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那把油纸伞 传承着古老的文化

2015-12-29 19:48 来源:泸州新农村 责任编辑:寒江雪
摘要】这个叫做分水的小镇,有着流传了400多年的油纸伞制造业。竹骨似水、纸面如绸,撑开伞面,薄薄的油纸承载起岁月沧桑的厚重;收拢伞骨,密密的针线联缀着传统文化的血脉。关于伞的故事,也可以说它本来就不是故事,没有波澜、没有曲折,宛如流逝的光阴,静静淌

       
 
      这个叫做分水的小镇,有着流传了400多年的油纸伞制造业。竹骨似水、纸面如绸,撑开伞面,薄薄的油纸承载起岁月沧桑的厚重;收拢伞骨,密密的针线联缀着传统文化的血脉。关于伞的故事,也可以说它本来就不是故事,没有波澜、没有曲折,宛如流逝的光阴,静静淌过……
   
 
                                                                      
                                                                                                                                     ——摘自《咔嚓———民间影像》
  
       泸州江阳区分水镇,从泸州市区往东南方向,驱车25公里就到了。这样的一个小镇,一条老街上的一个小厂,让这座原本应该淹没在历史中的小镇有了知名度。青石板的路,灰立料的墙,墙根下是三五成群喝茶的乡民。分水伞厂就在这样的一条老街上。分水纸伞厂,正式命名于1952年,是中国仅存的唯一一家保持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纸伞生产企业,油纸伞传统制作技艺被专家誉为“中国民间伞艺的活化石”,也是目前油纸伞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  
       一幢有着200多年历史的老房子里,年老的纸伞师傅眯着眼睛坐在天井中、窗户前坐着裱糊、穿伞,他们手中的技艺,已经经过了400多年的传承。老屋内,除了偶尔转动伞面的声音,一般很安静,土墙上依然保留着斑驳的已经看不清楚的标语,纸伞那特有的桐油香味儿飘散在空气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那一把把蕴藏着古老工艺的油纸伞便在这样安静地延续下来。  初冬的早上,在分水伞厂厂长毕六福的讲述中,分水油纸伞的前世今生,像一幅画卷一样徐徐展开。
400年历史96道工序
 
  泸州制伞业起源于明末清初,后由分水岭逐步发展到蓝田、沙湾、弥陀、小市等处。明末清初到二十世纪70年代,是油纸伞的鼎盛时期。民国年间,许桐生创立了“许桐生老伞铺”字号,许桐生也成为油纸伞传人中的大师。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小小的分水岭从事油纸伞业的匠人就多达1000余人,“家家都有制伞匠,户户都会编伞线。”今天,人们可以从伞厂大门上那陈旧的雕花中找到当年发达的痕迹。  
        现任分水油纸伞厂长毕六福,作为中国唯一的手工油纸伞代表性传人说起这项由老祖宗传下来的技艺如数家珍:“分水纸伞承袭了宗师许桐森的传统,每一把油纸伞,都要经过近百道工序,锯托、穿纹、网边、糊纸、扎工、晃油、箍烤……成品伞有一个标准,要求条子反复撑收3000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顶五级风行走不变形。”  
          在当地人的眼中古老的记忆里,纸伞也俨然是一种文化——“油纸”与“有子”谐音;圆形伞面寓意美满、团圆、平安;竹制伞架,寓意节节高升;桐油可以镇宅辟邪……  
         虽然是父子相传的技艺,但在毕六福的办公室里仍然有一份制伞的工艺流程。伞骨、网伞、伞托、伞杆……仔细数来,每把都要经过96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都有自己的标准:贴纸,花伞7幅、红伞8幅,要求“四沟”平整不露接头、“牙子”不露口,“胚子”、“托子”不露“猪鼻孔”;上油,从入手上油到收手抹油,无论伞顶、伞中、伞椽,桐油厚薄一样,每一道工序都必须精工细作。  
         毕六福告诉我们,纸伞的最后一道大工序是纺线穿伞,工人们将纺好的彩色丝线,根据不同的规格品种在伞中穿梭形成花纹。这道工序中最绝的是“满穿伞”,即用五色丝线穿梭2000多针,堪称极品。

   古老技艺焕发新活力

 
  这样一项古老的且令人惊叹的技艺,在经历了一度的辉煌后,也曾陷入低谷--伞厂最兴旺的时候有职工三百多人,年产量24万把;可到了前些年最低谷的时候,年产量仅三万余把,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为了保留全国最后的手工油纸伞,从本世纪开始,泸州市和江阳区两级政府就对油纸伞的传统技艺进行挖掘、整理和保护,对生态原料基地进行落实。  
         2006年9月,分水油纸伞列入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7年3月,四川省将分水油纸伞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分水油纸伞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成功。  
          这个在江阳偏远山乡一度艰难生存寂寥多年的分水油纸伞,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市、省到国家级的成功申报,受到了各级媒体、商家的关注,声名大振。分水油纸伞也从闭门做伞到受邀出访:亮相上海世博会、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博览会、参加“天府四川宝岛行”、中央电视台3、4、10、7频道相继报道……厂里的工人们说,“现在厂里经常都有人来参观,尤其是一到节假日,来的人更多。”作为伞厂负责人和国家级的传承人毕六富也直言:“产品销路比原来好得多了”。  
       市场打开了,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出新的活力,毕六福也不再为技艺的传承而担心了。“现在我儿子、侄子都在跟着我学习,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是没有问题的。”  不担心传承,毕六福将更多精力放在了产品的创新上。“要让这项技艺延续下去,就必须得让它有更为广阔的市场,让更多人接受它,了解它。”  
        如今,厂里的产品在传统的基础上更融入了现代的元素,老毕说,油纸伞不是易耗品,从现在的市场来看,应该更突出它的工艺性,将它变成人们的收藏品。“要打开思路,让品种越来越多。”


 
做把世界上最大的油纸伞

 
  今年7月,他受到美国启明文化教育基金会邀请,到了美国加州,“我在那里呆了18天,向当地美国和中国的孩子们展示油纸伞技艺,孩子们都很喜欢。”如今的老毕,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奔走。而他的传习所里,也经常迎来很多参观学习的人,这让老毕很欣慰,这项老祖宗留下的手艺能够一代一代传下去并发扬光大,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前段时间,老毕接到一笔订单,对方定制一把直径为16米的大伞,“这比我当初做的那把伞王还要大。”老毕说,这样大的一把伞,8名工人加班加点地做也要80天才能完成。在老毕心里,他还想自己做一把直径16米的伞,“就做成最传统的龙凤呈祥的大红伞,把它立在分水,成为一个标志。”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伴着戴望舒的《雨巷》,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分水油纸伞将在现代的生活里继续着它古老的步伐。(文/周菁  周丽)

热搜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