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浓墨重彩 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2015-03-04 15:41 来源:中国天机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今年春节期间,泸州滨江路游人如织。泸州城市漂亮、干净,变化大,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在天津工作的泸州人曾小平春节回到家乡,感慨这些年泸州的变化。 泸州城市组团间,以桥梁连接。泸州国窖长江大桥连接中心城区和茜草半岛。牟科 摄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

今年春节期间,泸州滨江路游人如织。“泸州城市漂亮、干净,变化大,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在天津工作的泸州人曾小平春节回到家乡,感慨这些年泸州的变化。

泸州城市组团间,以桥梁连接。泸州国窖长江大桥连接中心城区和茜草半岛。牟科 摄

泸州城市组团间,以桥梁连接。泸州国窖长江大桥连接中心城区和茜草半岛。牟科 摄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处在四省市结合部的泸州提出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突出产业、医教和枢纽支撑,一个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正加速推进。

建设新门户,酒城泸州增磁力

1983年泸州建市时,城区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0万。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2013年底,泸州顺利实现“双百”目标,即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08平方公里、城市人口100.3万人,迈入了大城市行列。

“城市不断变大,总体规划也在修编,但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一直没变。”在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看来,城市建设不能朝令夕改,要按照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醉美酒城。

根据 《泸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确定的“北进西延,南跨东拓,跨江拥江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泸州对中心城区范围内的产业园区和城市功能区进行了梳理和整合,确立了“1+2+3”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即中心旧城区+两江新城(沱江新城、长江湿地新城)+三大产业新区。

通过10到20年的建设,以轨道交通为纽带,泸州“两江新城”将成为泸州新门户,城市新亮点。两江新城串起老城区和三大产业园区,增强酒城在四省市结合部的吸引力。

做优医教,服务四省市结合部5000万群众

泸州地处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拥有以泸州医学院为代表的一批全国、全省知名医疗机构。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居全省第二。

3月3日上午,泸州城北新城教育科研中心建设工地一派繁忙。投资85亿元,规划面积9166亩的“教育旗舰”正加速推进。隔江相对,总投资65亿元的西南医疗康健中心施工如火如荼。

一医一教,均选在泸州城西和城北组团最好的地段。项目建成,教育、医疗两大领域的优质资源将实现一次聚集和更新,形成对川南、黔北、滇东、渝西等周边地区5000多万群众的医疗和教育服务辐射能力。

这些年,泸州通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环境优美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优秀旅游城市”,城市形象日新月异。

围绕做优城市功能和品质,泸州打造城市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医疗康健中心、教育科研中心、产业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旅游服务中心“七个中心”,完善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城市功能。

目前,泸州已经建成泸州大剧院、奥林匹克体育公园、国窖广场、黄舣酒文化体验园等标志性文化项目,高品质推进城市功能性项目建设,不断拓展和完善城市功能,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和要素集聚能力。

做畅城市交通,加快快速通道建设

城市组团间如何联系?泸州建设沱江六桥、长江六桥等6座跨江交通桥梁控制性工程和忠山隧道工程,解决跨江交通瓶颈建设。

如何畅通进出城?泸州建成93公里的绕城高速公路,建设8个快速进出城通道,提升进出城的通行能力。

按照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泸州正快速推进主城区“两环四横六纵五联络”骨架路网建设,实施“三桥一隧道”核心工程,对城区重要通道节点实施下穿式或立交改造。

泸州规划在城市内部修建城市二环路,串联各个组团的交通联系。整个二环路53公里长,无信号灯控制,将预留轨道交通。

做畅城市交通,泸州正规划泸州至合江城市轻轨,构建泸州大都市区高速交通环线。

不仅如此,泸州还加快城际快速通道建设:规划泸永宜高速公路、宜泸渝沿江铁路、泸渝城际轻轨,强化与跨区域城市群的城际交通网络连接,促进与成渝、滇中、黔中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

做强产业,筑牢新型城镇化根基

“没有产业支撑,城市再漂亮也是‘空城’。”蒋辅义说。围绕“产城相融,产城一体”,泸州在中心城区周边规划建设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三大产业园区。这三大园区每年可提供10万个以上的就业岗位,产业工人变身城市市民。

到2020年,泸州三大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综合性收入突破3000亿元。届时,这三大园区将聚集泸州八大重点产业,强力支撑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