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南缪氏历史(一)
关于始祖“衍真公”
始祖衍真公,字实庵,原居金陵南七里。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官赴虔州(今赣州)邮镇司。(公元1140年抗金名将“莫须有”罪名死于风波亭,金人大举南侵,皇帝赵构仓惶南逃)。遂衍真公所官之邮镇司也解组,解组之后,携二子长子璜,次子瑜卜居龙南城东坊内堡弹子寨,后因慕大龙堡风景秀丽,又迁龙南大龙堡横岭头立业(即今全南县梅子山脚下全南县委周围)。原配徐氏,副室孙氏,夫妇生殁失考,合葬龙南坊内堡弹子寨,鸦形。以上为从二修以后的族谱上的记载。从这几句话分析,有以下疑问:1、衍真公的父母亲是谁?2、衍真公一家当时在金陵南七里居住了多长时间?是一个家族还是就衍真公一家人或就衍真公就一个人在金陵南七里工作?3、衍真公到虔州时肯定成年,但他到虔州之前是否成婚,还是在虔州以后才成婚?4、衍真公在虔州邮镇司任上做了几年?5、璜瑜二公是在金陵出生的还是在虔州出生的?这些疑问可能在大多数衍真公后裔子孙心中都同样会有,但这些问题都是很难考证出一个结论。
《温州苍南缪氏通志》《先贤》章中“爱国将领”“以身许国 缪朝宗”的叙述提到一句:“据说今兰陵郡缪氏一族所尊之太始祖缪衍真就是缪朝宗之子。时在元朝,谱书不敢写其父名,仅只点明原居建康。”仅仅就这两句话,与我支“缪氏族谱”所记载的有很大的出入。我谱所载始祖“衍真公”原居金陵,于南宋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官虔州(今赣州)邮镇司。二世祖“瑜公”也在宋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中进士。而缪朝宗是(?---1277年)在世。“衍真公”1146年到赣州时肯定是个成年人了,最起码也是二十多岁的人了,就算是缪朝宗活了一百岁,那他也是在1177年出生的,缪朝宗出生时“衍真公”最起码也是五、六十岁的人了。所以缪朝宗怎么说都要小于“衍真公”和“瑜公”,这又何来“据说缪衍真就是缪朝宗之子”一说呢!这一“据说”有点蒙人啊!况且本《温州苍南缪氏通志》305页《人物》章关于缪瑜的叙述:“缪瑜,字珍叟,龙南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丁未科进士,授进贤令,文学造诣较深。“看看,这不是前后矛盾吗!缪瑜1187年中进士时说不定缪朝宗都还未出世呢!又况且说缪瑜的父亲缪衍真是缪朝宗的儿子,这不是非常之滑稽吗!
也许是祖宗保佑,冥冥之中的安排:今天年后年初九在全南天龙缪家人拜年时,找到一本全南《缪氏重修族谱》的头一卷,这是全南缪氏可以找到的最古老的一本族谱,该谱是雍正二年修成的。里面有很多内容在三修以后的族谱里都没有,而且第一篇谱序是缪观国撰的序,这篇序在三修以后记载都是说是二修谱序,但这里明确说了是《缪氏旧谱序》,也就是说肯定是第一修谱的序,这样跟序里面所讲的内容也对得上。在这篇《缪氏旧谱序》上就可窥出一点衍真公的来源方向指向。这篇序要来分析分析。但在分析这篇序之前,先要介绍“缪观国”这个人。2017年3月16日
全南缪氏历史(二)
关于缪观国
