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古蔺县龙爪村脱贫致富纪实

2019-09-06 08:53 来源:川南经济网www.chuannane.com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作者:陈仲尧 龙爪村过去是四川古蔺县一个偏远的贫困山乡,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龙爪乡,九十年代撤乡并入黄荆镇而改为村建制。从媒体传来龙爪村去年实现整村脱贫的消息,我感概万千,三十一年前对原龙爪乡的考察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



作者:陈仲尧
 
     龙爪村——过去是四川古蔺县一个偏远的贫困山乡,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是龙爪乡,九十年代撤乡并入黄荆镇而改为村建制。从媒体传来龙爪村去年实现整村脱贫的消息,我感概万千,三十一年前对原龙爪乡的考察情景又浮现在我的脑海。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在泸州市委组织部工作时,经常随同市委领导考察调研区、县党建工作。特别是全市农村从1985年12月至1987年2月分批进行整党以后,市委加强了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把农村党组织如何带领党员、群众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破除“左”的思想和小生产观念的影响,大力发展商品经济,走脱贫致富之路,作为农村党建调研的重点。
    1988年4月的一天,我随同时任市委副书记的李锡炎同志到了古蔺县,县委领导同志在汇报全县党建工作中顺便提到了黄荆区(当时属县的派出机构)的龙爪乡,说它不通公路,既偏远又贫穷。就是这个不经意的提及,引起了李书记的重视。古蔺县的调研原来没有考虑去龙爪乡,李书记在最后一天提出要去龙爪乡看一看。县领导同志告诉李书记,龙爪乡山高路远,仅步行路程就要走3、4个小时,劝他这次不要去,但是李书记坚持要去。


 
     由于当时县领导同志大多在基层分不开身, 便与黄荆区委联系,约定区委来一位领导同志与李书记在一个叫“大闹沟”的公路旁碰面,一同徒步前往。就这样,我随李书记第一次走进了这个偏远的龙爪乡。此时的龙爪乡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尽管经过农村整党,党员、群众的商品经济观念仍然淡薄,经济发展滞后,大多数人都还没有根本解决温饱问题。 乡干部向李书记的汇报,真实地反映了当时龙爪乡的状况。1987年全乡农业总产值三十万零二千元,自产粮食十三万斤,而国家供应粮食就达十八万斤,为自产粮的一点四倍。全乡有人口163户、774人,人平均收入仅111 元; 没有脱贫的147户,692人,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中五保户、孤儿9户,常年吃民政救济的16户。农村党员户22户,其中18户没有脱贫。全乡百分之五十的农民住的是杉树皮盖的房子,四十岁左右没有结婚的“光棍”29人……
     针对乡干部的汇报,李书记就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提出了要求。特别强调,象龙爪乡这样偏远而贫穷的地方,应注意从实际出发,采取优厚的政策,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后来李书记告诉我,听了乡干部的介绍,他的心情很难平静,虽然当天徒步很疲劳,当晚在乡政府夜宿却久久不能入睡。被李书记认真履职管党工作、不辞辛苦的精神所感动,考察龙爪乡后我学习写作了一篇纪实散文《龙爪乡记行》,发表在当年的《泸州文艺》刊物。尽管写作水平有限,但是把当时龙爪乡的贫困状况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虽然时光过去了31年,这篇《龙爪乡记行》却成了现今龙爪村脱贫攻坚的历史见证(《龙爪乡纪行》附后)。



 
光阴荏苒,时代变迁。最近,从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组了解到,在泸州市、古蔺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市、县林业和竹业局、县自然资源和      规划局以及黄荆镇干部的定点帮扶,龙爪村狠抓基层党组织建设,立足本地优势生态资源,认真落实精准扶贫各项工作任务,农村集体经济有了大发展,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全村积极推进改路、改水、改厕、建园、建家工程,建成了包括卫生室、文化室在内的村党群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公路、通讯、电网等各项基础实施。
    通过技术培训、异地搬迁,以及多种形式的救助,帮助贫困户大力发展经济林和养蜂、养羊等种养植业,增加贫困户收入。“龙之蜜”原生态蜂蜜、大竹笋等特色生态农产品发展已有一定规模并逐步走向市场,蜂蜜销售收入成为全村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按照四川省“贫困发生率低于3%、有集体经济收入、有硬化路、有卫生室、有文化室、有通信网络”的“一低五有” 贫困村验收标准,去年龙爪村整村脱贫。按照“一超六有”的贫困户验收标准,去年全村有38户贫困户脱贫,其余6户今年脱贫,在整村脱贫的基础上龙爪村将在今年达到全部贫困户脱贫。龙爪村人民顾全大局,积极异地搬迁和参与建设,以实际行动支持在龙爪村地址修建了一个具有灌溉、供水、发电、旅游等综合功能的龙爪河引水工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个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的龙爪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终于走出贫困历史,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我为龙爪村今天的巨变感到由衷的高兴,为古蔺县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点赞。全村人民正发扬“自立、自强、开拓、奋进”的精神,意气风发地奔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正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描绘龙爪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关链接:

