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熟悉的‘老袁广播’又来了,我还是有问必答的袁志成。今天我们来聊聊稻鱼共生综合种养科技,为我们村的富硒大米加把劲儿……”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到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老袁广播”准时在古蔺县金兰街道桂香村响起,“土味”十足的声音伴随着山间流淌的云雾,飘到村子里的角角落落。
“老袁广播站”的“前身”是“夫妻广播站”。29年前,37岁的袁志成和妻子黄克芬开办了村里的第一个广播站——“夫妻广播站”。29年来,袁志成每天通过电视、手机、报纸等途径收集时事热点,转化成乡亲们听得懂、听得进去的语言播出去,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成为党的方针政策的“信使”和乡亲们的“眼睛”,也成为桂香村为民办实事的一张名片。
桂香村海拔800-1100米,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生产出来的水稻品质优良。全村共种植水稻1500亩,总产富硒大米160万斤。袁志成得知”稻鱼共生“农业发展模式能真正实现一田两用,稻鱼双收,做到生态保护、农民增收“两不误”,他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了解”稻鱼共生“的相关知识,利用广播传递给村民,鼓励村民在稻田里养鱼。
2023年,在袁志成的发动下,桂香村试点发展稻田养鱼200亩,9月放入鱼苗,目前稻花鱼长势良好,预计2024年在收割稻谷的基础上,可收获稻鱼5000公斤,增收15万元。“现在村民的积极性比较高,我们家也发展了20亩。”桂香村农民罗发尧说,年龄大了,眼睛不好使,袁志成把他学到的技术通过广播讲给大家听,带着大家干,乡亲们的信心更充足了。
乡音无改,乡恋依旧。29年过去了,老袁广播站的声音仍定时在村子回荡。今天68岁的袁志成对于何时“退休”并无计划,“播大家想听的,听大家想播的。我会一直播下去,直到无法继续。”袁志成说。
来源:川观新闻 曹雪 文/图
成都女子医美后脸肿变形维权被警察铐走:官司我都赢了,要个道歉
彭女士想不明白,自己是一名消费者,怎么就被警察铐上手铐押到了...(646 )人阅读时间:2024-12-31川南经济网新年献词
岁月如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即将告别充满挑战和收获的20...(847 )人阅读时间:2024-12-30凌云健笔话酱酒——《中国酱酒文明史》之非史学解读
不错!摆在我眼前的,是一部《中国酱酒文明史》,编著者,是泸州...(761 )人阅读时间:2024-12-25抖音神秘微笑的女人究竟是谁?是否冒用她人头像不法营销
最近,有网友向记者反映:她偶然在抖音平台刷到一位网名为“璐璐...(623 )人阅读时间: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