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名装扮成“法海”模样的四十多岁男子,在浙江杭州西湖断桥直播,和景区保安“斗嘴”,引网友关注。(来源:大风新闻)
杭州西湖边这件“斗嘴”事件,表面看是主播与保安的冲突,实则是直播经济与公共空间管理的深层矛盾。一方面,网红通过角色扮演、夸张表演吸引流量,本质是商业行为;另一方面,景区需保障游客安全与公共秩序,尤其在西湖这类高密度人流区域,人群聚集可能引发踩踏、拥堵等风险。保安以“占道经营”“安全隐患”为由干预,体现其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责,而主播的“委屈”则源于对直播自由边界的模糊认知。
当前矛盾的核心在于治理规则滞后于新业态发展。西湖景区虽未明文禁止直播,但《旅游景区管理条例》中对公共秩序、安全的要求已赋予管理者裁量权。然而,何为“占道经营”、如何界定“安全风险”,均缺乏明确标准,导致执行中易产生争议。例如,主播若仅移动直播未引发聚集,是否构成违规?若表演内容低俗(如“法海”与“白素贞”演绎不伦剧情),能否以“公序良俗”为由禁止?这些问题暴露了现有管理框架的粗放性。
景区治理,自古以来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如何做到平衡、包容与规范,这就需要我们做深层次的思考。
一是规则细化管理。需制定直播行为清单,明确禁止性条款(如占道、低俗内容)与许可性条款(如分时段、分区域直播),并建立报备机制。二是技术赋能:通过景区实时人流监控系统,动态评估直播活动风险,避免“一刀切”管理。三是协作共治:景区可联合直播平台建立信用评价机制,对屡次违规主播限制流量或封号,同时为合规创作者提供官方推广资源,引导正向内容生态。
西湖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既需保持文化格调,也应包容新兴表达形式。部分主播以“法海”等传统IP为创作素材,若内容健康,本可成为文旅融合的创新案例24;但若为博眼球而庸俗化,则是对景区文化价值的消解3。城市管理者需在“守底线”与“促创新”间寻求平衡,既避免公共空间沦为流量逐利场,也为民间文化活力保留生长空间。
此次事件既是公共治理的考题,也是城市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唯有通过规则完善、技术辅助与多元共治,才能让西湖边不再上演“法海斗保安”的荒诞剧,转而成为传统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典范。(初旭)
重庆荣昌区以卤鹅为笔 绘就城市发展新画卷
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凭借“卤鹅经济现象”成功出圈,成为流量时代...(668 )人阅读时间:2025-04-19“法海”西湖直播引争议 折射公共空间治理新挑战
4月15日,一名装扮成“法海”模样的四十多岁男子,在浙江杭州...(1001 )人阅读时间:2025-04-17古蔺酱酒企业牵手明星演唱会 经济寒潮下的破局与思辨
作者:初旭 4月12日晚,赤水河畔的四川古蔺华灯璀...(577 )人阅读时间:2025-04-13在叙事艺术中突出人格的残缺美——读邵忠奇的小说
——读邵忠奇的小说荣钢 很多优秀的作家,大概都有相似...(947 )人阅读时间:2025-03-30