缪观国为全南《缪氏族谱》一修谱序之撰写者。以下为各种史料记载的情况:1、缪观国:明祁县人,洪武进士,永乐中以给事中出龙南县。公敏恺悌,激劝耕读民俗以变(《万姓统谱》,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赣州府志》,定南《缪氏族谱》,前清翰林缪荃孙辑之《兰陵缪氏考古录》);2、缪观国:永嘉平阳人。由特科历台州参军。淳熙九(公元1182年)年丞龙南。明而不察,严而不苛。乞休去,民遮留之。(《谢志》,赣州市图书馆藏《赣州府志》,清光绪二年刊本《龙南县志》)。3、缪之光:字观国,台州临海县人,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特奏名登进士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 宋代卷》,定南《缪氏族谱》六修--其来源为《嘉定赤城志》)。
因现在找到的《缪氏族谱》重修谱的《缪氏旧谱序》为残缺,所以就结合三修《缪氏族谱》。以下为该篇序文:《缪氏旧谱序》:“丙子之岁,予奉圣天子,承玆龙邑,甫下车,即谒圣庙诣乡贤祠。见有讳瑜字珍叟者,厥姓乃缪也。因窃思我缪氏之裔,虽蔓延天下,原出自一人。玆龙邑之有缪氏,其与余宗将毋同?回署未几,适有族兄号志昂者,持家谱而嘱余序,因为之。溯其源,则曰:来自金陵也。问迁龙邑何始?则曰:衍真公焉。夫衍真者,旧谱所载,为司于虔州之邮镇司者也,与吾宗撒手各迁,特百余年事耳!而彼此茫然若是,倘今日不莅玆土,将数世以还,不竟如风马牛之不相及耶。、、、、、、予披览而深嘉之,因乐为之序。落款署名:文林郎知龙南县事 宗弟 观国 顿首拜撰 。”
结合全南《缪氏族谱》分析,序文中的“丙子之岁”应该为,有三个选项:一、公元1276年,南宋恭帝德佑二年,南宋王朝灭亡前第三年;二、公元1336年,元顺帝即位的第三年。当时元右丞相伯颜把政,禁止汉人参政,取消科举,在1340年才恢复科举;三、公元1396年,明朱元璋洪武28年。在这里结合族谱“丙子年”应该是公元1396年(明朱元璋洪武28年)。又:缪观国一到龙南即拜圣庙乡贤祠,见缪瑜公的牌位则说明当时缪瑜公已经去世。而缪瑜公是在公元1187年(宋淳熙14年)中进士,嘉定中(公元1214年任进贤县令所以第一段当中的2、3在时间上就不符合了。又:序中提到的族兄“志昂”者,为“衍真公”的第六世孙缪俊道,号志昂,他就是第七代“聪”字辈的父亲。聪字辈从聪一到聪九,九兄弟,只有聪七有出生年记载,是出生于元至正壬辰(公元1352年)。古时人结婚都比较早,所以推算聪七出生时俊道公应该在29--31岁左右,那么丙子年(公元1396年)俊道公也就是在73--75岁左右,这个岁数完全有可能还活着。所以俊道公拿着族谱去找缪观国写序就是真实的。又所以可以排除一和二这两个“丙子年”。
再来讨论“族”和“宗”的异同。
2017年3月20日
全南缪氏历史(三)
“族”和“宗”的讨论:
一、族:1、古代同一氏族或宗族的人,不但有血缘关系,更需要在族旗下面共同协力战斗。
2、人种学上的族即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3、民族学上的族: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族。
4、亲族: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族,氏族,部族。
二、宗:
1.、家族的上辈,民族的祖先:祖宗,宗庙,宗祠。
2、派别:宗派。禅宗(佛教的一派)。
3、家族:宗法(封建社会以家族为中心,按制统远近区别亲疏的制度),宗族,宗室(帝王的宗族),宗兄。
