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翠屏区低山茶园云雾系统正在调试。
(标题经“西湖龙井资讯平台”修改,原题《走早茶先锋之路 翠屏在行动》。)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11月17日讯:宜宾市翠屏区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最具特色的优势早茶区,列入农业部和四川省茶产业优势县。近年来,翠屏区上下一心,努力作为,不断扩大早茶基地规模,茶产业效益逐步提高。全区生态早茶总面积10万亩,茶园投产面积4.5万亩,茶叶总产量2550吨,实现茶叶毛茶产值1.5亿元,茶产业综合产值18亿元……毫无疑问,翠屏区已成为全省现代茶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翠屏区茶业发展之路的经验是什么呢?为此,笔者走进翠屏区的茶叶基地一一打探。
小小茶园大文章 生态绕园育佳茗
11月12日,雨后初霁,翠屏区早茶重要基地明威乡广阔的红土地上,一台台茶梯层层叠叠,尤为壮美。笔者在基地看到,农民合作社的社员们背着一篼篼散发着清香的茶苗,踩着泥泞的道路到山上的茶园;茶梯之上,另有一拨拨社员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忙着放线、打窝、定植。
翠屏区经过深入调研和科学论证,明确了全区茶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即突出“早茶”优势,以建设北域环金秋湖区域茶产业综合体为重点,加快早茶基地标准化建设。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全区茶园面积在2017年将达到20万亩,第一阶段到2014年底,在北域的邱场镇、明威乡、金坪镇已建成10万亩早茶基地,第二阶段到2017年底,在江北片区的象鼻、金坪、高店、思坡、宗场、明威、邱场等乡镇发展6万亩,在江南片区的赵场、南广、李庄、宋家、李端等乡镇发展5万亩。在高标准建设基地的同时,提升茶叶精深加工能力,把生态早茶产业培育成为全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
明威乡是翠屏区茶叶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
“这里原来是大大小小的馒头山,土层相当瘠薄。”翠屏区农牧局茶果站站长罗清明正在基地现场指导,感慨地说:“今年区上整合了10多个项目,投入上亿资金,通过硬化道路、整理土地、改土建园,这里的交通方便了、土层变厚了,零碎地块变为成形的茶梯,利于今后机械化作业。今年六七月份改造出来,10月中旬就开始栽茶苗。预计投产以后,这些茶园每亩能有4000元至1万元的收入。”
在建设标准化茶园过程中,翠屏区紧紧抓住“生态”不松手。一是环境“生态”,基地都是建在森林覆盖率50%以上适宜种茶区;二是模式“生态”,在明威乡义和村和燕山村交界处的一片茶园,鼓励一家农民合作社建起了一个万头规模猪场,以采用“猪-沼-茶”循环农业模式种植生态茶叶。同时,在茶园的护坡种植上了牧草和杭白菊,既护坡又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益。另外,在茶园间种一部分生态林或经济林,营造良好的茶叶生长环境。
“原来种茶,为了增加种植面积,往往要先砍林。现在,我们反而要间种一些红枫、红叶舌兰等生态林或李子等果树。”罗清说,“这样改造了整个小区的气候环境,对生态保护和恢复有促进作用。另外茶树喜荫,生态林对茶树正好起到遮荫的作用,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产量。”
罗清介绍说,为了提高茶叶品质,翠屏区的茶园几乎都采用了杀虫灯、粘虫板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虫害,只有在虫口密度太大的时候,才辅以生物农药防治。“以往人工施药,1个人1.5小时只能为1亩成龄茶园施药。”罗清说:“为了提高防治效率,我们在10月份购置了遥控直升飞机。今后只需1个人操作,1小时就可为20亩成龄茶园施药了。”
云雾系统显身手 低山也能出好茶
在明威乡,笔者看到一片片新建标准化茶园矗立起一根根的“杆子”。罗清解释说,这叫“低山茶园云雾系统”,是翠屏区为茶园提质增效的利器。
高山云雾出好茶,翠屏区的茶园却处于低山地区,茶叶的品质始终无法赶超高山茶。如何才能修炼到“低山也能出好茶”的境界?翠屏区的做法是人工创造“云雾”。罗清介绍说,翠屏区区长张平率领区农牧局局长胡关永和相关专家在多次考察学习中得到启示,进而由区农牧局与宜宾市农机研究所共同研制了全国唯一的低山茶园云雾系统。
一、二期总共500亩的低山茶园云雾系统均落户明威乡。系统通过特制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呈雾状进行灌溉,营造了高山云雾缭绕的效果,增加了茶园空气湿度。