龙 爪 乡 纪 行
 
 
作者:陈仲尧
 
 
    龙爪乡,这个紧靠四川古蔺“黄荆老林”的山区小乡,在我的想象里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今年(1988年)四月,我有机会随同市委李书记去这个乡考察,终于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看到了“庐山真面目”。


 
途中访贫
 
    这天上午九点左右,李书记和笔者乘越野车从古蔺县城出发,约十点钟的光景到了一个名叫“大闹沟”的地方。黄荆区委副书记老罗已等候在公路旁。他说,他对我们此行又喜又惊。喜的是,泸州市委领导来区检查指导工作;惊的是,李书记亲自步行到边远乡村考察。寒喧之后,我们告别驾驶员走上了去龙爪乡的山路。
     为此行,李书记早有准备,换了一双轻便的胶鞋;离开县委招待所时,还叫我带上了馒头做路上的干粮。我们一边走一边交谈,走了约半个多小时,看到路旁有一草房,“进去看看!”李书记说。刚踏进门槛,老罗便问:“主人家在吗?”一位六十多岁,形体消瘦,穿着补巴衣服的老太婆迎接我们,她忙着端凳,连声叫我们坐。我环视这间只有一室的草房,左后靠墙角有一单锅灶头,这部分就是厨房吧。右边部分被隔成小小的两室,两室都没有门。右前室堆放杂物,右后室只有一张床,既无蚊帐,也无枕头,在一张百孔千疮的草席上,堆着一床凹凸不平的粗兰布被盖。李书记首先跨了进去,用手捏了捏被盖,显然内里的棉絮起了不少砣砣,便问:“老大娘,这是你睡的床吗?”“不是,我儿子的,我住楼上。”她指着竹楼回答说。李书记走出寝室,迅速踏上斜靠竹楼的小木梯,上去察看。随后我也上了楼,只见楼上并没有床,仅在竹楼上铺着一层稻草,上面也铺着一张破草席,堆放着与楼下床上同样破、同样薄的粗兰布被盖。
    下楼后,李书记又仔细察看厨房,看见靠后墙边一张小桌上有一蒸饭的甑子,李书记揭开盖子,里面空空的,仅从甑蔑上略已发霉的残存物看,知道几天前她家吃的是玉米粒拌饭。我们没有看见猪圈,便问:“老大娘,你家里喂猪没有?”她说:“没有喂,没有钱买小猪。”老罗告诉我们,象老大娘这样的人家还有一些,境况也不是很好。笔者深思:在大多数农民群众已解决温饱的今天,可别忘了还有少部份群众处在贫困之中。这些地区的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任务是多么的繁重!因要赶路,我们告辞了老人。走了很远,我偶回头,看见老大娘还站在家门口向我们挥手:“你们转来(回来)时,请来喝茶哟!”山区人民是多么的朴实啊!
    路,始终沿着沟底延伸,两旁高耸的山峰象巨人的手臂把我们兜在怀里。我们时而横跨小溪,时而走一段小路,时而又走一段公路路坯, 高一步,低一脚,不知过了多少沟,走了多少路?我想,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吧? 可是连一户农家也没有看到。直到午后一点钟左右,好不容易才到了一个山腰,远处有两座几乎是并排的陡峭大山,象两扇屏风似的堵住了“夹皮沟”,一缕青烟从山脚袅袅升起,李书记风趣地说:“这有点象到了《西游记》里的盘丝洞了!”老罗告诉我们,前面就是乡政府驻地龙爪坝,我们的精神为之一振,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看望教师
 