4、宗祠:存放家族亡故先辈牌位、举行家族内各种仪式或处理家族事务的地方--祠堂 。
我的理解:族和宗大部分时候所表示的是同样意思。但在一定的语境一定的中心思想之下,又有区别。区别就是:同姓就可理解为同族,而同一个姓也有多个来源,每一个来源就是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宗,族的意思范围更大,宗的意思范围更小。比如以前有联宗的情况,比如上面提到的帝王的宗族--宗室。也就是说祖先相差更近的就叫“宗”,祖先相差更远的和或不同来源同一姓氏的就叫“族”。
再回过头来看缪观国撰的这篇序文:缪观国谒圣庙诣乡贤祠见有缪瑜时想的是“其与余宗将毋同”,意思应该是:缪瑜是不是和缪观国同一个祖先来源,是不是可以同排辈分的。而后缪俊道(号志昂)持族谱请缪观国撰序时,称为俊道为“族兄”,因为这时还不敢确定是不是同一祖先,所以称“族兄”。再与俊道了解后,就说衍真公“与余宗撒手各迁”,这句话说明缪观国就确定衍真公确实和他是同一祖先,才说“与余宗撒手各迁”。最后缪观国落款称是“宗弟”,而没有再说是“族弟”。所以据“余宗”、“族兄”、“宗弟”这三种称呼来看,衍真公的上源就基本可以确定为和缪观国是同一近支的,也就是说搞清楚了缪观国的祖籍也就基本可以搞清楚衍真公的祖籍!!(个人理解,对错与否还需讨论)
2017年3月20日
全南缪氏历史(四)
虽然上一讲说到我全南始祖衍真公可能是来自缪观国这一支的缪氏,可就单单他一篇序文也没有力度来证明,非常关键要能找到有缪观国系支的谱牒,而这谱牒又有关于始祖衍真公的记载,那就非常理想。况且就单缪观国的祖籍生平都有很大的争议和版本众多。就关于缪观国的中进士和在龙南任县丞的时间就有三种说法:1、洪武进士,永乐中以给事中出知龙南县事(《万姓统谱》,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赣州府志》,定南《缪氏族谱》,前清翰林缪荃孙辑之《兰陵缪氏考古录》);2、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丞龙南(《谢志》,赣州市图书馆藏《赣州府志》,清光绪二年刊本《龙南县志》);3、南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特奏名登进士第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 宋代卷》,定南《缪氏族谱》六修--其来源为《嘉定赤城志》)。关于缪观国的籍贯甚至有四中说法:1、明祁县人;2、永嘉平阳人;3、台州临海县人;4、安徽祁县人(温州苍南缪氏通志)。在这么多的各种说法当中真不知哪一个是要找的。还拜托江苏江阴缪辛龙宗亲帮查找了《山西通志》,《山西祁县志》,《平阳县志》,都没有找到关于缪观国的记载,甚至说整个《山西通志》和《山西祁县志》都没有一个缪姓的人,也不知山西有没有缪氏曾经居住过。关于说“安徽祁县”的应该就是一个笔误,安徽是没有祁县的。
由于历史久远,朝代更替,关于全南缪氏始祖衍真公的来源问题和与缪观国有无关系问题,现在也就查找到这么多,却并没有确切证实什么东西,但不管怎么说还是比以前就更有了一点眉目了。要是有缘,这个衍真公的来源问题还是会找到答案的。
