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华北地区刚刚经历了一场大面积的重污染天气,京津冀等地都发布了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环保部派出的6个督查组在石家庄、邯郸等8个城市进行专项督查时却发现,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响应慢、一些地区存在应急机制运行不畅、机动车限行等措施难落实等问题。
应急机制形式大于内容
据环保部负责人介绍,尽管各地都建立了应急指挥体系和部门协调机制,但应急响应中,仍然存在不顺畅的情况。一些县(市、区)只是环保部门在单打独斗,如邢台市个别县政府在应急工作开展和部门联动上无实质性举措。还有的地区虽然声称启动了应急预案,但是形式大于内容,难以满足应急要求。
督查组发现,廊坊市有些部门未按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将应急部署落实情况反馈给市环保局,反馈的内容仅为日常工作内容,与重污染天气应急关联不大。
政府部门无实质性举措,企业层面的响应也不乐观。在河北新希望天香乳业有限公司,督查组发现,在当地政府发布三级应急响应后,企业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减产。在衡水深州市,亚都纺织、深州化肥厂等企业均没有按应急预案要求及时停产。
此外,一些企业虽然采取了限产的措施,但是距离政府发布应急响应已过去了七八个小时:石家庄市裕华热电厂应急响应发布8小时后才接到限产通知,廊坊市华生富士达电梯有限公司等企业7个小时后才收到限产通知。
督查组还在沙河市看到了更触目惊心的场景,一个市政工程工地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大面积的土石方、土地裸露,车辆过后,扬起遮天蔽日的黄尘,久久不散。
督查组认为,沙河市的应急预案执行不到位,相关部门的联动配合不够紧密,施工路面严重扬尘甚至不符合日常工地作业要求,应尽快整改。
重污染天机动车该如何限行
督查组在检查中了解到,机动车限行等一些具体应急措施,由于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操作中难度较大。
石家庄三环路是全市交通干道,也是重型车辆主要途经之处,市交警部门也在应急期间设卡禁行,但从工作人员现场禁行劝返记录上可看出,三环路应急响应期间经过的黄标车、大货车等车辆,劝返比率不足30%,多数均以蔬菜供应等民生保障名义放行,禁行效果一般。
衡水市大气办未将应急通知发给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务车停驶80%的措施未落实,交警支队预案中也没有单双号限行措施。
廊坊市按预案要求应限行两个尾号的车辆,但街上所限两个尾号车辆随处可见。
在保定,市交警支队接到预警信息后,虽然立即安排部署机动车限行措施,但是10月10日限行效果并不明显。督查组发现,尽管在市区内各大路口都安放了限行标志,但是道路上违反尾号限行的车辆并不在少数。
保定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对于违反限行尾号措施的车辆,按照目前要求以教育劝返为主,对拒不执行、屡教不改的,对驾驶员处以100元罚款,并记3分的处罚。另一方面由于限行措施比较突然,虽然宣传力度很大,但只是通过电视台、网络和市内大屏幕等途径提醒市民,很多车主并没有在前一天晚上得到限行消息。
河北省尚未设立全省统一的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机动车限号规范。邯郸市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各地限号措施都不同,这既给交管部门的应急执法带来困难,也不利于缓解整个区域的污染局势。这位负责人建议,应该尽快出台措施,确保全省在重污染天气情况下的机动车限号工作能够步调一致。
应急预案科学性不强
6个督查组在8个城市督查,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的应急预案制定时间较早,基础技术资料不全,难以完全适应当前的灰霾污染。例如,衡水市二级响应工业企业达到500多家,占环保部门登记或统计的企业数量近半,难以落实。
“这次重污染天气应急一来就是二级,搞得我们有点措手不及。”邯郸钢铁集团生产部门的负责人表示,根据相关部署,邯钢要减产30%,但是钢铁企业的生产调度需要时间,从接到通知到完全达到限产要求大约需要12个小时。然而,污染情况时刻都在变化,有可能12个小时后,应急响应解除了,企业要再次恢复正常生产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
“钢铁企业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侧面反映出当前基层环保部门预警能力的薄弱。”邯郸市环保局局长崔红志表示,“目前,河北省除了廊坊、保定的预警能力稍好,其他地方环保部门的预警能力建设都相对滞后。重污染天气的预警主要依赖省环保厅的通知,但层层通知、部署、落实需要较长时间,相应的就给应急措施的效用打了折扣。”
“因为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基层环保部门预警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邯郸市正在和有关各方协商预警监测平台的投资方式,预计至少要投入500万元。”崔红志说。
除预警能力不足之外,重污染天气的应急工作亟须各地大气污染源解析成果的辅助。
据邯郸市住建部门介绍,此次应急响应区域内的建筑工地仅占邯郸市在建工地总数的20%左右,即便这20%的工地采取了应急措施,效果也是有限的。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