    下午两点半钟,终于到了乡政府。乡干部们热情地接待我们。午饭后,我们没有午休,在乡党总支副书记的陪同下抓紧时间去乡政府附近继续调查访问。走出乡政府办公楼,李书记问:“为啥这里叫龙爪坝呢?”乡干部们说,其实没有坝,这里都是山坡,并给我们讲起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的一天,溪水突然猛涨,一条巨龙入海经过这里,在河滩石头上抓了几爪,留下几个至今都还清晰可见的龙爪印。从此这个地方就叫龙爪坝。笔者想,这也是龙爪乡得名的缘故吧。
     我们边走边谈,先去看了几家贫困户,然后走进了乡中心校。在办公室,我们同在校的一位潘老师攀谈起来。李书记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学习及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从潘老师和乡干部的介绍中了解到:全乡除中心校外,还有三所村小,共有学生99名。10名教师中,家住外乡的教师和民师就有7名。由于乡里生产、生活的服务体系不健全,学校采取每月集中上课25天的办法,留出时间给教师回家背粮食。虽然工作条件如此艰辛,可老师们仍然兢兢业业地工作,去年全乡学生入学巩固率为百分之九十七。
    谈话结束了,李书记关切地问:“老师们有什么要求?”潘老师反映了一些情况,同时还谈了有关他本人的教龄计算和转正问题。李书记说:“你写个情况材料,我转给市教育局,请他们同县里研究一下。”区委老罗在旁激动地说:“市委领导关心教师,关心到实处了!”
 
深夜座谈
 
    夜幕降临,小溪边水力发电机机声隆隆,乡政府会议室灯光明亮。副乡长正在给我们介绍全乡的情况:“我们乡有人口163户、774人,去年全乡自产粮食十三万斤,农业总产值三十万零二千元,人平均收入一百一十一元。”啊!这么低的收入,使我们难以置信,但从今天访问的几户群众来看,又使我们确信。
    “群众的生活状况如何?”李书记问道。“全乡没有脱贫的147户,692人,占总户数的百分之九十,其中五保户、孤儿9户,常年吃民政救济的16户。全乡百分之五十的农民住的是杉树皮盖的房子,四十岁左右没有结婚的‘光棍’29人。去年国家供应粮食十八万斤,为自产粮的一点四倍……”“党员的状况又如何呢?”李书记问。副书记老陈说:“全乡35名党员,初识字和文盲25人,50岁以上12人。农村党员户22户,其中18户没有脱贫。”可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薄弱,党员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带头作用差。
    从乡干部介绍中知道,县委、县府对龙爪乡的经济建设十分重视,县委何宗辉书记曾在该乡考察,帮助实施发展林业的建设规划。乡党总支和政府确立了“长期发展林业,中期发展‘三木'(黄柏,杜仲,厚朴)药材,近期发展农业、养殖业”的经济发展路子,同时规划修建一条连接“县道”的公路,以改变全乡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状况。最后,李书记对乡里继续修好公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党组织建设等几个问题谈了几点意见。特别强调,象龙爪乡这样特殊的地方,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采取优厚的政策,使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直到深夜,我们才结束座谈。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准备踏上归途。老罗给我们讲了一件小事:乡干部说,李书记是目前来这个偏僻山乡的最高层次的领导,想合个影作纪念,可是好不容易借到了相机,又没有胶卷,派人去七八里路外的一个村小学去借,可惜也没有。我们为乡干部的热情而感动。当离开时,他们送了一程又一程,足足送了八、九里路远,才挥手告别。我凝望送别的干部、群众陷入了沉思……
    突然,“轰隆隆……”一阵修建公路的开山炮把我从沉思中唤醒。龙瓜乡啊,你虽然暂时落后、贫穷,这隆隆的炮声不正表明了你奋起的决心!不正标志着龙爪乡人民正向着治穷致富的大道进军吗!

来源:1988年12期《
泸州文艺
 
   作者介绍:陈仲尧,男,生于1945年12月,宜宾市叙州区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先后在泸州市委组织部任处长,原泸州市建设委员会(现住宅和建设局)任副主任、党委副书记,泸州市外经贸委(现商务和会展局)任主任、党委书记。2006年1月退休。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