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红拴(广东)
莽夜
我站立高山之巅
浩瀚的宇宙
洗涤了双眼
流星
撕开了时光的闸门
一瞬间串起
岁月的碎片
46亿年前的太空
天际莽莽
诺大的宇宙
竟没有地球的户口
沧海桑田
那还是原始的碎片
混沌苍茫
乃原始的圣主
也许是尘埃
陶醉于晨意
也许是暮鼓
让星体魂飞
但混沌的魔咒
穿透了日月
让盘古有了
怒吼的理由
冥古宙时的星际,物质相吸
碰撞,聚积,收缩加剧
猛然间瀚宇异常的灰暗
郁闷的盘古呺声如雷
尘爆
是盘古怒吼的气流
亿万个星团的撞击
天地翻覆
一次次碰撞
一次次重塑
大地涅槃
凝铸了地球
星云团集聚
星云团熔铸
乳名的地球叫原地球
引力收缩,放射性元素的衰变啊
剧烈运动着的远古
熔融着岩石和铁、镍……元素
铁水、镍水流向了地心
火热的地核
总是那样的深沉
滚烫的心血
熔化了一切
但地表
并未在脸颊上留下吻痕
这也许就是它质朴的表达
大爱,何须直白和花架
能量的爆发催动了火山
气体的火焰
是大气的摇篮
甲烷、氢气、水蒸气啊
沐浴着冲击波、紫外线、射线和闪电的温暖
水蒸气凝结形成了海洋
茫茫苍苍中呈现了生命的亮光
氨基酸、核苷酸滚落海中
原始的生命就这样形成
发生的桥段在35亿年前
非生命到生命的转变竟这样艰难
记忆里,地球也有过美好的童年
前古生代时期的少年郎
英才俊俏
大气,水,生物圈,大踏步发展
青春中摸到了
菌,藻类,低等原生、腕足类动物的“发梢”
小块的陆核,成了地球成长的标志
苍穹里的地球,“幼苗”也在节节拔高
陆核们联手,陆地迈出了成长的脚步
转变的原地台到地台啊
14亿年的缓缓“风雨”
将岩石圈铸牢
一瞬间
生物界有了质的的发展
生命,已有了细胞的形态在飞跃
盛行的蓝藻,风骚独领
光合作用,
造就了魔幻的一个个拂晓
氧化型大气替代了还原性大气
真核细胞,也“跨出了”原核细胞的“母体”
朦胧中,地球打了个哈欠
瞬息间见到了
黎明前的晨曦
古生代的地层有早有晚
寒武~志留(纪)
存在于距今的5.7到4亿年前
地台
在寒武纪历经了长期风化
经历着剥蚀、搬运的(地质)外力敲打
地球肌肤上的表面高低(差异)在不断减少
低洼区的“海纳”
屡遭着海水的侵扰
海洋扩大着自己的面积
浅海
展露着靓丽的躯体
可用的煤炭开始出现
那可是浅海海生植物们的生命所置换
植物们的遗体大量聚集
石化后留下了黑金的诗卷
志留纪末,
地台间的地槽(区)发生了大动
它的名字就叫加里东运动
这一动,运动进行了几百万年
大地震中的地壳运动
扭曲、隆起的形状,就是大岳高山
晚古生代包括了泥盆、石炭、三叠三个纪
“三朵花”分置在4亿到2.4亿年间
这时期是最古老生命的时代
地球到此时已演变了几十亿年
大气,水,岩石圈已完全形成
“血肉”的组成未改初衷
石炭纪晚期又有行动
强烈的构造运动地动天惊
地槽里的沉积岩、火山岩产生剧烈的褶皱
转化成褶皱山系的靓丽风景
构造运动此起彼伏
延续到晚古生代末期才算完成
这个时期也有个美丽的名字
它的芳名叫华力西运动
华力西运动
让欧非、亚欧间的地槽转化成褶皱山脉
海水退出,让欧亚大陆连成了一块
全球大陆块相互接近
统一的潘加亚大陆宣告“出生”
前古生代末期来临的时候
众生们前行,争先恐后
植物与动物各自分化
演变着的行程上各行其路
植物的蓝藻和菌类繁荣昌盛
低等的无脊椎动物稚气先行
三叶虫突发性的大量繁殖
地球成长史上的重要标志
此时期,还有个鹦鹉螺类的头足动物
寒武纪的早期凶猛捕食
它处于食物链高高的顶端
用长壳、气室的“潜艇”结构自由猎捕
奥陶~志留纪是它的鼎盛时期
岁月无情
也将它永久抛弃
云南虫生存于寒武纪
特征是贯穿身体的管状结构
此生物是一个重要证据
代表着无脊索动物到脊索动物间的过渡
尽管它看起来非常简单
似乎早懂得哲学般的预言
以简驭繁,抓住了核心
它可是爬行、哺乳动物们的祖先
奥陶纪的海洋里“姹紫嫣红”
头足类海生无脊椎动物洋海称雄
藻类发育,海洋丰满
原始没有颌的圆口鱼形脊椎动物们纵横驰骋
志留纪晚期诞生了鱼类祖先
泥盆纪的鱼类“通宵达旦”
它们是时是最高等的动物
主宰着海洋的生灵万千
有一种叫作总鳍鱼的鱼类
两栖类动物追它为祖先
加里东运动使大陆扩大
缩小的海洋,环境,剧烈变化
适者生存,法则,是那样的准确
优胜的生物种类,占领了世界
泥盆纪中期陆生植物得到大的发展
许多种属,已长成“大树参天”
出现了昆虫和两栖类动物
森林出现在中期的石炭(纪)
昆虫进一步向空中发展了
两栖类进化的爬行动物也频繁出现
后来的华力西运动使海水退去
扩大的大陆面积
引导了生物界向大陆进军的号旗
中生代分为三叠、侏罗、白垩三个纪
年龄是2.4亿到6500万岁
延续了大约1.6亿年
地球史发展出现了新的扭转
潘加亚大陆逐步解体
各个陆块渐渐趋向于漂移
岩石圈又经历系列变动
如今的海陆形态渐已形成
大陆漂移说原创于魏格纳
这位是德国的地球物理学家
他说地球是个热变冷的天体
固体的地壳来自于表层的冷却凝集
地壳上层的硅铝层轻飘飘
较重的硅镁层沉积在地球的心窝了
爱的汁液总是那样的强烈
熔融状的岩浆澎湃燃烧
如同冰块浮在水面
大陆这个巨舟
也不能幸免
漂浮在硅镁软流圈的熔岩之上
承载着子孙生灵万千
地球向东自转和潮汐力
潘加亚大陆的原始体移动向西
裂缝、崩解相继出现
古老的太平洋收缩着身躯