如果始祖衍真公是来自于缪观国这一支,那么我有一个关于衍真公迁徙的设想:衍真公的组父辈从缪观国的祖先那里来到南宋时的金陵南七里开基立业,衍真公在那里出生长大(所以全南缪氏族谱才会记载说衍真公来自金陵南七里,而不说来自缪观国祖先的那个地方)。后来在政府上班,还可能娶妻生子(或没成家,或娶妻没生子),由于工作出色,就被派到江西的虔州(今赣州)任邮镇司(在虔州娶妻生子或生子)。又由于当时时局动荡,皇帝南逃,也就无工作可做,于是就迁居到虔州的龙南县坊内堡弹子寨,在弹子寨住了几年,家庭也大了,有娶有璜瑜二子并有四十多仆人。再因看到龙南大龙堡风景秀丽,山川隽美,就又把家迁居在了龙南大龙堡横岭头(即今全南县梅子山脚下县委周围)开基立业。从此在此安居乐业,一直繁衍至今已800多年了。在全南已经传有三十一代了。而衍真公的后裔现在也遍布大半个中国甚至海外。
2017年3月21日
全南缪氏历史第(五)
关于缪瑜
二世祖“缪瑜公”,字珍叟,号无瑕,系始祖“衍真公”的二公子,幼每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生殁年不详。瑜公在南宋淳熙丁末年(公元1187年)中黄瑢榜进士及第。宋嘉定中(公元1214年)任江西进贤县令,主政清廉,有守有为,民甚德之(江西通志,赣州府志,进贤县志,龙南县志,全南县志)。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任广东高要县县令(现属广东肇庆市)。至今,肇庆市七星岩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还保存“缪瑜吟咏”石刻,石刻位于石室岩下的石室洞内黑岩洞壁(来源:2015年肇庆市端州区新闻中心,作者贾穗南)。附入圣庙乡贤祠。葬龙南里仁堡曹岭,(据全南松山缪圣坤六修族谱主修者说:瑜公墓已被人占据盖房了)虎形。子三:国扬,国彦,国光。瑜公为龙南(公元1903年前全南的金龙镇木金乡中寨乡部分地方都属龙南管,以前叫大龙堡)有史记载以来的第二个中进士的人。瑜公当时生活屋基就在现在的全南县委周围,开基立业,并建有祠堂(但现已很难找到一点痕迹了)。
二世祖缪瑜公南宋淳熙丁末年(公元1187年)中黄瑢榜进士及第,宋嘉定中(公元1214年)任江西进贤县令,南宋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任广东高要县县令。1187年中进士到1204年任高要县县令,这其中相隔17年。这里就有疑问了:二世祖缪瑜公在这17年当中去干嘛了!?难道南宋朝廷没派事让瑜公去做吗?因为全南缪氏族谱对这段时间的缪瑜公是空白的,也没找到有任何一种地方志或其他著述资料有过记载。甚至关于缪瑜公在高要县任县令的记载在族谱和其他著述中都没有,只在2015年的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的新闻网上偶然找到有记载。而族谱和其他地方志都只记载南宋嘉定中(公元1214年)在进贤县任县令,所以从1187年中进士到1214年任进贤县令,这之间相差27年之久,这更让人难以理解。在南宋的制度,正常的一个新科进士,肯定会马上派一个工作,如若外放的话,最小也放个七品县令。我们假设我们的缪瑜公比较聪明,在他1187年中进士时是20岁,那他人进贤县令时就是47岁了。假设我们的缪瑜公1187年中进士时是30岁,那他任进贤县令是就是57岁的人了。整个的宋王朝是重文轻武的朝代,文人是很受重用的,按正常的程序,在缪瑜公47岁或57岁的时候不可能还是一个七品县令的,除非我们的缪瑜公中进士后谢绝参政,而在47岁或57岁后又愿意参政了,但是过了27年之久,朝廷不一定还能记得27年前的进士了,况且在27年当中有会有大量的人中进士。所以所有的记载都让人很是费解!!
