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去,做出一番精彩事业

2016-05-17 07:10 来源:村村乐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四川 省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下坝村女 大学生 村官 方程走上村主任助理三年,把蝗虫变成了发家 致富 的财神,并带领 村民 致富 。 党的十八大上,4名 大学生 村官 当选为党代表出席大会,让 大学生 村官 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自2008年中组部选聘 大学生 到村任

 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江北镇下坝村女大学生村官方程走上村主任助理三年,把蝗虫变成了发家致富的“财神”,并带领村民致富

党的十八大上,4名“大学生村官”当选为党代表出席大会,让大学生村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自2008年中组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开始,全国大学生村官数量已近30万名,很多优秀的年轻大学生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女大学生村官,体味她们扎根农村的酸甜苦辣。

“既然是村官,就要到村里去”

尽管来自湖南农村,对农村的情况有切身的体会,但刚到邵阳市隆回县山界乡架枧村时,黄阮霞的心还是凉了半截。架枧村是回族村,位置偏僻,人多地少,“站在村委会所在地放眼望去,看到的几乎除了山还是山”,黄阮霞回忆当初的感受。

1985年出生的黄阮霞,身上寄托了父辈跳出农门的希望。从小学到硕士,她一直表现得自信而优秀。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她成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上任后的头一个星期,黄阮霞待在宿舍里,没有走出去的勇气。她甚至向组织部提出了“改行”。组织部给她的回复是,“不妨干上一个月再考虑改行也不迟。”

生性要强的黄阮霞在“闭关”一个星期后下定了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她开始了解村里的情况。“既然是村官,就要到村里去。”黄阮霞说。

但是作为一个外来人员,不仅村民不理解,就连老支书也对她爱答不理:这个丫头才多大,在村里能干啥?

黄阮霞正是在村民这样的审视下开始村官生活的。要了解村情,自己不熟悉道路,就厚着脸皮让老支书带自己下去,支书、主任有什么事,她主动请缨要求参与处理。

很快,全村368户人家的档案就印在黄阮霞的脑子里了,谁家有老人,谁家有留守儿童,谁家有谁在外务工的……黄阮霞都可以一一道来。

农村养老保险的发放和收缴需要照片,而村里的老人要照相需要到几十里山路以外的县城。为了方便村民照相,黄阮霞利用进村走访的机会,挨家挨户用自己的数码相机为大家照相。一圈下来,村民们对这个外来的小丫头刮目相看:这丫头还是能干实事的。

记者见到黄阮霞时,她已经从一开始的主任助理被全体村民选举为村支书,眼前的小黄,马尾辫,牛仔裤,和普通的“80后”相比,没有任何特别。

其实,黄阮霞在架枧村的遭遇,是大多数大学生村官都会遭遇的问题,即如何赢得村民的信任。

“说句不开玩笑的话,你到村里走访时狗不咬你了,才是一个合格村官的开始。”宋欣告诉记者。这句话,也正是老支书对她的评价。

1987年出生的宋欣,2009年任陕西省延安市子长县王家湾镇何家湾村的支部书记助理,她看上去比一般的女孩更娇小,但这个娇小的女孩,大专毕业时放弃继续攻读本科的机会,选择了做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个新事物,我对新事物有一种天生的好奇心,并且,‘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我相信自己可以在那里做出一番事业。”宋欣说。

“不做出一番事业,对不起‘大学生村官’的名字”

让善良纯朴的农民接受一个看似弱小的女村官并非难事,难的是让人们打心眼里敬重你。这不仅需要勤奋,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成绩。

黄阮霞上任村官的头一年,为架枧村申请了国家级贫困村的指标。利用100万元的拨款,黄阮霞带领村民修了4公里水泥路,3.8公里砂石路,硬化灌溉水渠1200米,修建了村里的自来水工程,让村民全部用上了自来水。黄阮霞还申请了县民政局的危房改造资金,为全村73座危房实施改造工程,超过60%的村民住上了新房子。

去年,黄阮霞请农业专家到村里测量了土地的湿度等条件,认为村里的土地适合种红提。她决定自己创业种植红提。虽然现在红提还没有挂果,但挂果之后的销售等问题,黄阮霞已经想好。她想得更多的是,如果自己创业成功,就可以说服更多的村民和她一起创业,脱贫致富

创业,几乎是有志向的大学生村官不约而同的选择。

重庆市荣昌县荣隆镇葛桥社区主任助理胡娟,上任后也选择了积极创业,带领大家脱贫致富

重庆市曾出台大学生村官“优惠”政策,3年期满后,表现优秀者可以转正为公务员。

父母都是生意人,胡娟的父母希望她将来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于是,孝顺的胡娟听从了父母的建议,报名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考试,并被录取。

“如果不做出一番事业,就对不起‘大学生村官’的名字。”胡娟直率地说,上任以后,她不仅被农民的质朴打动,也被农民们渴求致富的希望打动。

通过走访调查,胡娟发现葛桥社区有十几户养蜂的。虽然养殖蜜蜂的利润比较可观,但养殖户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与合力。

胡娟决定办一家蜜蜂养殖场。她本是害怕蜜蜂那圆鼓鼓的肚子的,但为了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胡娟在养蜂人家常常一待就是一天。

办厂需要钱。胡娟就拿出自己上学时打工攒的几万块钱,又从男朋友和父母那里借了几万块钱,把厂子办在了养蜜蜂最多的一个老乡家里。

第一年,利用工厂加农户的办厂模式,胡娟和老乡的养蜂场实现了十几万元的利润。这些钱,胡娟分文没取,全部放在了老乡那里,用于养蜂厂进一步扩大规模。

现在,胡娟正考虑为她的蜜蜂养殖场创立品牌,申请注册商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带领更多的村民加入蜜蜂养殖的行业,带领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胡娟说。

记者笑问:“你现在转正成为公务员的目标怎么样了?”

“就是转正,我也要在葛桥镇干上几年再走,我现在已经是葛桥镇的一员了。”胡娟笑答。(本报记者宋利彩)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