太平洋收缩,来自美洲大陆的西漂
扩大的大西洋形成了
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发生分离
孕育出印度洋俏丽的肌体
小小的北冰洋是太平洋的依附
俊俏的“小妹”,冰清玉洁
这一切,似乎都找到了证据
漂移说盛行了一个多世纪
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
古地磁学,也悄悄兴起
大陆漂移轨迹与古地磁吻合
地球磁场,分南北两极
亿万年前形成的岩石层中
至今还有当时的磁性记忆
岩石剩余磁性的测定
可判定大陆在不同地质时代地磁北极的方位
尽管,各大陆地磁北极在相应地质时代移动的路线不同
但最终都汇合于磁北极
美国的赫斯和迪茨
海底扩张学说,也有根有据
热的(塑性)物质从软流圈“扶摇直上”
穿过裂缝在未来的洋脊轴部侵入逞强
涌出的岩浆冷凝成新的洋底
推动原始洋底向两侧扩张
大陆随之漂移离去
加宽的新洋底不断发威
难为了裂开的大陆壳
被推移离开大洋裂谷,奔向远方
寻找诗意
地球的本貌要将二者结合
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各有高着
不断增生的大洋岩石圈
在地球的另一侧隐居落草
静等着他日机会的降临
重回到软流圈,轮回香消
板块构造说较为系统、完整
阐述了地球上层发生的各种运动
学说把地壳分为几块
每板块都有数小块组成
构成的岩石圈软流层上漂移
交界处的地壳活动拥挤
板块们随洋底扩张移动不断
生长带就是洋脊的摇篮
大西洋、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隆起了三处
处处都成为“分娩”的母体
消减带座落在海沟附近
天天在玩弄着魔术的游戏
质密的板块向“松软”(板块)俯冲
就引起强烈地震和火山喷涌
如果它高兴仰冲上行
岛屿,高大山系则“瞬间”形成
中国的陈国能又有新说
原地重熔说结出新果
地壳熔融区的热对流
“顷刻间”“挥墨”将花岗岩造就
原动力仍是板块的俯冲
壳内熔融营造着褶皱造山运动
如此将板块说、槽台说、原地重熔说连为一体
才完成三大岩石构造理论的系统体系
中生代气候促使着动植物发展
早期的裸子植物成为霸主
松柏、苏铁、银杏树
真蕨的植物是那样的幸福
中生代晚期又有发展
被子植物成植物界的神仙
它能真正的开花结出果实
传播和繁殖后代更显优势
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
恐龙的繁盛方兴未艾
侏罗纪更让恐龙得道
地球的霸主称霸逍遥
白垩纪恐龙突然灭绝
鸟类,哺乳类有了兴旺的血脉
地球老人走到了新生代
6500万年是它的时代
第三纪、第四纪相继组成
地球的海陆分布、气候状况、生物界面貌渐如现代
新生代有个突出事件
造山运动畅怀造山
非欧接近、印巴次大陆与亚洲相撞
部分的岩石圈上层物质推挤徘徊
形成了南北半球间的高山大岳
山系高原
构铸成地球老人的腰带
这就是新阿尔卑斯山造山运动
这就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的情怀
太平洋与大陆相互挤压
边缘的构造带躁动起来
持续发生了强烈变形
岩浆作用伴随着强烈的地震活动
从亘古到现在持续不断
地震带至如今仍在逞凶
各时期发生的地质运动
断裂切割,断块形成
大陆边缘的各种作用
岩石圈物质运动战鼓声声
互相推挤, 拉开,抬升
山地,高原如此形成
蓝天下看到了翠绿的沃野
盆地、平原醉卧其中
新生代早期的动物有两大类
古有蹄,古食肉类独思独行
当它们进化到第三纪
中、晚期的第三纪奇迹发生
马、犀等奇蹄类“一马当先”
偶蹄类的牛、羊等也闻风而动
古食肉类动物渐渐进化
完美的动物群逐渐生成
狮、豹、虎猛兽们越野踏沙
生物们也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
从无到有,
由低级到高级升华递进
最新的地质时期
又产生伟大的生命之花
人类进化,
生物界演变的结果
物竞天择
创造着文化
作者介绍:胡红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委主任,广东省观赏石协会会长,《新华文学》《中国诗界》副主编,《国土资源科普与文化》等杂志编委。历任中山大学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与广州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客座研究馆员,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文艺报》《诗刊》《中国作家》《小说选刊》《人民政协报》《北京文学》《花城》《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出版《山道》《南粤大地上的书画家们》等各类书籍76部,主编各类文化丛书百余册。获中国新诗百年百名最具影响力诗人奖、宝石文学奖等。作品有英、法、德、日、西班牙、尼泊尔等文字在海内外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