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连片扶贫步伐越走越稳 量身定制扶贫项目

2015-08-17 10: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图为宜宾市屏山县书楼镇美丽的移民安居新区。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供图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瓶颈。2013年,四川省在88个县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两年间,从大凉山巅到黑水河畔,从秦巴老区到乌

图为宜宾市屏山县书楼镇美丽的移民安居新区。 四川省扶贫移民局供图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也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瓶颈”。2013年,四川省在88个县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两年间,从大凉山巅到黑水河畔,从秦巴老区到乌蒙腹地,四川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区施策,合力并举,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开展基础、产业、新村、能力和生态“五大扶贫工程”,构建大扶贫格局

  在四川,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划分为“四大片区”,分别是高原藏区、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涉及88个县(市、区),几近全省半数。其中,四川省将秦巴山、乌蒙山片区部分县划分到一起,采取跨区域连片扶贫政策。

  据四川省扶贫移民局副局长刘兵介绍,经过近几年来的努力,“四大片区”累计完成投入6684亿元,两年实现减贫114.3万人,占全省减贫总数的45.7%。

  量身定制扶贫项目

  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代市镇会龙村贫困户辛克科一家,多年生活在贫困线下。然而,自去年开始,在四川省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支持下,他喂猪养鹅、养牛卖粮,不但脱了贫,还小有存款。今年,他要把常年居住的土房改建为砖瓦房。“有了政府的帮扶,即使盖新房也不耽误我摘掉‘穷帽子’。”辛克科算了算家里的存款,劲头十足。

  2011年,广安市全域纳入四川省秦巴山区规划,列为全省新阶段扶贫攻坚“四大片区”之一。从那时起,广安市大力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工程,促进了连片扶贫区域及辐射区域整体性脱贫。如今,全市已建成79个连片产业基地、11个重点连片产业带,辐射带动了贫困地区产业大发展。

  再看泸州叙永枧槽苗族乡观音桥村养殖大户罗贤国,如今通过养殖乌骨鸡年收入已超过4万元。“我有100多平方米大棚养殖基地,养了800多只乌骨鸡。政府每只鸡苗补助20元,除去成本,每只鸡的平均利润大概50元。”罗贤国介绍。从“撒胡椒面”式的帮扶到“精准帮扶”,乌骨鸡养殖产业成为当地政府为村民量身定做的一道“大餐”。

  川南乌蒙山区和赤水河流域是泸州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通过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干部群众“结对认亲、对口帮扶”等政策,去年当地共减少贫困人口7.59万人,超出目标任务2100人。

  找准扶贫难点所在

  据四川省扶贫移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四川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短板”,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瓶颈”。片区贫困的总体特征是:贫困量大面广、贫困程度深,区域性贫困突出,因灾因病返贫致贫、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严重。

  “四大片区”贫困主要存在“六易六难”问题:一是扶强易扶弱难。由于贫困群众缺钱无力投入,扶贫资金很难真正落实到急需扶持的贫困区和贫困户;二是扶村易扶户难。现在扶贫资金可以进入片区和贫困村,但是真正落到贫困户上还不够;三是建房易培育产业难。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住房改造容易见成效,但是贫困地区受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等制约,产业后续发展难度较大;四是建设基础设施主干易完善末端难。片区内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末端建设滞后,“毛细血管”不完善,“最后一公里”问题普遍;五是解决共性问题易突破个性问题难。片区贫困的共性问题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发展难等问题。但是各片区的贫困有各自的特点,个性问题致贫比较突出;六是消除传统成因易克服体制成因难。传统致贫成因多是人口多、劳力缺乏、行路难等。这些贫困成因相比之下容易克服。但是像贫富悬殊问题,收益分配制度、资源开发制度设计不合理等体制致贫成因,克服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扶贫难点,补上“短板”,2013年,四川省顺势而为,在88个县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两年间,从大凉山巅到黑水河畔,从秦巴老区到乌蒙腹地,四川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因区施策,合力并举,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开展基础、产业、新村、能力和生态“五大扶贫工程”,构建大扶贫格局,开创攻坚新局面。

  突出片区扶贫重点

  在藏区,四川省围绕发展、稳定、民生三件大事,推进藏区新居建设、教育发展振兴、医疗卫生提升、社会保障促进、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等“六项民生工程计划”,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实现减贫7.8万人。在彝区,在实施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的基础上,启动彝家新寨建设、乡村道路畅通和大交通建设、农田水利建设、教育扶贫提升、职业技术培训、特色产业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体系构建、产业发展服务、卫生健康改善、现代文明普及等“十项扶贫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4.04亿元,实现减贫12.9万人。在秦巴山区和乌蒙山区,实施76个连片扶贫开发、818个整村推进等项目,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5.2亿元,着力解决片区贫困群众住房、饮水、产业、公共服务等民生难题,实现减贫93.6万人。

  幸福不只体现在数字上,更展现在当地百姓的笑脸上。“四大片区”有不少百姓走上了“旅游脱贫”的新路。

  阿坝州汶川县的宋祥丽在地震前是当地一家工厂的职工,每月仅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地震后,她开起了“川江鱼府”,成为震后首批吃上“旅游饭”的人之一。今年,汶川“大樱桃采摘节”为当地带来了40多万游客,实现旅游收入1.6亿元,售出大樱桃270万公斤。当地农民纷纷感慨,以前大樱桃只能低价卖给批发商,还要承担运费,现在旅游业发展了,足不出户就能把果子卖个高价钱。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四川实现乡村旅游收入2367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其中“四大片区”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15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

  “在瞄准连片特困地区、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户,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政策的推动下,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750万人减少到497.6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1.5%下降到7.7%。”刘兵告诉记者,四川连片扶贫的步伐将越走越稳。(经济日报记者 刘 畅)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