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许国华 (江苏张家港)
原本喜庆祥和的新春气息,一下子被恐慌与无知的阴霾笼罩了。连续的阴雨天,下得心情都发霉了。纠结、郁闷、迷茫、无奈,瘟疫般地弥漫开来,剥夺了新年的欢快。
今年的春节,注定与往年不一样。今年的春晚,注定与往年不一样。除夕夜,我一如既往地守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主持人白岩松出场了,史无前例地上演了没有彩排、临时策划的情景报告节目《爱是桥梁》。当我仍沉浸在“隔离病毒,但是绝不会隔离爱”的慷慨激越之中,亲友微信群里不时响起“嘟嘟嘟”的信息提示。
分管社区工作的外甥女留言,她刚接到上级通知,明天春节立即返岗正常上班,落实社区防控工作。
在交管所工作的表弟也接到单位通知,大年初二就要去卡口防控,检查过往车辆及行人。
在医院工作的同学,仍在单位忙碌着。他和他的同事在赴武汉医疗支援的请愿书上,摁下了鲜红的手印。此时正在做各项准备,听从组织召唤,随时逆行出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战斗。尽管隔着屏幕,我依然嗅到了疫情刻不容缓的硝烟味。一场特殊的战“疫”已经打响,公职人员、医务人员放弃了新春休假,顾不上与亲人团聚,率先出战了。
若不是疫情紧迫,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公职人员、医务人员怎么会纷纷返岗全力防控?官方媒体全力呼吁“非必要,不出门;出门必戴口罩”呢?
有位亲友乘机将《人民日报》官方公众号上倡议的“取消聚会,平安过年”图文,发到群里。尽管他一言不发,但用意若有所指,大家心知肚明,只是碍于情面,碍于亲情,碍于年前的约定,不好随便“取消”。
还有一位亲友将外地一些防疫宣传标语横幅图片,发到了群里:“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这些土味十足、看上去绝情绝义的宣传标语,恰恰是最大的有情有义,既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亲人。
“伤不起,真的伤不起!”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响应号召,不外出,不聚会,“待在家里不添乱,躺着为国作贡献”。取消聚会,隔离病毒,但是绝不会隔离爱与亲情。现在不聚,是为了以后更好地相聚。
我情不自禁在亲友群中留言:“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你们安心去做防控工作,亲友间的家庭聚会尽量往后延期,我们等着你们一起痛饮庆功酒!”
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一时沉寂的亲友微信群,渐渐热闹起来。原先约定的家庭聚会,纷纷取消了,延期了。
辞旧迎新的爆竹依然响彻云霄,五彩缤纷的烟花依然烂漫天空,
只是空气中残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的硫磺味,已被网上戏说为杀菌灭毒的空气消毒剂。居家日常用品的香油、风油精、大蒜、白酒,也被调侃成防疫杀病毒的不二法宝。
此起彼伏的微信拜年贺词,似乎也“心有灵犀一点通”,悄悄地从“鼠不尽的财富”的流行语,清一色地换成了“安康吉祥,平安幸福”的实在话。
不经历风雨,怎么知道阳光的珍贵?此时的安康平安,重于泰山,贵比金山,压到一切。“霍去病”、“辛弃疾”,频频刷屏,刷成了朋友圈点赞最多的新春联、新门神,“康有为”、“杨无恙”,屡屡爆词,爆成了亲友间互动慰问的新祝愿、新向往。
一罩难求的口罩、一路设卡的交通、一夜脱销的双黄连、一发千钧的疫情通报……社交媒体上充斥各种各样的疫情消息。宅在家中,点开手机,满屏皆是各地硬核防控的超级门道、自娱自乐的抖音段子、绝情绝义的防疫标语、串村走巷的宣传曲艺、各式各样的过年妙招……
是的,今年的春节很特别,今年的过年方式很特别。我特意编了一个顺口溜,发在亲友群里,广而告之:
今年春节不出门,老老实实过宅年。
节约口罩捐前线,同心协力克时艰。
节约口罩捐前线,同心协力克时艰。
作者介绍:许国华 ,江苏张家港人,自由撰稿人,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