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30年 农村将成为奢侈品 空心村为乡村带来希望

2019-03-15 23:26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王成钢 国务院发话,大变革要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权分置。随着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未来农业能否带来超越房地产业的致富机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



作者:王成钢
 
   国务院发话,大变革要来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三权分置”。随着政府出台越来越多的扶持政策,未来农业能否带来超越房地产业的致富机会!?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简称《"三权分置"意见》)。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就《"三权分置"意见》中的相关问题作了介绍和解读。韩长赋表示,“三权分置” 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权分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农村改革创新,多项举措保障新型经营者权益,农民增收有了新路径和制度保证,农民进城落户无须退出土地承包权。

中国人很快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制度破冰已经开始,这一切告诉我们,在中国做农民要趁早了! 
  说了几十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现在有了更为准确的说法:让一部分蓝领和农民也富起来。而现在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早已开始,很快大家便会挤破头争做农民。 
  蓝领和农民,在中国其实是一群人(没有财产收入的赤贫阶层),他们富起来的社会才是“橄榄型富裕”。为此,制度破冰已经开始:一方面是农村土地新政,让农民也有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是提高基础教育及职业教育水平。
  前段时间 ,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提出了十条具体政策措施,对农民释放了重大利好信息!
  保地权、稳就业、有社保,这些一个都不少。也就是说,农村户口迁移到城市后,不仅可以享受城市的教育资源、医疗保障、就业机制等公共服务,还可以同时保留在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依然享有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要知道当今社会什么资产最值钱,除了土地还是土地!农民动不动家里就有十几亩地,这就等于每天在家里“北京瘫”就能有足够的收入,成为“壕”是指日可待的!


中国未来30年,农村将成为奢侈品!空心村为中国乡村带来希望
 
  中国乡村逐步变成空心村,外出上学、务工,年轻人和文化人流向城市。不少学者与城市人批评政府剥削了农村的资源,不!正好相反,让农民回村是在剥夺农民的希望,农民70%的收入来自城市。 
   三十年后,再回到乡村土地上的主人不是曾经走出去的农民,而是从城市奔向农村的大学生和工人。城镇化在不到20年时间内,会促成乡村20%的耕地转化,空心村会转移,都市有钱人住进了乡村,城市核心区将会成为“空心城”。


农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
 
  30年后,种田是最好的一种生活方式。30万人以下的城市会变成首选之地,3-5万人的小城镇将是人们最向往的地方。中国完全进入老龄化时代。随着高速、地铁、交通、互联网、物流网的异军突起,传统生活方式将逐步消失。
  城市有工厂、有市场,是警察与小偷共存的地方;农村是家园、是生活和享受的地方。富裕起来的城市人一经跨入乡村,他们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道德与自治之间的关系,城市人会明白生活价值。


村长比市长更有荣誉感
 
  30年后,乡村不再是5000到8000亩地的范围,村依然在,可能有很多改为庄园与农场,农业机械化程度达到60%。庄园的面积可能在5公顷到15公顷之间,村里居住的绝大多数是有文化有钱的市民,他们都在村干部领导下。 
  村里有土地、户口、河流、林地等珍贵资源,就业岗位不够,城市环境进一步恶化。那时,城市生活指数比农村差3—4倍,中国正式步入“农民问题”转入“城市问题”的时代。


一产(农业)时代的到来
 
  30年后,是中国5000年文明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时期,农业进入生态与科技、自然与工业化融为一体的"一产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农耕用具在20年中就基本用不上了。 
   农耕文明的消灭由科学技术来决定,工业化生产方式与百分之百的商品化生活方式,让绝大多数农村开始迅速进入到乡村城市状态,中国政府的新农村建设更是依照城市化的理念推进,推动着农民并不太欢迎的新农村。
严格的说,新农村建设是对农耕文明的一次冲击,这场冲击从本质上改变了中国农民,同时也终结了城市时代的命运。
  房地产受到打压后,中国还会出现像房地产那样“暴利”的行业吗?
  是:任何行业都有“暴利”的机会,但任何行业都不可能永远“暴利”!
  所谓“农业地产”,是指中国很有可能会在未来的5-10年内,出现以租赁农村土地,或建立有机农业生产基地为主要业务的新兴产业。这个产业将在“土地流转”、“城镇化建设”和“农民进城”等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和鼓励措施下快速形成。
  第一,大量流转出来的农村土地,将在地方政府的干预和规划下,有偿租赁给相关财团、机构,并通过收取大规模流转出来的土地租金获得长期、稳定的地方财政收入。
第二,租赁土地的财团、机构,在租赁的土地上经营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从事农产品供应链控制或现代农业规模化生产,从而获取利润。
第三,从事土地租赁中介业务的“土地买办”获得相应的劳务费用。
第四,广大农民将通过出让土地使用权而获得数额相当的一次性现金补偿,此后再通过出卖剩余劳动力成为“职业农民”。
   以上推论并非空穴来风,专家认为促使“农业地产”业形成的理由如下:
  一、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另两驾马车中,唯一坚挺的是“内需”市场。而拉动内需的“重要支柱”产业是“房地产”和“汽车制造业”,显然依靠单一的“私家车”是无法长久拉动GDP增长的。 
二、房地产业的风声鹤唳绝不仅仅是部分城市“房价过高”的问题。平均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79%(中央电视台语)的“土地财政”现象不可能长久持续,“城市化”的脚步也将随着城市扩张的“地皮极限”而无法长久供应政府的财政需求。相反,农村土地则是目前地方政府唯一可以长期重复利用的、稳定的,也是最大的财政保障来源。
  三、2008年底中央提出的“土地流转”,以及关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将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和“闲置”土地集中利用。最佳“集中利用”农村土地的办法只有一个:租赁。 
  四、大量如“联想”这样的国内知名公司已悄悄地把资金向农村转移,它们的目的当然不可能是简单地去“种水稻”。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当前的“商机”已经显现,未来的中国“首富”必将在“农业地产”或“生态农庄”行业的名单中产生,请拭目以待。
   农业存在刚性需求,存在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后老百姓对“食”的消费需求升级,作为传统行业里唯一没有被彻底整合的行业,农业逾发显得有机会和吸引力,也因此引发各界大佬纷纷踏足,以求在农业行业整合和变革中取得先机,赢得超额利益,在未来能带来超越房地产业的致富机会。



 
作者介绍:王成钢系中国投资协会外资委副秘书长, 毕业于北京市商学院、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就读MBA、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攻读研究生。2014年调国家发改委投资司新型城镇化投资中心副主任。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