注:《江阴东兴缪氏家集》(缪幸龙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1、《闞庄派一世祖缪全一族称全一公传》(仍孙 煌 敬存)中提到“远祖讳瑜,宋时以诗名家,为进贤令。”2、《闞庄派六世缪廷玉族称怡云公行略》(子 楷 观海)中提到“远祖讳瑜,以诗为宋名家,仕进贤令,扈宋南辕,家于常熟小山湖桥。”3、《闞庄派六世缪廷玉族称怡云公暨元配惠氏合葬墓志铭》(广西布政司左参议 常熟 丁仁 明德)中提到“缪之世裔,其来盖远。至宋有讳瑜者,以能诗名起家,为进贤令,扈跸南迁,寓居常熟之小山湖桥,君远祖也。瑜裔孙全一,国初时徙江阴之东兴里,遂定居焉,君始祖也。”此《江阴东兴缪氏家集》三篇中提到“缪瑜公”为江阴缪氏之远祖,也即江阴缪氏族谱也是这样记载的。宋时名“缪瑜”者,以诗名家,又仕进贤令的只有一个,即我全南缪氏始祖“缪衍真”的次子“缪瑜”。宋时“缪瑜公”的次子“缪国彦”回籍金陵。
二世:“瑜”字辈:
一、 缪璜:衍真公长子,字夏壁,娶高氏,夫妇生殁不详,葬龙迳龙形,子一:国振。
(注:据查龙迳现在的位置在今龙南县桃江乡跟全南县龙下乡交界处的龙迳一带的山脉山谷,山脉最顶有一老塔,据老辈60多年前去过的讲,墓就在塔的左边的山脉(那段河叫龙头滩)。2017年3月27日员山志平,老洲坝福明,含水作民,麻布阶松,松山添华,五个人去寻找了一个下午,但可惜没找到。)
二、缪瑜:衍真公次子,字珍叟,号无瑕。宋淳熙丁末(公元1187年)进士,嘉定中(公元1214年)为进贤县令。有守有为,多善政,民甚德之。工于诗,著有《崆峒集》,为人所脍炙。生平襟度俊逸,潇洒出尘,故致仕时刘后村(刘克庄)赠之以对曰:观山观水观日月,言孝言慈言友恭。附入圣庙乡贤祠,详载县志。娶赵氏,副室李氏何氏。圣殁不详。葬里仁堡曹岭虎形。子三:国扬,国彦 ,国光。
2017年3月23日
全南缪氏历史(六)
三世:“国”字辈:
一、国振:缪璜公之子,字麟趾,附葬父坟,娶朱氏葬桃花迳取(浊?)水坑凤形乾山巽向。止。
二、国扬:缪瑜公长子,字声宏,宋奉例为福清仓官。原配汤氏,娶妾宋氏杜氏彭氏葛氏。生殁不详,葬水西仓岭,人形。子三:均佐,均佑,均政。
三、国彦:缪瑜公次子,字俊卿,娶高氏。回籍金陵。
四、国光:缪瑜公三子,字叔辉,娶甘氏。止。
三世“国”字辈四兄弟,就有国振(璜公之子),国光(瑜公三子)没有传后。国彦(瑜公次子)又回籍金陵。只有国扬公(瑜公长子)传有三子。
国彦公回籍金陵,他为什么要回籍金陵呢!?从国彦公回籍金陵我们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呢?这样我们就可以大胆推断:衍真公在金陵居住时肯定有父母兄弟,在金陵也可能居住了一两代,而由于衍真公在金陵老家的兄弟没有传到后,所以衍真公就派一个孙“国彦”回金陵老家顶继兄弟的后。而国彦公回金陵时也已经成家,娶妻高氏。既然国彦公在虔州就已娶妻,回去金陵那就肯定传有后代。只可惜国彦公回去后就可能再也没有来过虔州了,而虔州这边也没有谁再回去了,因为那时时局动荡。
四世:“均”字辈:
一、均佐:国扬长子,字良辅,生殁不详,葬上蒙堡南坑桃花迳大虎躐(踩的意思)小虎形,艮山坤向。妣朱氏,葬大坑凤形,巽山乾向。子二:清益,清盛。