通过低山茶园云雾系统,茶园上空的太阳直射光变成了漫射光,为茶园带来了一个个好处。罗清娓娓道来:一方面,使酶的作用趋向于合成,有利于茶叶内含物的积累;另一方面,增加叶绿素的形成,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光合作用,使茶叶保持亲水的幼嫩状态,使茶叶原料鲜叶在较长时期内既保持鲜嫩又不粗老,提高茶叶生物产量和品质。
“云雾系统还改善了茶园的水利条件,可随水施肥。因此,云雾系统也可视为水肥一体系统。”罗清说:“目前我们正在试用。据我们估计,采用云雾系统,1亩茶园可增收百分之二三十,产值可增加2000至2300元。但它的运行成本并不高,每亩每小时只花9分钱电费。”
产业还需“龙头”带 扶持壮大尤关键
茶园提质增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是一个关键。明威乡乡长爨棕强说:“乡上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重点都是扶持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他们的壮大发展去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户。”
明威乡如此,整个翠屏区也是如此。今年开春,在翠屏区金秋茶叶合作社就发生了一件新鲜事,国家的农综项目补助资金直接划拨到合作社,帮助他们办了一件大事。
合作社理事长熊启俊解开了谜底:原来,合作社将国家的农综项目补助资金打捆使用,与川茶集团探索“公司+合作社+茶农”模式组建了加工公司,成功破解了农民参股龙头企业的难题,参与其中的506户茶农年终盘点时,不仅能收到两笔稳定的“红利”,还能分享合作社的集体“红利”。
具体做法是:川茶集团以一个初制加工厂折资入股,占52%股份;合作社以国家农综项目补助资金、茶农现金或茶园折资入股,占48%股份。茶农每年可旱涝保收享受其认购股本金12%的回报;到了年底,股份制企业还将给予茶农当年鲜叶销售额1%的补贴。在企业利润中扣除茶农这两项最基本 “红利”之后,合作社根据股份占比分得“红利”并进一步反哺茶农。
熊启俊介绍说,目前506户茶农已每户认购1股,合作社也以420万元农综项目资金入股。“年底,合作社应得的48%分红还将返60%给茶农,作为二次返利。”熊启俊说,此前没有入股的社员们看到模式的前景,相当一部分也表示了加入的意愿,“估计公司今年还要增资扩股。”
目前,翠屏区正以金秋合作社的探索为契机,进一步探索“龙头企业+初制车间+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相互参股入股,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运行机制,研究价格保障机制,龙头企业与专合社共同建设标准化早茶初制车间,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合作社作为公司与基地(农户)的桥梁,承担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市场、信息联结,代表会员与龙头企业签订鲜叶订单协议,龙头企业的返还利润通过合作社分配给基地农户。
11月11日,翠屏区在首笔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签约发放仪式中,由宜宾兴宜村镇银行与翠屏区明威乡茶叶种植大户彭子权签约并发放了全区首笔、也是宜宾市首笔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抵押的贷款10万元,这既是翠屏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金融服务创新的“破冰”、“试水”之举,又是区委、区政府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成果运用和具体支持茶产业发展的一个实招。
此外,翠屏区还通过规范管理、扶持壮大现有茶叶专业合作社,探索组建茶叶专业合作联合社,在基地内实行茶叶生产投入品统一组织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修剪、统一采摘标准、统一收购鲜叶;支持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服务队伍,开展托管、代管等多种形式技术服务,对合作社登记建卡统一管理服务的茶园区财政按面积给予补助。
1、 | 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2、 |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3、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830-2643962 邮箱:2818320496@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