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车轮缓缓碾过乌蒙山那如岁月褶皱般的山路,岩壁锯齿状的阴影,如鬼魅般在车窗上跳跃,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过往。公路如一条顽强的伤疤,执拗地蜿蜒于海拔一千五百米的悬崖边缘,每一寸都似在与险峻的山势进行着无声的较量。
俯瞰古蔺的阳明大峡谷,那被大自然无情撕裂的岩层断面,恰似五百年前王守仁于龙场驿丞任上,以非凡的勇气与深邃的思考,所剖出的思想截面。遥想当年,从浙江余姚逆长江而上,途经川南古蔺,一路的风尘仆仆,并未阻挡王阳明先生前行的脚步。他以坚定的信念,将阳明凹的溪谷踩在脚下,蹚过了无数人生的冰河。
赤水河,如同一柄青铜古剑,在谷底蜿蜒穿梭,生生劈开云贵高原那厚重如铠甲的大地。它泛着琥珀般的光泽,静静流淌,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深处那些波澜壮阔的淬炼。明武宗正德元年的冬天,宦官刘瑾擅权,朝堂黑暗,戴铣等二十余人无辜被捕。王阳明先生挺身而出,上疏论救,却触怒刘瑾,惨遭杖责四十,而后谪贬至贵州龙场担任驿丞。一路的风雨兼程,当他行至河畔的阳明凹,那一方小小的天地,成了他思想的熔炉。潮湿空气中,酒曲般的微生物悄然发酵,在无数个日夜的思索与沉淀后,终于蒸馏出“致良知”这一醇厚而深刻的哲学精华。
如今,岁月流转,酒窖里的陶瓮,依旧保持着龙场书院讲学时陶罐的弧度,仿佛在默默守护着那段思想的传奇。“贵竹路从峰顶入”的墨迹虽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湮灭,但那连绵起伏的山脊线,恰似一部永不闭合的《传习录》,承载着王阳明先生的智慧与教诲,绵延不绝。采药人沿着云梯般的古道攀登,他们的背篓里,不仅装满了天麻与杜仲等珍贵草药,更装满了对“知行合一”的现代诠释。酿酒师傅们常说,赤水河两岸的紫红泥,神奇而独特,既孕育出糯高粱的谦卑,又滋养出思想的锋芒。当晨雾如轻纱漫过层层梯田,那些沉睡在玻璃瓶里的酱香美酒,宛如另一种形态的“此心光明”,静静散发着迷人的光芒。
在这里,最动人的辩证法隐匿在海拔落差之中。海拔八百米处,酒厂的锅炉昼夜蒸腾,散发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而峡谷对面,当年阳明先生结庐的崖洞,却依旧保持着思想者所需的清冷与宁静。汽车的喇叭声惊飞白鹳,它们展翅掠过两种火焰:一种是液态的,在窖池里缓慢燃烧,散发着醇厚酒香的酒精;另一种则是固态的,在典籍中持续放热,照亮无数人心灵的良知。
古蔺,这片特别的土地,山多水亦多。人们曾常将山水与贫困相连,“穷山恶水”似乎成了它的代名词。然而,山也与威严、富有为伍,水与灵秀、果敢结伴。正是这高山大川,陶冶出当地人的大智大勇。王阳明先生途经古蔺前往龙场悟道的故事,在初旭先生编著的《中国酱酒文明史》中有详尽记述。若想了解更多赤水河的故事,不妨翻开此书,一同探寻这片土地上思想与历史交织的奇妙旅程,感受那穿越时空的智慧与魅力。
家园之觞与人之底色 ——读邵忠奇中篇小说《黑色家园》有感
作者:廖泳清 花了两个多小时,一气看完邵忠奇刚刚完成的中...(563 )人阅读时间:2025-07-02"赤水河上的红飘带"影像驻村长征行摄影展
川南经济网讯(初旭)"赤水河上的红飘带"...(690 )人阅读时间:2025-06-28泸州:非遗薪火映酒城 光影定格千年匠心
非遗薪火映酒城 光影定格千年匠心——泸州非遗保护二十周年成果...(626 )人阅读时间:2025-06-28父亲节,莫言晒出20多年前写给父亲的一封信
今天是父亲节,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写给父亲的这封信:大: 自从...(1006 )人阅读时间:202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