(注:上蒙堡:现在上蒙堡所属区域:1、东江乡:在龙南县中部。以河谷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渥江自南向北穿流中部,以渥江的别称东江为名。明清时属上蒙堡,1959年从临江公社析出东江公社,1968年并入临江公社,1978华复置东江公社,1984年改置乡。东江乡面积49.8平方公里。辖中和、大稳、晓坑、新圳等4个村委会。2、武当镇:在龙南县南部,渥江从西南向东北流经中部,棋棠山林场设境内有名胜武当山。以境内武当山为名。明清时属上蒙堡,1950年置大坝乡,1958年属临江公社,1961年析设武当公社,1984年改设乡,1989年撤销武当乡,设立武当镇。武当镇面积110.1平方公里,辖新街居委会,岗上、大坝、石下、横岗等4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大坝圩。3、临塘乡:在龙南县中部。境内丘陵起伏,渥江由南而北穿越中部,中部有温泉。以原临江、塘口2乡首字为名。明清时属上蒙堡,1949年为临江、塘口乡,1958年合并设临江公社,1984年改置临塘乡。临塘乡面积110.5平方公里。辖东坑、大屋、塘口、水口、西坑、临江等6个村委会。4、南亨乡:在龙南县南部,多山地。渥江自南向北穿流中部。取名南亨,寓财源亨通之意。明清时属上蒙堡,1950年属南亨、石门等乡,1958年属临江公社,1959年析设南亨公社,1984年改置乡。南亨乡面积97.2平方公里,辖东村、西村、助水、石门、圭湖、三星等6个村委会。5、汶龙镇:在龙南县东部。境内多为山地和丘陵,汶溪自东南向西北贯境,西入渥江,为季节性河流,汶龙以河道弯曲似龙,故名。明清时属上蒙堡,1949年为汶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2年撤销汶龙乡,设立汶龙镇。汶龙镇面积84.4k㎡,辖江夏、里陂、上庄、石莲、新墟、罗坝等6个村委会。)(注:大坑:今在全南县金龙镇含江村桐梓岗后面的大坑山上。)
二、均佑:国扬次子,字弼直,妣郑氏。止。(没有记载生殁葬。)
三、均政:国扬三子,字廷布,由龙南徙居安远大石堡九洲岗。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定南立县,划安远大石堡归定南县。顶充佰石里长,名缪永富。葬芙蓉山乾上。妣袁氏,葬白泥坑黄羌地月形,巽山。子一:清孟。公立四埂寨避难,寨顶周围俱系屋基。(四世均政公开始从龙南迁徙。)(又注:隆庆三年即公元1569年均政公还健在,好像不符合逻辑。衍真公1146年到赣州,传四代到均政,四代人最多也就120年,而1146年到1569年都420多年,四代人不可能相差420多年,这明显就不对。)
2017年3月30日
全南缪氏历史(七)
五世“清”字辈:
1、清益:均佐长子,号子谦,公性淳谨,好善乐施,月旦有评。妣鄢氏。夫妇生殁不详,合葬(上蒙堡)南坑犬眠形。子三:俊道,俊远,俊达(重修谱上的吊图写俊通,而后文介绍又写俊达。不知为何)。
2、清盛:均佐次子,字亭松。止。
3、清孟:均政之子。葬龙川打石排龙头寨头形,巽山乾向。妣何氏、杨氏,同葬龙头寨尾,乾山巽向。子一:俊能。
六世“俊”字辈:
1、俊道:清益长子,字志昂,生殁不详,葬上蒙堡南埠罗经坪犬眠形。原配白氏,生殁未详,葬上蒙堡罗经坪牛皮形 辛山乙向。子八(缪氏重修谱):聪一,聪二,聪三,聪四,聪五,聪六,聪七,聪八。
注:重修谱上俊道公的儿子只记载八个,而没有“聪九”,但从三修谱以后就多出一个“聪九”来,不知何故,三修谱上也没有什么说明。不知是重修谱对还是三修谱以后的对。
2、俊能:清孟之子,生殁不详。葬柏木坑水口犬眠形,巽山乾向。妣余氏,夫妇仝塚。子一:聪隆。
注:五世清益公另两个儿子,次子俊远,三子俊达,哪修谱均没有一个字的记载。不知何故!
