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德网络-川南经济网-chuannane.com

川南经济网老版

川南经济网

当前位置: 川南经济网 > 健康

散文里的中草药之:拥抱生命的八月札

时间:2025-07-22人气:编辑: 初旭

微信图片_20250722162737_1066.png

初 旭

  草木有灵,药香传情。当指尖拂过一页页关于中草药的文字,我们仿佛听见了古老土地上的生命絮语——它们或许是田埂边不起眼的蒲公英,或许是墙角悄悄蔓延的爬山虎,又或许是窗台上那盆默默抽芽的薄荷,在寻常日子里藏着不寻常的人生智慧。“散文里的中草药”系列最动人之处,在于一个外行来写内行的东西,跳出了医书的刻板与艰深,以散文的温润笔触,将一味味草药化作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这或许成为一座桥梁,让更多人走进中草药的世界,在故事里感受草木的可爱,在生活中践行健康的智慧。毕竟,当我们懂得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从草木中汲取力量,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呵护。

——作者写在前面的话

  初秋的山林里,总藏着些让人惊喜的甜。藤蔓缠绕的树干上,挂着些纺锤形的果实,青绿色的外皮渐渐染上紫红,顶端裂开一道缝,像咧开的小嘴,露出里面半透明的果肉,裹着黑色的籽,甜香在风里飘得很远,这便是八月札,也叫八月瓜、八月炸或预知子。它的名字直白得十分可爱——八月里成熟开裂,仿佛大自然特意在这个时节,打开了藏满甜蜜的匣子。

  可爱的八月札,在老家龙厂沟的野山上随处可见。它挂在高高的树丫上,就像一串串人参果,随风摇曳,甚是诱人。大人指着藤蔓上裂开的果实说:“这是八月瓜,能吃,甜着呢。”伸手摘下一个,掰开裂缝,里面的果肉像果冻,晶莹剔透。尝一口,清甜里带着淡淡的奶香,籽有点硬,却不影响口感。有人笑着说:“你看它裂开来的样子,像不像……”话没说完,大家都笑了。后来才知道,这果实因形态常被人开玩笑,却也正因这份不加掩饰的自然形态,更显其天真无邪。

  八月札的生长,带着野趣。木通、三叶木通、白木通的藤蔓,在山林里肆意蔓延,攀着乔木,绕着灌木,甚至顺着岩石向上爬。春末开出淡紫色的花,藏在叶腋间,不惹眼,却扎实地结果。到了八九月,果实成熟,就准时“炸开”,故有民谣说:八月瓜,九月炸,十月摘来诓娃娃。

  八月札这种主动开裂的特性,是它传播种子的智慧——让鸟兽吃掉果肉,把籽带到更远的地方,来年又能长出新的藤蔓。从农家院落林到深山老林,只要有湿润的环境,就能见到它的身影,像个随意性很强的旅人,从不嫌贫爱富,挑肥捡瘦,走到哪儿,就在哪儿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药房里的八月札,是干燥的果实,不再有新鲜的甜香,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表面黄棕色或黑褐色,有不规则的深皱纹,顶端的裂缝依然清晰可见。老中医说它能“疏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是调理气机的良药。治淋巴结核,它配伍金樱子、海金砂根;疗胃肠胀闷,单用它煮水煎服就行。很难想象,这曾是孩子们解馋的野果,竟能化解体内的瘀堵,像位温和的调解者,能理顺身体里的“气结”。

  乌蒙山的乡村里,八月札是孩子们的“天然糖果”。到了八九月,放学后的孩子会挎着篮子上山,专找裂开的八月瓜,吃得嘴角黏糊糊的,手里还攥着几个,要带回家给弟弟妹妹们。我到了读中学的年级,老家离中学校有近二十里山路,放学回家,经常饿得头昏脑涨,就蹿到路边的林子里,摘食八月札,可以说,八月札让我们的童年充满苦难与快乐。

  当地的大人们见到八月札,则会多摘些,用沸水泡透后晒干,收起来当药。谁家人有肝郁气闷、胃腹胀痛,抓一把泡在水里喝,褐色的药汤带着淡淡的涩,却能慢慢舒展紧锁的眉头。这果实,就这样在零食与药材的身份间自如切换,像山林里的精灵,既懂孩童的馋,也知成人的愁。

  《苏医中草药手册》里记载着八月札治淋巴结核的方子,四两八月札配四两金樱子、四两海金砂根,再加八两天葵子,煎汤分三天服。这寻常的野果,与其他草药配伍后,竟能对付顽固的病症,让人想起它开裂的形态——仿佛要把积攒的力量,全部释放出来,去冲破体内的“瘀结”。这种“打开”的意象,与它“疏肝理气”的功效不谋而合,自然的造物,总在不经意间透露着无言的哲理。

  在老家,还见有人将八月札的藤蔓当青藤使用,用它的藤蔓编背篓或提筐,说这藤结实耐用。原来它不仅果实有用,藤蔓也能派上用场,这份物尽其用的朴素,是草木与人类相处的常态。就像八月札自己,既愿意敞开胸怀,把甜蜜分享给鸟兽孩童,也愿意收敛锋芒,化作药汤里的苦涩,为病痛中的人送去慰藉。

  如今,在古蔺大村镇的赞台村还有农户在专业种植,乡村的菜市场上也能见到八月札,装在精致的盒子里,标着“野生水果”的字样,价格不菲。可我总觉得,它最动人的时刻,还是在山林里自然开裂的瞬间,阳光透过裂缝照进果肉,蜜蜂和野鸟在忙碌啄食,孩子的笑声从藤蔓间传来,那份未经雕琢的甜,才是八月札最本真的滋味。

  到了深秋,八月札大多被采摘殆尽,只剩下空壳挂在藤蔓上,像一个个粉色的小灯笼。它们完成了使命,把籽留给了大地,等着来年春天,再长出新的藤蔓。这便是八月札的轮回——开花,结果,炸开,奉献,然后静默等待,简单而圆满。

  八月札不仅是一种水果,在药罐里还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调理着现代人因压力而郁结的气机。这让我想起它的另一个名字——“预知子”,仿佛能预知人们的需要,在恰当的时节,以恰当的形态,给予最恰当的馈赠。或许,草木的智慧就在于此:不张扬,却懂得适时绽放;不索取,却愿意倾尽所有。就像那裂开的果实,敞开的不仅是果肉,更是自然对生命的温柔拥抱。(欢迎中医药企业加盟合作,联手出版《散文里的中草药》,联系电话:13882779006)

   作者介绍:初旭,原名王先军,四川泸州人。系民建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品牌促进会智库专家和新华社签约摄影师。主要著作有白酒专著《中国酱酒文明史》、辞赋专著《泸州百业赋》、城市品牌专著《最泸州》、散文集《山地风流》、报告文学集《遍地英雄》,红色故事丛书之《飞夺泸定桥》即将出版发行,系十三集大型纪录片《航拍赤水河》总撰稿和导演。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