遣词造句三十来年,得各类报刊杂志发文百余篇,并出《站立天地间》《对自己好点》《笔走大中国》《笔走五大洲》四书。其中旅游文化散文集《笔走大中国》与《笔走五大洲》两书,从历史、地理、文化多个角度切入中国与世界著名“自然景点”和“文明景点”,倾注了一生积淀与满腔心血,充满了磅礴喷发激情、纵横捭阖视野、深遂广博思考,以一唱三叹笔调与绚丽多姿文字绘制了独具个性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唱响了一曲深沉而浪漫的人类赞歌……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