2017年4月5日
全南缪氏历史(八)
七世“聪”字辈
1、聪一:俊道长子,字日忠,妣张氏,生殁葬失考。(重修谱:字日忠,娶张氏,生子三,举家罹难,生殁葬未详)。
2、聪二:俊道次子,字日信,娶刘氏,罹难。徙居连平。
3、聪三:俊道三子,字居仁,娶郭氏,举家罹难,殁葬未详。
4、聪四:俊道四子,字行勇,娶曾氏,生殁葬未详。(重修谱:举家罹难)。(六修谱:徙居广东五华立业)。
5、聪五:俊道五子,字淑性,娶欧阳氏,夫妇生殁葬未详。(四修谱:字淑性,娶欧阳氏,葬石子梗。徙居赣州章水乡九十四都二图境里,即今赣州市蟠龙镇塘坊村。子一:允英。四修开始这样几记载。)
6、聪六:俊道六子,字由义,郡禀生,生殁未详。开基员山坝。一生积德行仁,修睦乡里,宏创阡陌,恤寡怜贫。葬本堡(大龙堡)矮田坑大座人形,丁山癸向。妣陈氏,三从有道,四德无亏,葬本境梨黄坑,蛇形,乙山辛向。子二:允琮,允珍。公遗员山坝祠宇一所(聪六公祠)蟹形,丙山壬向。
7、聪七:俊道七子,子居廉,生元至正壬辰(公元1352年)。祖业广裕,时际维艰,昆季罹难,不堪悉述,公能独力拒寇,升平之日好施乐善,课子成名,年高德邵,享寿七十有五。明奉例 恩荣七品寿官。殁明宣德丙午(公元1426年)。葬大龙堡松山背老禾坑,大虎躐小虎形,丙山壬向。娶 黄氏,生至正六年(公元1347年)丁亥,葬夫坟上边。子三:允成,缪智,允恭。
8、聪八:俊道八子,字节全,娶黄氏,罹难,殁葬未详。
9、聪九:俊道九子,字德真,娶肖氏,生殁葬未详。
注:关于七世“九条聪”在全南有一个口口相传的故事:说是在明朝初洪武年间,有一朝廷官员途径大龙堡到广东去上任,因这官员没有下马拜谒二世祖缪瑜公(因缪瑜公是配享圣庙入乡贤祠)。所以“九条聪”就去拦截了这位官员,结下了梁子。官员到任以后就派兵来捉剿,于是“九条聪”兄弟们就逃难迁徙。而只有“聪六公”和“聪七公”留在了大龙堡守祖居其余不知去向。但今年在天龙村缪氏找到一本“缪氏重修谱”的首本,有一篇“聪六公房序”记载:说是明朝洪武年间因贼寇扰乱,“九条聪”因而逃难迁徙,独剩“聪六公”“聪七公”留守祖居。因而有重修谱的文字记载,“九条聪”兄弟们的迁徙原因应该是因为贼寇扰乱。按族谱记载贼寇扰乱时从“聪一”到“聪九”都已经娶妻成家了,当时的家庭应该人不少,举家遇害的应该不太可能,贼寇来扰乱无非也就是抢夺财物,而抢的也肯定不就是缪氏一家人,所以因为改姓的可能性也不大。那么“聪一”,“聪三”,“聪八”,“聪九”四兄弟哪去了呢!?到现在都还不得而知。去年参加深圳宗亲会时,广东中山的缪洪泽宗亲说他曾经去广东的南雄县珠玑巷四次,寻找中山缪氏的祖先,据他说他中山缪氏的祖先很可能就是“聪一公”,但也还没有证据。如果中山缪氏是“聪一公”的后裔,那还有“聪三公”,“聪八公”,“聪九公”的后裔在哪呢!?
