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称,拉长的字符让人想到跳舞的妇女。“当我想起在家的日子,想起我的母亲,就觉得心如刀绞”,中国神秘文字女书写成的一本有上百年历史的日记第一行这样写道。女书翻译成德语意为“妇女书写的文字”。它可能是最古老的特定性别文字,也是首个众所周知的仅在妇女中流传的文字系统。中国妇女用它交流秘密信息。
据德国《南德意志报》10月10日报道,关于女书的起源,有很多传说:例如有的说它是一个假扮官员的聪明女孩所写,也有的说是11世纪执政的宋朝皇帝的妃子胡玉秀所写。在这两个故事中,女主人公都陷入困境。一个被投入监狱,因为她装扮成了男人;另一个则不能离开皇宫。但她们通过秘密文字给家人和其他女性写信。
报道称,清华大学的赵丽明教授从30年前开始研究女书。她猜测,今天已知的女书起源于16世纪,是当时中国南方湖南省农村妇女在纺织和刺绣过程中发明的。“现存最古老的女书日记有300多年历史”,赵说,但没人知道它确切始于何时。
这位学者将在2017年初出版《女书书法字典》及其英译本。那也将是挽救这种文字免于消亡的一个尝试。在过去20年里,很多高龄女书传人都去世了。现在,在湖南省南部的江永县还有大约7位女书传人。
报道称,古代妇女通过书写女书减轻痛苦,因为她们的生活往往不幸福。她们生活在农村社会结构里,男人和女人严格分离。女人负责家务和抚养孩子,她们被排除在高级教育之外。在女书发源地江永,古时女孩7岁就像全国其他很多地方流行的那样裹脚。她们的脚趾被绑断,以便塑成所谓“三寸金莲”。普通家庭的女孩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靠婚姻实现社会升迁的机会。但这与巨大的痛苦分不开:脚趾在疼痛中慢慢腐烂或废掉。因此导致的感染有时甚至会是致命的。很多女孩后来不能正常走路。
为了相互鼓励,妇女们用女书传递秘密信息,例如“在我们陪伴下你将永远不会绝望”。带有中国血统的美国作家邝丽莎在其小说《雪花和秘密的扇子》中讲述了19世纪雪花和百合这两个女主人公在扇子上书写女书分担忧愁和分享快乐的故事。这部小说基于邝丽莎在江永发现的女书书信中的真实事件写成。
报道称,女书是吸收江永方言的一种音节表音文字。一个字代表一个音节。而汉字却是一种词素音节文字。80%的女书是借源于汉字而造的。其他20%模仿当地服装纹饰或自然造型。它们大多被写成诗歌,被咏唱而非口说。女书作者们用400至500个女书文字就涵盖了所有的江永方言。
妇女们自己则把女书称为“长脚文”,因为修长的笔画让人想起蚂蚁或蚊子的脚。女书信息往往秘密传递,妇女们许诺不向任何男人透露。男人们对女人们的活动也不是特别感兴趣。一些文字读起来就像是早期女权主义的号召,例如太平天国时期的一枚铜币上写着“世上所有妇女都是一个大家庭里的姐妹”。
但女书记录的格言大多是日常礼俗、生活的艰辛、普遍的贫困或丧失亲人后的悲伤。女书还被用来写作传记、童话、诗歌、祈祷文以及如何与公婆相处的建议。这种文字被写在扇面上,织在手帕上,也用来写信。它还记录过历史事件:人们发现了从太平天国至抗日战争时期的女书历史记载。
但很多的家族传承书籍在上世纪30年代被日本兵销毁。女书一度几乎灭绝。2002年,江永县浦尾村建成了一座女书博物馆,2006年中国政府宣布女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了编写字典外,赵丽明领导的学术团队还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学者们一起开发所谓的“统一码”,他们希望未来也能在电脑和智能手机上写女书。(编译/聂立涛)
资料图片:2013年9月7日,在第四届中国桂林国际旅游博览会上,一名来自湖南省江永县的女子在推介一幅女书艺术作品。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