10、聪隆:俊能之子,生殁未详,葬石头山中心屋田咀上,鹅形,庚山。娶唐氏,合葬夫坟。子一:允忠。(注:因聪隆的老祖均政一百多年前就迁居安远,所以聪隆并不在大龙堡居住,也就没有受到贼寇的扰乱。)
全南缪氏历史(九)
八世“允”字辈
1、允英:聪五之子,妣张氏,葬大龙堡石子梗。子一:文邝。
2、允琮:聪六长子,字际游,妣白氏,生殁失考,附葬矮田坑人形(重修),六修:葬上蒙堡南埠罗经坪犬眠形。子五:文辉,文煜,文广,文忠,文胜。
3、允珍:字贵玉,生殁未详,原葬矮田坑下手窝内,猫儿洗面形,午山子向。后移葬上蒙堡蕌子坑,丙山。娶黄氏,附葬夫坟内。子四:文通,文职,文武,文乐。
4、允成:聪七长子,字婓章,生殁未详,葬大龙堡小慕钟宅下首,虎形。娶张氏,葬连平州水阳洞鹅形。子六:文礼,文隆夭,文魁,文瓒夭,文溪夭,文滟夭。
5、智(允智):聪七次子,字天锡,号明斋,幼年游庠明岁贡,授湖广茶陵州知州,详载县志,解组时,好善乐施,膳蒸尝,修古刹,舍智登寺田租二十余石。子六:文暹,文昊,蕉古夭,文勖夭,朝古夭,扁头夭。
6、允恭:聪七三子,字克让,乡饮大宾,生洪武三十三年庚辰,享寿八十四岁。殁于明成化十七年。娶黄氏,生于建文二年,享寿七十有五。夫妇合葬早禾岗黄牛挨磨形,卯山。子二:文端,文渊。开创含水基业。
7、允忠:聪隆之子,生殁未详,葬芙蓉山,乾向。娶高氏,葬白坭坡村蛇形巽山。子 二:胜良,胜安。
注:明洪武年间从公元1368年到公元1398年总共只有三十一年,没有三十三年。
九世“文”字辈
1、文邝:允英之子,妣郭氏,葬石子埂。子一:秉忠。
2、文辉:允琮长子,字映华,生殁失考,葬梨黄坑,蛇形(上穴),乙山辛向。妣蔡氏,葬倒水陇蛇形,寅山申向。子四:秉镛,秉球夭,秉钟夭,秉锜。
3、文煜:允琮次子,字电明,附葬梨黄坑蛇形,乙山辛向。娶廖氏,继室郭氏,合葬夫坟。子三:秉锳,秉镡,秉锭。
4、文广:允琮三子,徙居广东高州田白县(重修)。前明洪武十八年任广东惠州府粮务分司兼署河源县,公见河邑山川秀丽,风俗醇厐,携家口遂居康禾义合,顶立大州一图一甲大康人户。妣金氏,仝葬永安城内陇桂寺。子三:玉耇徙居,锦耇,金耇(三修)。四修开始文广公后裔没有参加族谱联修,所以全南定南谱没有记录。
5、文胜:允琮五子,字胜才,明初由龙南迁居定南月光埠,后迁安远大石堡台光井口塘,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定南设县,后裔孙名缪隆孙顶充佰石里长,经管甲首。葬台光黄鸦山绣针落巢。妣李氏,马氏,合葬黄鸦山,夫妇上下两穴。子三:景隆,景南,景华。
6、文通:允珍长子,字若亨,徙居上蒙堡南坑陀背树下,生殁未详,葬桃花迳虎形(祖坟左边),丑山未向,娶林氏,葬浊水坑绳迳龙形,艮山坤向。子一:秉祯。
7、文职:允珍次子,字胜良,生殁未详,明初由龙南迁居定南月光埠,后迁大石堡台光大塘虎形,甲山。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定南设县,后裔孙名缪隆孙顶充佰石里长,后于城内照壁下大街共竖店房一所。娶王氏,夫妇合葬月光埠海螺形艮山,子三:景聪,景能,景达。
8、文武:允珍三子,徙居牛牯塘中心围,娶陈氏,夫妇生殁未详,合葬观音塘,子二:秉寅,秉虎。(注:牛牯塘,是现在全南县中寨乡筠竹牛牯塘,经查实是现重庆綦江县缪氏的老祖,文武的第六世孙有亨公携娶及三子徙居四川綦江,现重庆綦江。)
来源:由江西全南缪氏文化研究会 供稿
-
川南经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川南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川南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川南经济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发布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882779006 邮箱:31090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